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更新时间:2024-01-31 点赞:33372 浏览:1556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说到德育教育,按人们的习惯思维,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或者把二者合起来叫做思想政治教育,其内容一般以爱党爱国为核心,这原本是为了突出我们的德育教育的时代主题,但由于人人都在这方面进行着着力夸大,时间长了,反而让我们有了一种把德育教育狭隘化的感觉,以为德育教育就只剩下思想政治教育了。实在,德育教育的内容十分宽泛,若要对它进行比较全面的表述,我们更喜欢用“善良、敦厚、真诚、守信、正直、温和、谦恭、勤俭、朴实、高尚、纯粹”等字眼,由于和前者相比,这些字眼所体现的“德”更基本、更普世、更有价值,因而是更能够体现一个人作为“人”的“质”的东西。尤其是在我们这个、诚信缺失、谎言正常已经成为人们长时间公认不讳的事实的时代,这些字眼所体现的“德”正是我们这个时代人们身上最缺乏的东西,因而注重进行这样的德育教育显得更有时代作用。在讨论德育教育的时候,首先对德育教育内容作出这样的界定,才可以进行比较实在的讨论,不然,我们的讨论会仍然是说一通空话。
现在再说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正确地说,“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这个说法是不科学的,本文之所以用了这样一个题目,是由于这是被大家规定了的校本教研课题,所以不得不用。为什么说这个说法不科学呢?这就又得谈谈“语文”是什么东西了。
我们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说的“语文”,是用语文课本体现的,它的最本质特点是“语言文学”。假如说小学一、二年级的语文课本还主要是“语言文字”的话,那么,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学生手中的语文课本就越来越成为一本“语言文学”了,它所展现给学生的课文,文学作品的比例越来越大。我们所谓要“渗透德育教育”的课文,正是针对这部分文学作品而言的。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说“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说法是不科学的了。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为文传统是“文以载道”,这个原则一直是被我们的祖先所推崇和维护的,正是在这个原则指导下,当初写文章的人的目的就是明确地用它来“载道”的,这个“道”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德”。而我们今天固然已经习惯了消遣文学、搞笑文学、泡沫文学充斥媒体的景况,但我们的中小学生语文课本中所选的课文,还没有这些东西。所以我们所说的语文教学中的“德育”,不是我们今天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才要往进去“渗”的,是当初的文章的作者已经把它“渗”进去了,我们今天要做的工作,假如一定要选择一个说法的话,只能说是“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把课文中的‘德’提炼出来”,而不是“渗透”。或者说,“渗透”的说法是指在语文教学中把课文之外的“德”的东西渗进课文中去,那么,这种说法就更错误了,由于它以根本上取消了语文教学的本质。
那么,把上面的说法表述成“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把课文中的‘德’的内容提炼出来进行德育教育”行不行呢?不行。先不说这个表述好不好的不足,就它所表达的内容来说,也仍然不科学。由于它不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
“语文”的灵魂固然是“德”,但它的肉体却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学”。灵魂与肉体是不能分开的。我们要被一个人的灵魂所感化,无论如何都只能是通过接触他的肉体才能实现,以现象上看,我们始终都是在和他的肉体的有着打交道,只是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受到了他的灵魂的感染;而且,只要我们不断地和他的肉体的有着打交道,我们就无论如何都会受到他的灵魂的感染,这是避免不了的。这里说的“始终和他肉体的有着打交道”,其最佳方式就是和“他”长期“生活”在一起,这里特别要夸大的是“生活”二字,只有在这种方式中,我们所得到的感染才是“德育”,假如不是“生活”的方式,而是由某人先容说“他”的灵魂如何如何,我们也许可能会感动,但得不到“感染”,我们也许知道了什么是“德”,但我们并没有得到“育”,由于这里没有“育”的过程。语文学习、语文教学的道理也正就是这样,只要我们让学生长时间地“生活”在语言文字里,学生的接受德育教育是必然的,我们再用不着“渗透”或者“提炼”,假如我们特别地把“语文”里的“德”的东西挖出来交给学生,其结果是语文死了,我们给学生的是一些政治的、道德的说教,这种情况只能叫“教”,不能叫“育”。
“生活”在语文里,就是在语言文字、语言文学的原作品中长时间地沉浸、优游、感悟、品味,是《学记》中说的“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比如,学习一首古诗,在反反复复的诵读、默读、沉思之中,那语言越来越熟悉,那形象、意境越来越明晰,接着,那情味、理趣、美感就不断地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这时候,我们就说学习者得到了德育教育,而且是真正的语文的德育教育。它就是前文说的“善良、敦厚、真诚、守信、正直、温和、谦恭、勤俭、朴实、高尚、纯粹”等字眼所体现的更基本、更普世、更有价值,因而是更能够体现一个人作为“人”的“质”的东西的“德”,而不仅仅是单调的政治说教。说这是语文的德育教育,是说这里进行着“教”的行为的是语文,进行着“育”的行为的也是语文,而不是语文之外的“人”。
那么,我们要不要语文之外的“人”——老师的“教”呢?当然要。我上文的说法,是针对提出本文题目者的心理条件说的,并不是一点都不要老师的“教”。我们在提出本文的题目时是有一个心理条件的,那就是基于我们在平时写教案的时候,不论那门课程,都一定要写明白“三维目标”,把德育教育要明明白白地写出来,在教学中要把它作为一个特别需要夸大的教学环节落实下去,这样做的结果,实在质是把“德”的东西以教材中分离出来交给学生。就是基于这样一种思想,我们才提出了如同本文题目这样的论点。我上文的论述就是针对这种心理期待说的,与其在语文教学中搞这样的德育教育,我的观点是宁可不要。课堂上有多余的时间了,我们还是把它交给学生去读书吧。
我们的“语文”,只要你学习它,你就必然地受到一种“德”的教育,这是你躲都躲不了的,所以我们才常常告戒学生不要去读那些不健康的书籍,我们怕那些书籍中不健康的“德”给学生以不好的教育,这是我们承认书不需老师的“教”就已经能够给读者以它应有的“育”这个事实才产生的担忧,不然,我们还害怕学生读那些不健康的书吗?给学生以一定的德育,这是语文本身自有的功能,我们用不着再在语文教学中开辟出一个“德育”的项目来让它陪衬甚至遮蔽语文教学的主体色彩。在这方面,我们并不是没有教训。中不说,就是革新教学论文开放以来,如何使语文教学更纯粹些,更“语文”些,还一直是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努力追求的,而不是我们已经做得很好了。
既然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功能是语文本身自有的,是与语言文字、语言文学水融而不能分离的,那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就无须另谋出路,就没必要以语文教学中分离出来专门讨论它。我们要做的工作只有一样,就是努力把语文学好。语文知识越深厚,语文技能越突出,语文经验越丰富,语文功底越扎实,所受到的语文中的德育教育也就越好,否则,不以语文知识、能力、经验的获取和加固上下功夫,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渗透”上做文章,恐怕越“渗”越没有德育。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