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更新时间:2024-01-14 点赞:18852 浏览:8284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全面落实教学任务──保证学生多方面进展

实施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是认真贯彻教育方针,在保证学生全面进展的情况下,积极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革新教学论文精神。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应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认真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就当前的教学来说,留意以下几个方面尤其必要。
1.语文知识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应同等重视。小学语文既承担着对学生的语文知识教育,也承担着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实际教学中,必须认真落实文道统一,多重视知识教育而少重视思想教育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渗透在语言文字教学过程中的。
2.字词句段篇各种知识教学一定要全面落实。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汉字和写字教学。在小学,识字和写字教学很重要。历来的教学大纲都很夸大识字,把它列为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前几年,教学大纲在行文上有了些变化,没有明白地再这样写。于是有的教师就以为识字教学不重要了,放松了要求和练习。
这是一种误解。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词句练习和听说读写的初步能力培养都是很重要的,都是教学重点。语文学科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它需要通过字词句段篇的各种教学,逐步使学生打下比较全面的语文知识基础。
其中,识字和写字教学尤其重要,决不可轻视。识字教学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要他们了解汉字的特点和构字规律,学会查字典,逐步达到能独立识字。识字写字教学活动应贯串在整个教学当中,要利用认生字、写生字、查字典和纠正错别字等各种机会,帮助学生获得有关汉字知识和提高识字写字能力。
3.要落实“听说读写都重要”。听说教学不仅只限于单项的专门练习,而且还要把它贯串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平时教学,要多给学生提供听说的机会,包括听讲复述、提问回答、讨论发言、质疑问难、讲述故事、考察访问和表演节目等。要让学生在频繁的听说实践活动中,逐步提高能力,培养能听会说的习惯。
4.要重视技能培养。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教学生学语文的重要目的,并不在于使他们读得懂多少篇文章和写得出多少篇范文,主要是让他们通过学习去逐步掌握语文这个工具,提高运用技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学生进行语文技能练习,应主要体现在阅读吸收、说写表达、观察思维等能力的练习上,和动脑、动口、动手的习惯培养上。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技能练习是绝对重要的。
教学指望学生多做习题来提高质量,是靠不住的。教学中让学先做题的目的,是要他们具体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策略。懂不懂,读一谈看;会不会,做一做看。习题是例子。
向学生布置作业练习,必须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必须注重技能练习和习惯培养,量不可太多,难度不可太大,要考虑学生的公道负担和保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的让学生过多做题,实在是为了考试,是希望学生及早成熟和提前到位。
这也是不现实的。小学生学语文需要有一个比较长的熟悉过程和实践过程,不可能一下子做得了很多。当然,学生到头来要毕业,并有升学的任务,但他们的平时学习还主要是打基础,不可能始终只是为了应付一题一式的毕业考试。

二、面向全体学生──保证所有学生的学习机会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又是义务教育,在校的每个学生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教师有教育好每个学生的义务。所
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备课要做到“吃透两头”。“吃透两头”就是要全面正确地了解教材和十分熟悉教学对象。熟悉教学对象,就要具体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和学习习惯,要掌握他们与学习任务、学习要求之间的间隔,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教师对学生了解得愈清楚、全面,教学策略才会使用得愈恰当、科学,教学效果也才会愈扎实、理想。
上课要面对全班。当前一些讲读课上有一种不好的现象,读书时专挑好学生,发言时专找好学生,讲课时有一个学生说对了便往下进行,好学生学会了就可以下课。这种做法忽视了学生的差别,往往是只抓了少数,而丢了多数,甚至丢了大多数。
教学要对所有学生负责,要留意到学生的不同程度和不同的接受能力。指导读书也好,引导讨论不足也好,都应照顾到不同水平和不同程度的学生,要力争让所有学生都能学懂学会。
要实施一些异步教学。一个教学班里的学生,或因知识基础不同,或因接受能力不同,或因智力进展不同,在学习上总会有好有差。这种实际决定了教学不宜搞“一刀切”。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基本上实行的是以教学班为单位的同步教学,很多情况下对一些较差的学生不轻易照顾到。为了切实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有必要探讨和实施一些异步教学。
异步教学可以在两个区域进行,一个是课上,一个是课下。课上确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要求,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划分不同层次,有对多数学生的,有专门对少数学生的。这样要求,可以使好一些的学生能够“吃得饱”,学得有趣、有积极性,使差一些的学生也能学得会,有收获、有积极性。特别像流利读书、用词造句、写作文等运用性较强的练习,有的学生可以当堂完成,有的学生在课上做不到的,就让他们在课下赶一赶。用的时间多一点没联系,做得到就行。
加强课下辅导,也是异步教学的一个方面。对中下等的学生,特别是比较较差的少数学生,要多给一些偏爱,多作些个别辅导。读不好的指导他们多读一读,写不好的指导他们多练一练,要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在各自的基础上去进步、去提高,让他们逐步去接近或达到统一的教学要求。

