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教师导法浅谈

更新时间:2024-01-27 点赞:2824 浏览:683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重“导”不重“演”。那种以为讲台是“舞台”,教师是“演员”的传统观念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需要、教育革新教学论文的需要及高考的需要。同时也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的积极性的发挥,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因而也就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为此,作为教师要力争做一个好“导演”,而不是一个好“演员”。
要做一个好“导演”,关键在于一个“导”字。“导”什么,怎样“导”,这是关键中的关键。

一、认真研读大纲,通读全套教材,把握要点、难点,牢牢围绕

单元知识点展开教学高中必修五册教材中的知识点的提出都是牢牢围绕大纲的要求,由浅至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因此,教师在备课、讲课、指导学生练习以及单元验收时就要围绕这些知识点。例如讲授散文单元,可以牢牢扣住单元要求,突出讲授“散文的景和情”。一切文学作品皆“缘情而发”,无论是直接抒怀还是寓情于景中的间接抒怀,写景状物是手段,抒怀是目的,教学时就牢牢捉住这个“情”字而展开。例如讲授《荷塘月色》时,可以这样进行:

一、找出文眼,浅析作者感情。作者心里为什么“颇不平静”?

第二,浅析关键句子和词语所透露出的感情信息。如“今晚很好,固然月光还是淡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等等。浅析这些句子的内在含义,弄清它们如何体现作者当时的处境、思想状态和情感。
第三,由景物描写导出作者的感情,即由“景”导“情”,依“情”入“境”,捉住月色下景物的朦胧、清幽、淡雅的特点,由“景”而导“情”。客观描写中必定包含作者的主观感受,教学时就要浅析这些景物描写而导出作者的主观感情,把握文章是怎样做到“情景交融”的。
教学时,捉住重点讲授,切忌面面俱到,事无巨细。这样既可以做到精讲、精读、精练,又可以省时,更重要的是能给学生留下思索的余地,培养学生自己浅析、解决不足的能力。
二、教学是一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在教学中要摆正教师的地位,切不可喧宾夺主
首先要“导”得适“点”,即什么地方该“导”,什么地方不该“导”,一定要掌握好。一篇课文,一堂课,该“导”的不“导”,不该“导”的反而“导”了,这样就“导”乱了。什么地方该“导”,什么地方不该“导”呢?笔者以为:重点、难点、疑点该“导”,学生思维出现偏差时该“导”,学生不掌握的知识该“导”;而对于一般性知识、学生稍加浅析就能解决的不足、学生思维一致无偏差的知识、在前面课文经常出现的知识,不到“导”的时候就不该“导”。还以《荷塘月色》为例,在浅析文眼时,对“作者这几天心里为什么‘颇不宁静’?”学生有些茫然,答不到点子上,这时就进行必要的“导”。
“这几天”是指什么时间呢?(学生答:一九二七年七月。)
一九二七年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怎样的时期呢?(学生答:背叛革命,屠杀革命者。)
作者对此是什么态度呢?……
这样一“导”不足就迎刃而解了。像“作者对荷塘月色是以哪几方面描写的”,学生稍加浅析就能得出正确答案(叶、花、香、波),因此就没有“导”的必要。
其次,要“导”得适度,即“导”得不深、不浅、不怪。提出的不足要适合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接受,便于学生进行思索、联想和想象。再以《荷塘月色》为例,浅析“我似乎到了另一个世界里”、“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所抒发出的在这的感情时,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另一个世界时什么样的世界,和它相对的是什么样的世界?和今晚上相对的是什么时间?作者觉得是个自由的人,那么平时,白天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这样一“导”,学生很快就会领悟,因而也就能浅析出作者的感情来。反之,假如只问“这段话体现出作者怎样的感情?”学生就不易答出,有失于度了。

三、要想“导”得好,还要采取一定的教学手段和策略

根据以感性熟悉到理性熟悉,再以理性熟悉指导感性熟悉的熟悉过程,可以每讲一个单元或一篇课文,就让学生弄清这个单元或课文重点解决的知识点是什么,让学生按这个知识点,带着不足去预习课文。然后,学生把预习的情况反馈上来,拿到课堂上进行集体讨论探讨,对讨论不一致的不足,重新拿到课堂上来,教师加以指导。同时对学生未提出来的关键性不足,教师要及时指导。对布置的作业教师要及时审阅,并针对有着的共性不足进行指导。最后,教师出一套题,以课外材料为主,要求学生当堂完成。这样经过预习——讨论探讨——指导——练习巩固——提高迁移五个阶段,就能较大程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