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课堂教学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误区及对策怎样

更新时间:2024-01-20 点赞:7798 浏览:242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实践实现了逐步融合,由此引发了新课改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的崭新视界。但与此同时,教师在具体运用新理念与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过程中暴露出一些形式化的弊端,使部分教师走入了误区。
关键词:数学课堂;误区;对策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出现了崭新视界。但与此同时,在具体运用新理念与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过程中,一部分教师走入了误区。笔者认为,这是由于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把握有失偏颇,源于教师“跟风”、“标新”的极端教学思想,从而导致在认识上的极端化和做法上的片面性。下面是笔者对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的几点思考,希望同行可以就这个话题相互探讨。
误区一:情境——数学教学美丽的外衣
对教学情境的关注是新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中的核心话题。《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生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于是,在新课程初中数学教学中,华丽的包装加上精彩的语言,“情境”成了扮美课堂的亮点。细细品味有些情境,总让人产生异样的感觉。某位老师在教“全等三角形”第一课时,为了在数学课堂上体现新课程理念,他创设了如下情境:老师先问学生,利用手中的一张纸用什么方法能剪出一对全等三角形?学生一个个都踊跃举手,老师让一个学生上讲台去演示怎么剪,此时下面每个学生也按照自己的方法剪出了一对全等三角形。到本节课结束,学生剪出的全等三角形就再没有发挥它的作用了。学生真得喜欢这些莫名其妙的不速之客吗?静心反思,这样的情境除了外表华丽花哨、吸引无意视线外,对于激发学生的有效兴趣、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诱发学生的探究潜力是毫无裨益的。于是,我就思考:情境只是数学教学美丽的外衣吗?
对策:要避开这样的误区,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情境?情境是联系生活现实与数学逻辑之间的重要桥梁,是将凝固的课程知识转化为鲜活的生命形态的重要载体。鉴于这样的考虑,笔者认为在上面那堂课中,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把剪出的全等三角形通过平移、旋转、翻折的图形变换来拼出各种各样的全等图形。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形象地让学生认识到变幻不同的全等三角形的原型。接着可以让学生针对不同的全等图形说出对应边和对应角。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发现情境内容与自己密切相关,意义学习便会油然发生。
误区二:预设——课堂生成精彩的“拦路虎”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再是机械地执行预先设定的教案,而是关注学生在课堂中富有创造性和差异性的真实发展历程,真正满足学生作为学习主人的需要。可是在实践操作中,很多教师的潜意识里还是信任自己的预设程序,害怕学生的现场生成。他们认为,学生在课堂现场的即时生成,会成为阻挡预定方案顺利推进的障碍。某位教师在教“平行四边形”这节公开课时,由旧知引出新知,创设了如下情境:
师:(老师微笑着问)到目前为止,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
生1:有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
师:还有其他的图形吗?
生2:还有梯形、直角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形。
师:很好。那么,在这些图形中你觉得哪些图形比较特殊?为什么?
生3:我觉得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因为它们是由三条边组成的。
师:(这时老师比较着急)还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4:我觉得是圆形,因为它的边是弯的,其他的都是直的。
师:(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老师着急得面无表情,因为学生的答案总是回不到老师预设的轨道上来)你们再仔细思考一下,还有哪一类图形比较特殊?
……
上述过程中绽放着思维灵动的光芒,但是这些精彩真实的现场生成,由于教师现代设计观念的缺失,被轻描淡写地化为乌有了。对这位教师而言,只有符合他原先预设的分类思路,才是有效的思路,对学生有创意的想法置之不理,哪怕学生有胜过教师的独到见解也不给予鼓励,在潜意识里依然存在对学生、对课堂强烈的控制欲和支配欲,希望学生沿着自己事先设定的思路回答问题,最后“圆满”地实现预定目标。如果我们的教学活动像上述老师一样被预设的教案所左右,课堂中再好的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也会白白地流失。那么,“预设”就真的成了课堂生成精彩的拦路虎了。
对策:基于上述活生生的例子,那么如何来看待生成?如何对课堂中生成性资源的适当评价进行引导、挖掘、升华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教学中,真正融入互动的课堂中,以灵动的教育机智随时调整教学进程,在生成与构建的摘自:本科毕业论文模板{#GetFullDomain}
理念下,以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凸显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性,实现师生生命在课堂中的真正涌动与成长。这是课堂教学理念对传统的超越,更是课堂教学理念新的追求。这样一来,课堂教学才能充盈生命成长的人文韵味。
误区三:合作——学习方式养眼的点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学习”由于其在丰富课堂交往方式、扩展信息交流维度、培养沟通协作素养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受到了新课程教学方式的眷顾与青睐。然而,由于理念的缺失和操作的异化,有些数学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正逐渐走向“标识化”。有一位老师在上“一次函数的图象”时,为了让学生通过画一次函数的图象而总结出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这位老师精心设计了这个环节:他首先让学生举例说出哪些函数是一次函数,然后让学生四人一组组成一个合作小组,然后选取黑板上的一个一次函数来画图象。笔者在听这节课时,注意了一下学生的合作过程,因为四个人一组合作完成一个函数图象,在画图过程中有的组只有一两个人在思考,其他的人都闲在那里,无事可做。有的组甚至在为了谁来画图而争吵。我不禁思考:为什么在合作过程中会有人开小差?为什么会有人在争吵?原因定然是小组内没有合理分工,还有就是画图这个工作量太少,没有必要合作。因此这个合作是没有效果的,合作学习最突出的价值就被抹杀了。从中留给我们的思考是:“合作”只是学习方式养眼的点缀吗?
对策: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是否采用要根据学习内容而定,关键是要看实施的效果。笔者认为,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合作学习的本质优势,教学设计应着重关注以下三条策略:一是做好合作准备。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一定要留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必须对所需要研究的问题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然后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二是明确合作目标。在小组合作之前,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小组合作的目的是什么、通过合作要达到什么目标、各自在小组合作中担任什么角色、需要完成什么任务,从而让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样一来,就不可能出现类似案例中“开小差”“争吵”这样的尴尬场景。三是形成合作机制。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组内成员应该有明确的分工,每一个合作小组都要有一名“领头羊”负责组内活动的组织与协调,确保合作学习有序进行,保证组内成员有平等的参与机会。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方法,而不是教学方法的全部,并非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合作交流,“好钢还要用到刀刃上”,只有务必通过合作学习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时候再安排这一环节。
在新课改不断迈向深入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应解读理念的实质,借助自身的反思、通过实践的历练,让我们一同携手深入学习,领会精髓,真正走出新课程教学的种种误区,让我们每位数学教师直向“新课改”,切实做到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真正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新”起来,“活”起来,“实”起来。创造出“真实、开放、生成”的绿色新课堂,还课堂教学一片湛蓝的天空!
参考文献:
[1]丁伯荣.走进新课程[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梁平.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09.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东青实验学校)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