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

更新时间:2024-03-24 点赞:23043 浏览:10677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基督教影响中国现代文学有特殊的背景:其一,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笼罩在一片基督教浸淫的圣气灵光中,教会、教徒生活成为社会现实生活的一部分,现代作家绝大多数接受《圣经》影响或教会教育或入过教;其二,《圣经》汉译,成为最早的欧化汉语,在语汇和文学情感上都潜在影响口语文学。其三,直接催化中国现代文学产生的西方文学给中国作家们带来人文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文学思潮,带来自主人格、感伤、忏悔、“爱”、“神秘”象征等艺术情感时,也潜在地带来了作为这些文学思潮与艺术情感总背景的基督教意识,并启示中国文学思想家们熟悉到:文学家也应该是宗教家。其四,“五四”文化先驱者们在民族文化反思与西洋文化的审视中,企望以宗教的向上信仰、人格道德、博爱精神来启蒙民心;同时,宗教(基督教)也成为“寻求精神家园”的中国作家们自我启蒙的需要。基于以上所述的多重背景,中国现代文学被注入基督教文化的因素是难以避免的。正如始于20世纪及其之前较长时间的中国社会转型与文化选择难以避开西方文昭示范的诱惑一样。但相对而言,基督教以一种西方文化面目出现在中国人眼前时,碰到了空前的困难,中国人对宗教的冷漠、拒绝,有出自文化基因的深层影响,也有来自基督教在进入近代中国时采取了依附于炮舰侵略的反文明方式的影响。本文意在探究基督教作为一种文化形式的宗教给中国现代作家和中国现代文学的正面与负面的影响,尤其是基督教作为西方文化的总背景又是西方文化一部分,在中国文学跨入现代化的进程中,对于亚文化层的认知文化、价值文化和审美文化的角色作用。宗教问题受到中国现代知识精英的关注,实际上是其现代文化构建中审视与移借西方文化的附属品,这一方面有戊戌维新思想者的向传统宗教寻求文化资源的先导,另一方面在于基督教的西方文化背景角色。不过基督教对于中国现代知识精英们的文化探知是艰苦的。这不仅在于基督教自身的超验信仰方式,和与之同时传入中国的西方科学主义、理性主义、唯物主义等对立性思想观念的影响,还在于基督教进入近现代中国时裹携了太多西方列强政治上乃至传教士们人格上的污秽。这使得中国现代知识精英们面对宗教总是显现出一种双重性。如鲁迅一方面敬慕耶稣的献身人格崇高,另一方面又痛心于献身者不为大众所理解的孤独以及不敢侈谈宗教的心理压力;周作人同样崇敬基督教,却又执着于世俗,拒绝“忏悔”与“爱”;闻一多则更明确地自我表示:基督教的信仰已失,基督教的精神还在心理烧着。价值构建中的宗教介入一般会延伸到思想观念、信仰崇拜和道德规范等多个方面,而在中国现代精神的价值寻求中更多地倾向了基督教的资源方面。由于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的本质性关联主要在于中国现代作家们“立人”与“自立”的价值期待。一方面,他们试图建树一种福音书中耶稣爱与献身的人格,另一方面他们又多以《旧约》中的道德律令作为现代社会批判的价值标准。其中,许地山、冰心、巴金明显倾向于前者,而老舍、张资平、萧乾倒更多地倾向于后者。固然他们有“宗教”与“非宗教”的不同,其一.本质上的宗教建设性是一致的。”基督教给中国现代文学的审美视界带来了独特景观:在审美理念上,郁达夫、艾青的诗学净化;在审美意象上,郭沫若的“复活”创造,曹昌、艾青对“光”的创造;在审美_趣味上,郁达夫、徐志摩对感伤的独钟,徐志摩对崇高与虚无的敏感,陈梦家、曹禹对神。秘的感悟;在审美价值追求上,郭沫若、郁达夫的仟梅复归之路,郁达夫的“向善”焦虑,二徐志摩的生命之爱,曹禹的罪感体验与救赎期待,艾青的殉道与爱等。‘本文最后概括了中国现代作家接受基督教影响的基本特征:宗教影响表现为一种文化。影响,表现在“上帝”观念被世俗化,揭去耶稣身上的神学外衣而取其“牺牲”、“宽恕”、.