三、改善考试办法──命题应以素质检测为重点

实施素质教育,不改善考试不行。考试依性质不同,一般分为选拔的和检测的两种。小学教学中的考试,由于不有着选拔一批和淘汰一批的不足,所以大都是水平检测。检测的目的在于了解或评估。
学生的学习情况怎么样,出几个题目检查一下,就知道了;学生的学习水平如何,拟张卷子测查一下,就了解了。我国实行义务教育以后,小学教育的普及已基本完成,初中教育也在相当一些地区普及了。在这种情况下,小学各学科的考试都应该坚定地以水平测试为目的,语文学科自然也不例外。
目前有着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考试,相当一些还受着选拔淘汰策略的影响,特别是期末和毕业考试。其体现,主要在考试的内容和评分上。例如:
1.凭课本命题,要求过死。考试要根据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要求和教学内容,去恰当地确定考查范围。而有的考试命题并没有这样做。有些考试基本上是依课本出题且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教材上的原题。
这样考查到的很轻易是学生死记硬背的东西,而知识运用能力、思维理解能力、鉴别浅析能力等,都不轻易看得到。有些还在命题原则中确定了课本原题所占的比例,如不得少于百分之几十等。这样大幅度的课本原题搬家,就更难以考查出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了。
2.拣难点命题,要求过高。有些命题偏高教学水平线,专拣难点、困难考学生。如考汉字,不考查对常用字的掌握情况,却专门要学生给“嫩、谬、螨、摄”等这些少数难读字注音;考句子,不顾大纲要求,超范围地要学生判定什么比喻句、排比句等;考作文,特意避开学生熟悉的题目,想方想法用学生猜不到的字眼命题。
有些甚至考试那些不该考的内容,如汉字的发音知识,要学生区别哪些是卷舌音和平舌音等。这没有必要。水平测试只能以水平线上的知识和技能为标准,要依据“双基”来测试学生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水平。
3.高标准评分,要求过严。这主要体现在作文上。在平时作文教学中,一些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过全、过严。这可以以给学生作文的批语中看到。
一个学期学生写了七八篇或十多篇作文,每次所得到的评语基本雷同,一般都是内容具体不具体、中心明确不明确、语句通顺不通顺、层次清楚不清楚、详略得当不得当、有错别字没有等。
每次都这样要求,各年级都这样要求,就很不恰当。学生平时作文主要是练笔,需要一点一点地学,一项一项地练,一步一步地提高,对不同年级应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各次练习应有不同重点的要求。
不可不分年级、不分层次地责备拔高。作文考试也一样,除了内容、策略等方面的要求以外,有的还规定用词用语不恰当不贴切的要扣分,篇幅字数有不足的要扣分。
这些要求实在是太严格了。小学生不是中学生,更不是大学生,他们学作文还是初学,能力不可能很高,习惯也不可能全都养成,对他们的要求不当不仅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而且还会因此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感到作文太难了。
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重视落实教学大纲要求,必须留意学生的实际,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进一步学习的能力。
(河北省邱县实验小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