试述教学改革深入钻研“课标”教材推动课堂教学革新

更新时间:2024-04-09 点赞:25223 浏览:10996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生物学课程标准提倡的新的课程理念,是指导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学生不再信奉教材、老师,敢于质疑,创新思维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关键词课标;理念;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2.421
从2001年9月开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县已实施了近10年的时间,作为实验教师,切实感到采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学生有了可喜的变化,尤其是在创新能力方面的表现,使我们感到惊讶。
⒈注重启发性、趣味性,缔造创造力发展的先决条件
我校使用的北师大版生物源于:免费论文查重www.618jyw.com
学新教材,编写方式发生了改变,在引言和正文中都提出了一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在第5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引言中,从学生未知的问题出发,“大多数植物的根生活在土壤中,茎和叶生活在空气中,你知道根从土壤中获得什么?茎和叶从空气中获得什么吗?”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趣味性的设疑,是本书的一个编写特点。如在“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前,先提出一些问题:“为什么有些植物叶片的上表面呈深绿色,而下表面呈浅绿色呢?在光合作用过程中,O2和CO2从哪里出入叶片?”等等,来激发学生探究生命的好奇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问题,以此来激发、调动学生想学乐学的基本情感,为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提供必要条件。如在“植物的呼吸作用”一节,是这样创设情境的:你们是否听说过有人到菜窖中取菜,结果却死在了窖中之事?学生的反应是有的知道,有的则不知道。教师请知道此事的学生为大家讲述事件的经过。由于是学生的亲生经历,其他学生听的非常认真也非常信服。听完故事后,马上就有人提出了问题:为什么会死在其中呢?有的说菜窖中没了O2,有的说菜窖中有许多CO2。教师紧接着问道:窖中的O2到哪儿去了呢?真的是CO2增多了吗?让我们做个实验来证实这个问题吧。实践证明,培养学生探索新事物的学习兴趣,对学生创造力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⒉组织小组讨论,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教材编排的学生活动形式有多种多样,如探究、观察、实验、讨论交流、研究计算、验证等,每种活动之中都有讨论。如“研究细胞体积与表面积的关系”讨论题“立方体的体积增大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的变化有什么规律”?进行讨论时教师发现,学生能根据边长的数值计算出表面积、体积、表面积表面积/体积的结果,但对于规律却不会总结,这使讨论陷入困境之中。教师提醒他们再重新观察表面积的增长数与体积的增长数值,比一比有什么不同呢?很快学生就发现了表面积的增长没有体积增长的快,这就说明虽然同是在增长,表面积却要比体积增长的慢,也就是表面积/体积之比随着立方体的体积增大,反而越来越小。讨论到此,教师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进一步提出能否用数学课上学过的代数法来总结出一般性规律呢?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谈论,想到用字母a来表示边长,通过计算,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是6/a。这个规律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学生通过观察,很快得出:当边长在逐渐增大时,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却在减小,那么就是说与外界的接触面在减小。假如这个立方体是细胞的话,也就是说体积越大的细胞与外界的接触面越小。经过教师与学生的逐步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在探索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大步。
实践证明,小组讨论活动,促使学生人人参与,增加了学生动口、动脑的机会,有时虽然产生了争议,但这正说明了学生在进行思考,在争论的过程中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这是最突出的表现。
⒊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创新精神
课程标准倡导以探究为核心的主动学习方式,教师必须改变旧的教学观念、注入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当课堂的主角,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和创新精神。
而有的教师,不敢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判断,甚至把课后思考题的参抄录下来,让学生去背。结果第2天就有学生在纸条上写出了意见:“老师,您的这种精神很值得我们敬佩,但您这样做,会限制我们的思维,希望老师能能让我们自己去动脑思考……”读到这儿我们不禁为这位教师的做法感到惊讶,同时也为学生的“勇气”感到惊叹,学生敢对教师提出不同的意见,而且署上真名实姓,这在以前是不敢的。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这不正是学生的一种创新精神的表现吗?这不正是我们所期望的吗?
⒋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创造思维的灵活性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教材在探究性实验的编写上也采用不定性的写法,而是只作为建议,提倡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经过教师的启发诱导,学生能提出多种不同的问题,选择出更好的实验材料,如:“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教材提供的材料“最好是长出1片幼叶后的小麦幼苗”,学生自己选择的则是我们北方地区的大蒜作为材料。再有,鼓励学生不要照搬教材,自己进行思考,这才是真本领。如在课后有这样一道思考题:试写一段短文说明水分子由土壤经过植物到达大气的路线。短文内应包含下列名词:导管、气孔、土壤里的水、叶肉细胞、根毛。有不少学生在写法上与教参的答案有很大的不同,没有采用平铺直述,他们的短文中充满了想象、包含了丰富的情感。有一位学生是这样写的:在一片肥沃的、充满阳光的土地上,生长着许许多多茂盛的植物,他们组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为了让海洋更有波浪、更有光亮,每天每一种植物的根毛努力地吸收着土壤里的水,然后导管又不辞劳苦地把水分送到植物的各部分,直至到了叶脉。有的进入叶肉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有的进入叶肉细胞的孔隙。然后轮到可爱的气孔了,这些小精灵把多余的水通过气孔蒸腾到大气中,大气变为云,下了雨,水又渗到土里,植物们又开心地喝上甘甜的水、开心地笑了。教师在作业后批注:“善于动脑,充满想象和丰富的情感,值得学习。”其实这也包括值得我学习,同时也使我感到了欣慰。
2011年版的新课程标准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有很大的改进,更加注重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深入钻研课程标准,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抓住探究性学习这个突破口,通过多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