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本体回归

更新时间:2024-01-23 点赞:5397 浏览:1913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是一门需要专心灵去感悟的学科,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学生的心灵和作者的心灵交汇、碰撞、共鸣的过程。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每一位教师都要回归语文本体的特点,以语文课内的学习到课外的拓展,以课前的预习、课堂的学习到课后的温习等方面,引领学生掌握有效的语文学习策略。下面以阅读策略为例,谈一谈回归本体的语文学习策略。

一、反复诵读,以自己的心灵体悟作者心灵

文艺复兴时期法国人文主义思想家蒙田曾经说过:“这个世界永远不可能完美,但我们的心灵世界却可以变得完美。”这种心灵世界的转变就是来自于阅读的气力。语文新课程教材中所选的阅读作品文质兼美,每一篇都包含着作者强烈的爱憎,包含着作者浓郁的真善美的情思。对于这些文章的学习,要让学生自主而专注地进入阅读状态,走进作者的心灵。要做到这一点,首要的就是让学生进行正确而足够的诵读。清代的曾国藩曾教导其儿读书应当“先之以高声朗诵,以倡其气;继之以密咏恬吟,以玩其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不管是初中还是高中的阅读教学,一定都要重视对学生朗读策略的培养,通过朗读,学生可以读出感受,读出理解,读出出色,读出味道。达到“其言若出吾之口,其义若出吾之心”(朱熹),学生就会全身心地沉浸其中,与作者同喜怒共哀乐。

二、深入体味,在作品中寻找解读作品的钥匙

教学具体内容的选定,教学手段和方式的选取,是教学创意最核心、最本质部分,将二者统一起来考虑不足而完成的创意,应属更高层次。我们通常所说的长文短教、难文浅教、短文长教、浅文深教,均属于这一范畴。假如抛开教学内容的长、难、短、浅的特殊背景,较为常规的教学创意主要包括对文本的深入独到的解读,教学角度的切入和贯串,纲举目张、吸引学生的主不足的设计,板块式探讨的内容选定和操纵分寸,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设计,等等,这些几乎是教学创意层面必须面对的基本不足。
好的作品犹如一条河流,河流的起伏走向决定于河的每一段流向,作品的意旨也是通过各个章节的意旨来显现的,各个章节的意旨又以全篇的意旨为统领。所以,好作品无不讲究文字的经营配置和联络照应,阅读教学中要教给学生善于以上下文和字里行间进行观此识彼、前瞻后顾,联系参照着把内容读懂。
对于初中的阅读教学,我们可以以练习学生寻找作品中的照应开始,如形象刻画中的照应、环境描写中的照应等。而高中,我们则可侧重于让学生在感受寻找作品中的主旨、章法、技艺教学论文等方面的匠心之处。如鲁迅先生的《祝福》最后一节写改嫁以后祥林嫂的命运,这一节先写祥林嫂又回来了,但已不似以往,“眼光也没有先前精神了”,由于男人死了,儿子又被狼叼去命运的打击可谓残酷之极。但接下去鲁四老爷不让她做祭祀,她的阿毛的故事终于被大家厌倦,她改嫁时抗争留下的伤疤又被人们传为笑谈,最后她到土地庙捐了门槛后仍然不被承认有资格参加祭祖,以此“变化非常大”而终于在新年祝福的时候悄然死掉了。看上去这些故事互相没有牵连,但归纳一下,夫权、族权、神权,是这些代表宗法制度的绳索把祥林嫂活活绞死了。这一节以祥林嫂的悲惨命运终结,体现了作品对整个封建制度的控诉和批判。所以,阅读教学就是要教给学生在作品中读懂作品的策略,不断地提高其思维的缜密度和语言的感悟能力。

三、品评鉴赏,用自己的想象填补作品的丰富内涵

我们都知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由于只有“渔”才与宝贵的策略、能力层面相关联。但是仅仅是授之以“渔”即教授策略本身,仍然未必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这里还涉及策略如何传授和能力如何培养的不足。具体而言,学生能力贵在有机天生,课堂教学也贵在着眼于此。
阅读的最高层次是对作品的鉴赏品析。现代解读论述以为,文学文本的作用,只有通过读者的鉴赏才得以建构,它的天生与有着离不开读者的鉴赏和创造。所有作品未经阅读前,只是向读者提供了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框架,其间隐藏着许很多多的“空缺”,期待着读者去发现、填补和阐析。而这些“空缺”的填补过程,恰恰驱动了读着的想象,激活了读者的思维,以而建立起读者与作品作者沟通的桥梁,使读者对作品的作用达到个性鲜明的深刻解读。
新课标下所编制的语文教材,大都以文学作品为主,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留意培养学生对作品“空缺”填补的能力,让学生掌握填补的策略,达到开启学生思维、培养创造品质、提高语文能力的目的。如鲁迅先生的《祝福》曾这样描写鲁四老爷书房里的对联: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子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平气和”。鲁迅先生为什么不直接写出脱落的对联内容,而偏偏描述了这样一种场景呢?这就是作品的空缺,要引导学生尝试着去探究。当学生知道了放在长桌上的那一联的内容是“品节贤明德性坚定”时,他们便会心有灵犀了这幅宣扬理学家自我修养的对联,在鲁四老爷的心目中,只不过是一个装点门面的幌子,这幅不建全的对联,正是对鲁四老爷虚伪本质的辛辣讽刺。
品评鉴赏作品,在教学中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实施策略也应有所不同。初中学生语文积淀较浅,感悟能力较低,思维的深度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教学中就应侧重于引导学生在感知理解的基础上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对文章进行复述、转述、概述或评述等,或作必要的诠释,使学生的语言由模糊向清楚、由零星向完整、由生涩向灵性转化;而在高中则可侧重于对作品语言、感情、作用等“空缺”的填补。
总之,语文学习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自身规律,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策略时,一定要以语文本体特点出发,依据学生身心进展的特点,寻找适合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策略。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