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借助借助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建立建构主义数学学习观大纲

更新时间:2024-04-19 点赞:28576 浏览:12425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建构主义是对数学学习的一个整体看法,从一个较高的层次把数学是什么和数学学习什么联结起来是关于数学学习活动本质的认识论分析。是主体借助于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能摘自:毕业论文题目www.618jyw.com
动地建构起了关于客体的认识。从而,所有的知识就都是我们自己能动的认识活动的产物。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建构新的认识框架,才能使教学活动更具有生命力,使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充满活力。
【关键词】资源;经验;兴趣;建构主义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加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性,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都是很有利的。现代教育的先驱陶行知也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只有让学生联系生活去感受数学、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体会到数学的魅力无边。

一、引进生活元素,激活数学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开始,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因此,教师要善于找到数学学习和生活实际的切合点,在课堂教学中引进生活的元素,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中采撷数学实例,在生活中提炼数学知识,为课堂教学服务。
例如:数学教学“重量单位”时,我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身边关于用到重量单位的情况,调查、整理,并报告。小结如下:妈妈买了1千克排骨,我的体重是34千克,一辆汽车的载重是5吨,一块橡皮大约是10克,一个鸡蛋大约重50克,一袋方便面重90克,一袋食盐重500克。通过调查,不仅使学生了解了常用的重量单位有克、千克、吨,也使学生对重量单位有了感官的认识。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经验积累的重要性,体会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数学身临其境,从而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亲切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为教学工作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在学习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为了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教学时就模拟一些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生活环境,设计一些生活场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例如,三年级的学生解决的一个问题 :星期天,王老师去买体育用品,他给售货员200元,买了三个篮球,找回20元。让学生计算每个篮球的。小学生思路比较单一,关系复杂的问题,他们就不会计算。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题意。首先,我标明各种文具的,一个文具盒5元,一支钢笔6元,一把尺子2元,一支铅笔1元。然后让学生扮演售货员,让其他学生扮演买东西的人。第一步,设置简单的问题,如买2个文具盒多少钱?让其他学生帮忙说出要付的钱数。第二步:设置复杂的问题,如我买2个文具盒,给售货员20元,他应找会多少钱?让其他学生检查计算的是否正确。第三步,我再让一个学生扮演售货员,一个学生扮演老师,在课堂上表演买篮球的过程。通过联系现实生活情景,一方面使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体验到数学解决身边实际问题的成功喜悦,找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思维。

三、开发生活资源,解决数学问题

学生学习数学是学生生活常识的系统化,离不开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对学生来说,数学知识并不是“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旧知识”,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有许多数学知识的经验。课堂上的数学学习是他们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的经验的总结与升华。在教学中,从学生的现实数学世界出发,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资源,帮助学生建构新的认识框架,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能应用生活资源,解决数学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例如:教学“合理安排”这节课时,我创设情景:王奶奶每天早上活动如下:刷牙洗脸3分钟,烧水12分钟,做早餐10分钟,打扫卫生8分钟,吃早餐5分钟。王奶奶怎样安排用的时间少?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分组分析,讨论,汇报:烧水过程中,可以刷牙洗脸和打扫卫生。因此,一共用27分钟。
再例如,刚开始学习小数,要比较他们的大小。开始我只讲理论:小数比较大小,先比较他们的整数部分,如果那个整数部分大,则这个小数大。若整数部分相同,在比较小数部分。有些学生理解数学理论比较困难。教学效果不良好。我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思考,讨论,如何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最后,有的学生选择给小数带上单位“元”。例如比较9.2与12.1,就说成9.2元与12.1元那个多。学生都会说出正确的答案。即使遇到比较难的习题,如7与6.7,学生会理解成7元与6.7元,很快说出答案。在他们掌握了比较的方法之后,我再教会他们理论知识。
综上所述,我认为,学生不是一张空白纸张,在教学中要一定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不仅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积累数学知识,也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让学生理解,学习不是教师所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积极主动的建构活动。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观,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次达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张雄著:《数学教育学概论》,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年版
张奠宇、唐瑞芬、六鸿坤著:《数学教育学》,江西出版社,1991年版
[3]曹才翰著:《数学教育学概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