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之以授之从鱼试述试述不如授之从渔

更新时间:2024-02-14 点赞:6141 浏览:1924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初一学生首次接触历史,未免显得有些手足无措。而现下,历史开卷考试的题目又越来越灵活。那么,如何应对开卷考试下灵活的试卷源于:论文格式模板www.618jyw.com
呢?很显然,单靠死记硬背是万万不行的,教给他们一些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现以我的教学经验为例,浅谈一下我的看法。

一、读——读熟课文,识记重点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现下不少教师及学生认为,历史开卷考试,已不必读课文,更不用说识记知识点了。但我认为,历史试题虽然趋向开放和灵活,但“万变不离其宗”,基础知识、重点知识的掌握仍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在编制导学案时,就非常重视“学案自学”中知识点的编写。在每节课之前,我会要求学生读熟课文,对照导学案找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同时,对于历史事件,比如“贞观之治”,我会要求学生反复读课文,然后讲述这一历史事件,并找出它的朝代、与之关联的人物、重要措施等。这样学生在脑子中就对“贞观之治”这一重要事件产生深刻印象,考试时就不用忙着翻书找答案了。
“读熟课文,识记重点”这八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学生并不多。但我会一直让学生坚持下去,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二、画——画出图表,形象记忆

历史这门学科承载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如果以故事形式呈现,学生会非常有兴趣。但历史课并不等同于历史故事课,单纯的知识会让绝大部分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历史知识又千头万绪,使学生无从下手。通过这几年的教学,我发现图表法的运用会让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图表教学法有两种含义:一是利用我们现有教材中的图表比如地图、人物图,二是在此基础上制作、绘制新图表,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我偏重于后者。图表教学法直观形象,我发现运用此法后,学生记忆历史知识的能力大大提高。

三、联——善于联想,善于联系

所谓“联”字,是“联想”的意思。就是要求学生学会把历史学科与语文学科相联系,学会把历史课堂与社会现实相联系。
自古“文史不分家”,这就充分说明了历史学科与语文学科的联系性。我曾经尝试用语文知识来阐述历史。比如说,在讲解《春秋战国时的文化》时,我就让学生回顾语文课上有关孔子的简介及《〈论语〉十则》的内容。像“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些内容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这样就很好地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我在讲课时,让学生注重课内知识与社会现实的联系。例如,在讲清朝的疆域时,就让学生画出它的疆域图,这样学生就会发现钓鱼岛就在清朝的管辖范围内,就很自然地明白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对前段发生的“钓鱼岛事件”就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自然也就激发了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让学生多联想,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提高了成绩。因为只要有学习兴趣,何愁提高不了成绩呢?

四、串——形成系统,连接成串

所谓连接成串,就是要抓住历史线索,形成系统。经过几年的教学,我认为在期末复习时,学生系统化的复习是十分必要的。
在复习时,可以通过多个渠道把历史知识点给串联起来。比如让学生抓住大事年表,按照时间顺序把全书中的大事给列出来;也可以对同一领域的事件进行对比复习,如在复习七年级下册时,就可以对同属文化领域的隋唐、宋元、明清时期的文化进行对比,对比之后就会发现:隋唐文化是辉煌,宋元时期是灿烂,明清则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进行专题复习,它并不是初三的专利,在初一、初二阶段照样管用,如学习完中国古代史下册内容时,我们就把教材分为古代政治、古代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古代文化五大方块进行归类整理记忆。
这样,通过多种方式把知识连接成串,形成系统。学生能够深层次地理解课文,从而在分析历史材料及做问答题时就能游刃有余了。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不错,我教给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就是这四种——“读、画、联、串”。虽然这些不是最好的方法,但却是最有效的方法。今天在这里浅谈了一些我在教学中的方法,不足之处,还请各位同仁加以指正。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