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政治理论构建高校思想政治论述课实践教学新方式学术

更新时间:2024-01-24 点赞:20742 浏览:866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由于长期以来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实践教学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常常陷入困境,从而影响其实效性。重新界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以课堂实践教学为核心、校园实践教学为重要组成部分、校外实践教学为必要补充的“三位一体”的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和模式,从根本上摆脱困境,能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持续有效地开展。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新模式
长期以来学界普遍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作为一种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并视之为理论教学的补充。因此,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大多是放在课外来开展。然而,作为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的实践教学因受到课时、经费、基地、师资、安全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而常常陷入困境之中。因此,必须摒弃陈旧的认识和模式,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重新予以界定,并构建实践教学新的模式,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摆脱困境,真正有效地开展起来。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特征和分类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

实践教学既是一种实践活动又是一种教学活动,因而同时具有实践活动和教学活动的特性。首先,实践教学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是“人的感性的活动”和“客观的活动”,是“主体和客体、精神和物质的交错点=人的和人类历史的实践”,具有物质性、能动性和社会性。所谓物质性即客观性,即实践的主体、客体、手段和结果都是客观的,也就是说实践是人们外在的客观物质活动,就是“做”、“行动”。所谓能动性是指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世界(包括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活动。所谓社会性是指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并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不能简单地把实践活动的社会性理解为就是大范围的社会集体活动。其次,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和学的统一、互动活动,因而又具有课程性、覆盖性和目标性。课程性是指实践教学活动总是围绕一定的课程内容来开展的,课程内容包括课本教材的内容和有关的课外资料。覆盖性是指实践教学活动必须覆盖全体学生,顾及和惠及全体学生,不能有所歧视。目标性是指通过实践教学活动要达到的课程目标,包括思想品德、知识、能力等方面的目标。总之,实践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实践活动,是实践活动和教学活动的统一。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迄今为止学术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形成了不同看法与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界定为与理论教学相区别的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强调实践教学的“社会性”“实践性”的特点。这种观点是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高校才刚刚开展,没有更多的实践经验可供总结,因此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认识、理解比较粗浅、笼统,甚至把它和大学生参加一般的社会实践活动混淆起来。第二种观点,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课程属性,即实践教学的内容要紧紧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和要求来开展,从而把它和大学生参加一般的社会实践活动区别开来,但仍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作为一种课外实践教摘自: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学活动而视为理论教学的补充。第三种观点,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主体性和目的性,认为实践教学既可以在课堂外也可以在课堂内进行,突破以往实践教学只在课外开展的空间限制。至于课内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的关系,有的主张课外实践教学为主,有的则主张课内实践教学为主。
综上所述,笔者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作如下界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就是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在任课教师指导下,以大学生为主体,在课堂内外由大学生自主参与实践活动,直接体验实际生活,以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培养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式或教学环节。

(二)高校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特征。

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可以得出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如下特征:
(1)教学实践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具有一般社会实践活动的物质性、能动性和社会性。(2)课程相关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一般的大学生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的区别在于,前者不能够脱离本课程的理论教科书而是紧紧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内容来开展,而后者则不要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内容相关,活动内容更加广泛。(3)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全体学生自主参与,在活动中直接体验,教师只起到指导、辅助作用。(4)目标明确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目标就是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使大学生在感性体验中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和正确的道德观、法纪观、政治观,培养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分类。

由于对实践教学内涵的理解不同以及分类依据的标准不同,目前学界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分类也存在不同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
(1)“一分法”观点。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只有课外社会实践活动这一种。(2)“二分法”观点。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分为课内(课堂)实践教学和课外(课后)实践教学,或者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3)“三分法”观点。在“二分法”的基础上,把课外实践教学进一步分为校园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即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包括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三种。
笔者赞同“三分法”观点,即主张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包括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而且应该是“三位一体”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
二、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新体系 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尤其是校外实践教学)受诸多因素制约的问题将是长期存在的,在各方面条件都难于到位的情况下,应该转换思路和方法才能走出困境。高校思想政治课必须打破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传统界线,构建以课堂实践教学为核心、校园实践教学为重要组成部分、校外实践教学为必要补充的“三位一体”的新的实践教学体系,为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开辟广阔的天地。

(一)课堂实践教学。

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课把课堂教学等同于理论教学,把实践教学定位为一种课外社会实践活动,视课堂教学为实践教学的禁区,从而大大限制了实践教学的空间。那种认为只有课外实践活动才能实现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目的的观点是狭隘的,实际上,在课堂中同样可以开展实践教学,锻炼学生的能力,塑造学生的品格。课堂实践教学是在一个特殊时空——课堂(课室)内进行,与课外实践教学相比其优势是很明显的,主要表现在:一是比较好地解决了课外实践教学难于解决的课时、经费、基地、师资、安全等问题,大大降低了实践教学的实施成本,更具操作性。二是更好地体现课程性。课内实践教学的内容可以直接和思想政治课教材的内容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三是课内实践教学由于是在课堂内进行,学生们能够全员参与,具有普遍性。四是任课教师可以全程指导和监督学生的实践活动,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使实践教学能按计划顺利而有效地开展。五是便于客观、准确地对学生的活动进行评价和总结。

