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练习在语文教学中重要作用

更新时间:2024-03-23 点赞:5472 浏览:184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教学,主要是语言教学。语文教学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掌握语文这个工具。掌握语文工具的能力只有通过多种途径的反复练习才能获得。而阅读正是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
阅读是一切不足的关键,要求学生要进行大量阅读,只有在不断阅读中才能积累大量的词汇,才能在不同的语境中让学生掌握词语的含义;只有在不断阅读中才能更多地清楚地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才能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不断阅读,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感,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速度;只有不断阅读,学生才能在阅读时提出相应的不足,才能提高学生的总结与表达能力。我们应如何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读懂课文呢?
首先,我们必须加强课文读的练习
学习语文,学习一篇课文,首先是读。不管是默读还是朗读,是速读还是慢读,是粗读还是精读,总之是先要读。可以说,没有读就没有语文学习。但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上的弊病之一恰恰就是让学生读得太少。由于读得太少,所以相当多的学生读起书来疙疙瘩瘩,字也读错了,句也读破了,当然也就谈不上对课文语言的理解了。而此一切,都因学生所读得太少,除了课文以外(有的甚至连课文都不会读),我们的学生就没有什么可以读了。读书,读书,不读怎能去了解天下事,不读怎么才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呢?我们只看到我们的学生学习成绩差,主动性不强;而教师在教学中又往往以我为主,只知道完成教学目标,而学生的接受能力怎样,学习情况如何,教师曾过问过吗?根据教学经验表明,由于汉语的语音复杂,汉语有着大量的多音字、古今语音的变化而使很多形声字的声旁不能代表它的读音,所以光是读准音就要花很大的力气。一个字的字音往往要反复读,需要跟别的字音比较、区别才能掌握它、读正确。而读顺一些复杂的句子,读好一篇文章,则除了语音正确之外,还需要正确的停顿、恰当的语调、鲜明的节奏,那就更需要进行专门练习了。进行读的练习,既要有量的要求,更要有质的提高。学习一篇课文,不读它三遍五遍是不行的。当然,反复阅读的过程也是反复思索反复感受的过程。读的质量要逐步有所提高,首先要求读正确,接着要求读得流畅,然后要读出感情来。假如一个学生能够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那么他对课文的语言至少有了初步的理解,并且形成一定的语感。
其次,学生要读懂课文的语言,必须进行理解语境义的练习
语言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注音、释词、析句等形式上,而应着眼于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上。课文中一般的词语解释,让学生自己去查字典就行了,但必须进行一定的检查,督促学生迅速完成。但语言运用是千变万化的,语言的含义也是丰富多彩的,有些词语和句子的理解,光靠查工具书是不能解决不足的,必须通过考察具体的语言环境才能正确地理解它的含义。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理解语境义练习。《我的老师》中有一句话:“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这里的“狡猾”是贬词褒用,表示“调皮”“机灵”的意思,它形象地体现了一个调皮的孩子对老师的深刻理解和爱戴。《最后一课》中,有这么一句:“我觉得他以来没有这么高大。”文中的“高大”到底作何解释,基本义应是身材魁梧,而这里是小弗朗士受到老师爱国主义情绪的影响,对老师无比崇敬,所以老师的形象在他的眼中高大起来。
教科书是我们学生必修的课程,它的编排,一般都是有针对性的、有目的的,是一个个知识点,有些文章更是文学的经典。教师首先应该教好教科书中的课文,书中的知识点更是不能丢弃。但这完全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量,那么我们就应该给学生准备一些健康、精辟,内容又不复杂的文章,也可找一些优秀的作文选。有时间时还可以让学生读一些健康的小说,让学生进行阅读,阅读完后,可进行一些读后感的练习,教师可以中寻找出学生理解的误区,指引学生的思路。
同时,让学生掌握一些阅读策略。如:一是审查性阅读。先对书或文章快速浏览,审阅标题、目录、前言、后记,粗读内容,发现重点、难点。在粗读时,应提出相应不足,然后带着这些不足去积极思索,联系自己所学的知识,与自己原来的观点相比较。在这里,明确其结构和基本内容,确定该书或文章是否值得一读。二是浅析性阅读。浅析书的主题和题材,弄清全书各部分的多样性与统一性及逻辑上的内在联系,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观点,即要全面系统、细致详尽地阅读,对重点难点不足,要认真阅读,反复思索,领会精神,重要处可画杠杠、打圈圈、加批注、做笔记。对重要章节要读得慢而透彻,弄不清时返回前面去重新温习某些读过的内容,争取一遍读下来,基本上掌握全部内容。在这里切忌不求甚解,只讲数量,不讲质量的“浮”,浮则必浅,难于深入,缺乏思索,理解甚差。戒“浮”就是要善于思索,认真琢磨,知疑善问,留意培养学生浅析,综合考察不足的能力。三是综合性阅读。对具有相同主题和题材的多本书或文章加以浅析比较,归纳综合,使阅读收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当然,学生只有下工夫认真阅读,才能真正以中掌握语文这门工具的能力;而老师也只有吃透教材,才能真正指导学生掌握语文这门学科。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