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培养学生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能力

更新时间:2024-04-15 点赞:9936 浏览:3573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从分析《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的导向作用、知识点分析和理论性总结培养学生高考四项能力要求、训练讲评培养学生解题技巧和解题能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效率等方面切实加强培养学生能力。
关键词:《考试说明》和历史课程标准;知识点分析;理论性总结;训练讲评;学生主体作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历史学科的教学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学生记忆习惯和能力下降,高考能力要求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和解题技巧不足等,这些都需要通过加强培养培养能力来解决。那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呢?
一、以《考试说明》和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教学。高考文科综合考试命题坚持能力立意,全面体现考试目标与要求,要求学生具备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四大能力。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加强对学生四大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在高考中应付自如,取得优异成绩。历史课程标准明确了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目标及内容标准,是高考命题中遵循的主要原则和能力要求的把握依据。因此,在教学中,依据课程内容标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要求学生掌握课程标准要求的基本历史知识,理清知识间联系,形成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分析把握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其次,要求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激发其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提出不同见解的能力与勇气,使学生在置疑的活跃状态中记忆最基本的知识内容,克服死记硬背的不良学习习惯。最后,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基本的历史技能,如确立正确的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等技能。2013年福建文综考试第13题就要求学生具备正确的时空观念;2012年福建文综考试第21、22、24题要求学生识别和使用图表。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渗透、培养,使源于:www.618jyw.com
学生把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历史技能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二、通过知识点分析,培养学生信息解读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中,以课本提供的图文资料和教师提供的辅助材料为学生创设新情境,首先要求学生理解相关资料,获取信息,了解知识点需要掌握的各项内容。其次,根据知识点的要求,如背景、目的、内容、性质、影响、评价等要求,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加以整合、理解,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最后,调动和运用各种资料,理解相关历史史实、历史结论和历史观点,对号入座解答知识点各个要求,形成对知识点的完整把握和认识,提高学生信息解读和运用知识能力。
三、通过理论性总结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能力。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的图文资料和教师提供的辅助材料客观叙述历史,理解其特征,并认识历史的本质和规律,做出正确阐释,培养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高考能力要求。通过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分析评价培养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一是在学生了解基础知识和主要线索后,引导学生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论证历史问题。针对历史课程标准中的探讨、评价、认识、分析、体会等要求引导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分析,运用材料解决问题,探讨问题,挖掘思维能力,形成对历史问题的正确认识。二是运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在学生熟悉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史实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进行评价,培养学生评价的基本方法。
四、通过训练讲评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高考文综考试借助知识点提出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及学科技能与素养考查。教学中,通过训练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在讲评中加强对学生解题技巧和解题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审题、运用材料、调动知识、形成答案。近年高考中,学生存在学科知识不扎实,历史概念和阶段特征模糊,缺乏时空概念,知识迁移能力差,审题能力差,答题不规范等问题。教学中,要指导学生领会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要求,明确高考能力要求与目标,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强化训练。练习设置要体现新材料、新情境,训练学生学会审题的关键和解题步骤及答题要求。讲评时,要注意学法和解题方法的指导,选择题讲评时,引导学生分析各种类型选择题的特点和解题思路,运用相应的解题方法得出正确答案,进而体会高考“怎么考”,从答案设计中体会“怎么答”,使学生逐步提高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非选择题重点引导学生掌握读、找、答三个解题环节,加强训练学生答题规范化,要求学生作答时书写工整,据分作答,组织答案时做到“史论结合”、“语言准确”、“逻辑严密”,答案内容要面全、点齐、言简,答案追求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最终使学生形成审题能力、迁移运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运用多种学科技能分析评价能力,为考试取得好成绩打下基础。
五、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贯彻新课程理念。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老师奉送真理(如注入式、灌输式),一个好的老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如发现式、探索式)。”历史教学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新课程改革倡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效率。在教学中,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通过创设历史情境,鼓励学生合作学习,组织学生分析讨论,使学生在体验中激发对历史的兴趣和学习需要,鼓励学生在思想和学习方式上大胆创新,在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独立思考,不断提高学生发现、思考、分析和解决历史和现实问题的能力,把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能力,这是新时期对历史教师提出的要求,这是时代的机遇,更是强者的挑战。教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得到最优化的教育。
参考文献:
《历史课程标准》制订,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历史课程标准解读》朱汉国、王斯德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3]《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省文科综合考试说明》福建省教育考试院编,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福建省教育出版社,2013年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