“博爱”精神;夸大|教学论文网|宗教对人的“信仰”气力|教学论文范文|与“爱”的气力|教学论文范文|:在作家自我更多地是一种“灵”的追求;作品中表现出强烈的色彩,无论是基督教意识的,还是非基督教意识的。中国现代作家的基督教意识因社会时代的影响而呈现出一种波浪式轨迹,但宗教意识始终服从于民族主义:“五四”时期基于文化启蒙的积极宗教倡导;20年代末到30t因民族危机而强烈地非宗教;30年代末到40年代中知识分子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再次回头于宗教,希望于此振兴民族精神,同时也表现出知识分于的自洁与默默奉献的人格追求,基督教正是作为一种社会变革需要和作家人格自我塑造需要而被中国作家们所接受与表现。表现为基督教意义的生命意识、人格主义、向上意志、优患意识、仟悔意识、献身意识、“【关键词】:中国现代作家;中国现代文学;基督教;文化;影响
【论文提纲】:内容提要2-4英文摘要4-8绪论:基督教影响中国现代文学的背景8-20一、在圣气灵光中:基督教与现代中国8-12二、最早的欧化汉语:《圣经》与口语文12-13三、上帝之维的缪司:“基督教与文学”13-16四、并非误区:宗教与“五四”前后的文化启蒙16-20第一章基督教在现代作家文化探知中的角色20-40一、鲁迅:孤独的旷野呼唤20-26(一)宗教文化观20-22(二)宗教文学观22-24(三)作品中的宗教意识24-26二、周作人:被“上帝”拒绝的传道者26-33(一)宗教的文学史观26-28(二)“人的文学”内涵28-31(三)拒绝“忏悔”与“爱”的人格31-33三、闻一多:强者宗教的塑造33-40(一)立人立国前因33-34(二)个体信仰的价值系统34-37(三)独立的人格自塑37-40第二章基督教在现代作家价值建构中的介入40-72一、许地山:“爱”的哲学与救世主义40-45(一)异教条糅的精神浪游者40-41(二)“爱”的文学精神41-42(三)“忍耐”的生命哲学42-44(四)宗教救世主义44-45二、冰心:带锁链的爱的使者45-53(一)从《圣经》演绎的诗45-50(二)“爱的哲学”逻辑50-53三、巴金:“爱”的哲学与人性|教育论文网|主义53-59(一)“爱”的哲学53-55(二)信仰观念55-56(三)生命意识56-57(四)献身人格57-58(五)人性|教育论文网|主义58-59四、老舍:在圣徒与恶徒中的思考59-64(一)十字架的启示59-60(二)信徒众生相60-62(三)理想的宗教人格62-64五、张资平:在与宗教的中64-67(一)“感化”与“爱他”的宗教观64-65(二)道德上的非宗教65-67六、萧乾:未完成的非宗教作家67-72(一)十字架的阴影67-69(二)伪善者的群像69-70(三)“爱”的虚妄70-72第三章基督教在现代作家审美视野中渗透72-101一、郭沫若:忏悔与复活之路72-76(一)浪漫主义与基督教72-73(二)孤独中的皈依73-75(三)凤凰的复活75-76二、郁达夫:感伤、忏悔与道德目标76-80(一)“信神的强迫”76-77(二)从《圣经》论感伤77-79(三)“向善的焦躁”79-80三、徐志摩:崇高而虚无的宗教追寻80-84(一)生命之爱80-81(二)感伤人生81-82(三)宗教之爱82-84四、陈梦家:意识深处的上帝84-88(一)“牧师的儿子”84-87(二)“爱”与“神秘”87-88五、曹禺:罪感体验与神秘感悟88-95(一)索评人生88-90(二)罪与救赎90-91(三)“光”的启示91-93(四)感悟神秘93-95六、艾青:在耶稣“生”与“死”的感召下95-101(一)《圣经》的人格启示95-97(二)宗教的诗艺净化97-98(三)诗中的“殉道”与“爱”98-101结论:基督教影响中国现代文学的特点101-112一、文化意识的情感:基督教影响中国现代文学的特征101-108二、从启蒙到“精神还乡”:基督教影响中国现代文学的轨迹108-110三、文学与宗教契合:文学永恒价值期待110-112参考文献要目112-116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