(二)校园实践教学。

校内实践教学是指在课堂之外学校范围之内, 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高校本身就是一个“小社会”,校外“大社会”的思想、观念都会从各种渠道渗透到校园里面来。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必须重视校园内的实践教学活动,并把它作为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看待。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实现覆盖所有学生和覆盖所有课程,开展校园实践教学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高校要很好地利用校园这一实践教学平台,充分挖掘校内资源,从而进一步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空间。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利用校园文化活动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的载体,寓思想政治课教学于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之中,可以结合各种节庆日、校内外重大事件以及入学教育、军训等,组织开展辩论赛、主题座谈会、举办主题晚会等特色鲜明、生动活泼的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能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团队协作、为人处世教育等在更广泛的空间和层面上展开,使学生在切身体验和感受中提高综合素质。

(三)校外实践教学。

在课堂、校园开展实践教学的目的是拓展实践教学的空间,并不是要排斥和取消校外实践教学活动,事实上,校外实践教学活动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外实践教学就是任课教师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和要求,指导大学生走出校园直接参加各种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教学方式。在校外实践教学活动中,学生或者是带着理论问题在社会实践中去验证和探索,或者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现现实问题并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校外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直接接触社会现实,亲身感受社会的发展变化,因而是大学生了解、认识真实社会的一种实践教学类型。
由于受到课时限制、经费短缺、场地制约、师资不足、部门协调、出行安全等诸多问题的困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外实践教学的操作性和实效性因此大受影响。首先,难于做到覆盖全体学生,而只是让学生部分参与则使实践教学失去了普遍性的意义;其次,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使实践教学变为学生可参加也可不参加的个人行为;再次,在课程内容缺乏有效衔接的情况下一些学校推行的课前调研和课后实践方式往往因为时间和空间上的隔离而难以成为每一个学生的切实行为。因此,校外实践教学活动不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主阵地,各个高校可根据自身的条件适当开展校外实践教学活动。

三、建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

虽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的重点从校外转移到课堂,可以大大降低组织实施成本,但仍需要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才能确保实践教学稳定、有效地开展。

(一)课时保障。

把实践教学纳入到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大纲之中,明确规定实践教学在课程总课时中所占源于: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有的课时,例如,可采用“1+1”的模式,即理论教学占总课时的1/2,实践教学占1/2。教师必须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学期教学计划中具体落实实践教学的课时、内容及方式。课堂实践教学可以借鉴行动导向教学法贯穿于整个学期的教学中,灵活安排;校园实践教学每学期可安排2至3次,每次半天;校外实践教学每学期可安排1至2次,每次至少1天,也可以安排在周末或寒暑假进行,各个学校根据自身的情况而定。

(二)经费保障。

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经费问题,教育部曾下发过多个相关文件,明确要求各高校每年要按一定的生均数额标准划拨专项经费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校要切实将其纳入学校经费预算,拨出适当的专项经费用于实践教学活动,解决活动经费的困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会同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专项经费使用办法,保证专款专用。每年按实践教学的计划拨专款,并定期检查使用情况,按实际使用的状态予以调整。

(三)师资保障。

实践教学的开展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要求无疑更高。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一支数量足够、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师资队伍,以适应实践教学需求。首先,要按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师生比配备教师。其次,教师自身加强理论学习,扩大知识面,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储备丰富的开展实践教学的理论知识。第

三、提高教师自身实践能力。第

四、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四)基地保障。 实践教学基地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外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和依托,有了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就可以减少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外实践教学的随意性。校外实践教学活动应以就近为原则,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及周边城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及革命历史时期遗留的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学校名义与相关单位签约,建成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从而为校外实践教学开展提供便利条件。可以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在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参与一些相关的纪念活动等。

(五)考核保障。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制定考核标准,否则就有可能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实践教学的考核是整个课程考核的组成部分,包括对学生考核和对教师考核。对学生的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出勤情况、实践总结报告的质量、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应该规定实践教学在该课程学期成绩中占一定比例,如占该课程学期总评成绩的40%或50%;对教师的考核评估,则应着重考核实践方案设计的科学性、实践教学计划的落实情况等,并与教学质量评定及绩效考核挂钩,适当提高教师实践教学工作的报酬。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研究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内实践教学模式研究”(课题批准号:2010tjk083)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列宁.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3]温汉雄.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面临的困局及对策[J].南方论刊,2011,(10).
[4]周德新.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与分类[J].武陵学刊,2011,(6).
[5]徐光寿.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校本模式[J].思想教育研究,2012,(2).
[6]盘意文.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机制刍议[J].教育与职业,2006,(6).
责任编辑 朱守锂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