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相遇与词相遇,品出文本种种“味”

更新时间:2024-03-23 点赞:4406 浏览:1094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味”是品出来的,是在读中“烹调”出来的一道美味。每个语文教师,课前都要充分发掘文本中隐藏着的重要词语,引领学生在课堂与词“相遇”,品出文本种种“味”。

一、与词相遇——咬出文本“酸”之味

特级教师王崧舟在《只有一个地球》的备课过程中,“品词”的问题一直萦绕着他,经过数月“煎熬”,终于挖出了一个五光十色、形态各异的词的贝壳—— “生态灾难”:
师:你们可以在这这词语上画个三角形。(板书:生态灾难)你们知道哪些生态灾难呢?
生:美国用珊瑚岛作实验,因为核污染,不能再生活。
生:太平洋上有一段“死亡之谷”,海面上有一种受污染而生出的藻类,让这一段失去了生命。
生:森林被伐,没有人住。
师:森林被伐,风沙漫天,水土流失,人们背井离乡。
生:大气层遭到破坏,导致了酸雨的形成。
生:土地变成了沙漠。
师:沙漠肆虐,(指板书)不要小看了这四个字,再读一读,大声读。
然后补充《地球上的一天》,让学生再次读悟课文最后一段,要求是:

1.面对生态灾难,作者是怎样呼吁的?(读最后一段)

2.面对生态灾难,《时代周刊》是怎样呼吁的?(读最后一段)

3.面对生态灾难,我们又该做怎样呼吁呢?(读最后一段)

教学的成功,用王崧舟老师自己的话说——终于炮制出了一堂语文味十足的课来。“生态灾难”这一看似貌不惊人的词语,大有点石成金的味道。平平淡淡的四个字却写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全面忧患和震撼:一是调取积累以丰富信息,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某种生态灾难;二是展开想象以彰显形象,让学生说说随着生态灾难的降临,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和情景;三是拓展背景以激发感情,通过王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每天发生在地球上的污染数据,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四是奇特联想以强化语感,让学生说说读着“生态灾难”四个字,它们仿佛变成了什么?与词相遇,让文本的言与意源于:论文格式范文模板www.618jyw.com
牢牢地连在了一起。

二、与词相遇——嚼出文本“辣”之味

窦桂梅老师执教《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任意毁坏”,第一次备课时,她以为学生没有亲眼所见,就准备了一段资料让学生体会“任意毁坏”:侵略者除了大肆抢劫外,被他们糟蹋了的东西更是不计其数。房子里的绸缎、衣服扔了一地,人走进屋里,衣物可没过膝盖。士兵们带着大斧,把家具统统砸碎,取下上边的宝石。一些人打碎大镜子,另外一些人凶狠地向大烛台开射击,以此取乐。大部分法国士兵手抡木棍,将不能带走的东西全部捣碎。第二次再上的时候,有个学生在读了资料后提出,难道敌人只是扔绸缎?仅仅是砸碎大镜子?那些保存了2400多年的拿不走的奇珍异宝他们是怎么对待的呢?窦老师随即心动,趁机引导:“请同学们想象一下,他们还会怎么做?”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
生:对那些历史名画,他们给撕毁太可惜了。
生:还用炮轰大烛台。
生:用射击还不算,还用榔头捶青铜器。
生:还砸那些正的瓷器,太让人心疼了。
生:拿不了的就用斧子砍,比如上好的家具。
生:还有,会把那些字画摔在地上,然后再用脚踩。
生:最后,用大火烧!大火烧了三天三夜……
一个“任意毁坏”,被学生用“砸、摔、扔、踩、捶、砍、踢”等鲜活的动词,将英法联军的野蛮行径再现得淋漓尽致,强烈地表现了学生对英法联军的憎恨和对圆明园遭受的灾难的惋惜。这个“辣”味是在学生读书的过程中理解的,更是窦老师不断尝试、揣摩、更改的智慧所在,对我们的今后备课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三、与词相遇——审视文本“苦”味

特级教师孙双金在《二泉映月》备课中抓住了“奇妙”一词进行了“苦”难的前后对比设计:
师:听泉声的时候,师父问小阿炳,你听到什么声音了?
生齐声答:什么声音也没听到。
师:师父接着说,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会听到什么?
生:“奇妙的声音。”
师:奇妙是?
生:神奇、美妙。
师:啊,还能从流水中听到神奇美妙的声音,小阿炳多么希望自己快点长大啊,像师父所说的那样听到奇妙的声音。一年过去了,二年过去了,五年过去了,十多年过去了,小阿炳长成了大阿炳。
齐读: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
师:谁来读第四小节?阿炳来到二泉边,听到了什么?
齐读: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师板书:叹息 哭泣 倾诉 呐喊
师:说阿炳听到了奇妙的声音了吗?哭泣声是美妙的吗?
师:为什么阿炳没有从流水声中听到奇妙的声音,反而听到哭泣声?难道师父说错了吗?阿炳还没有长大吗?拿起笔,把第

三、第四找出关键词体会体会。(学生交流)

生:卖艺度日。(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生:双目失明。
期待的“奇妙”变成了苦难的生活,也正是这“苦”难的经历才成就了阿炳辉煌的《二泉映月》, 孙老师用他特有的思维引领着学生发现问题,走向深入。

四、与词相遇——吟咏文本“情”之味

孙双金老师在备课时,发觉众多老师关注的“绿”字并非本诗的诗眼,反复吟咏,发现“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还”字。“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是说诗人靠家近,应该还。“春风又绿江南岸”,是说诗人离家久,更该还。“明月何时照我还”是说诗人思家切,但当下却不能还。“还”才是贯穿全诗的一条红线,把诗眼定在“还”字上,这首诗定位为抒情诗;诗眼定在“绿”字上,这首诗就成了写景诗了。显然这是一首写景抒情,思念家乡的诗,而不仅仅是描写江南春景的诗。诗眼抓准了,这首诗的基调就把准了,于是乎就像庖丁解牛,游刃有余,迎刃而解了。
只有走近作者,走进文本的深处研读,方可 “与词相遇”。这一遇,必将使我们的备课遇到新鲜的雨露,让学生品味文本的甘霖。没有花就没有果,同样,没有精心的解读,就不会有精彩的教学。
(责任编辑 付淑霞)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