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因素渗透

更新时间:2024-03-21 点赞:5930 浏览:2114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在备课笔记本上写的内容与实际教学内容相差太大,其中关于情感话题更是甚少。新课改教学设计已明确地将情感教学融入小学语文教材之中。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仍然感受不到情感因素已真正得到落实。假如教育者在实际教学中没有将情感因素真正落到实处,不仅会对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造成严重的影响,而且还会对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以学生为主体,目标设计与学生的情感特点要相符

要想将情感因素真正落到实处,首先就要进行目标设计。在设计小学语文教学实施情感因素时,要根据课文的不同形式,以道德感与理智感及美感为条件,再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以及教学价值态度对语文课本中关于情感因素的内容进行教授。由于教学目标只能通过学生才能得以实现与完成,所以,在设计情感因素时,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要与学生的实际情感特点相结合。只有全面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其进展要求进行充分考虑,那么我们的教学内容才会被学生所接受。所以说,在设计情感因素时,首先必须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情感特点进行充分的了解,这样设计出的情感因素才会得到学生的欢迎。
当前,以道德情感的角度来看,小学生的道德情感正处于进展时期。低年级学生的情感体验主要以社会上的一些事件为依据;中年级的学生对于情感体验主要是以道德行为规范为依据;而作为高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情感体验主要来源于内心的思想观点。小学生在道德情感的进展上具有不平衡性,对于不同道德反映的情感体验都有着着不同,比如说义务感与道德情感反应等情感体验的进展时间早,实在际效果才会良好,而对于和政治道德感相关的爱国主义情感的进展时间较晚,实在际效果也会相对较低。不过,随着小学生年龄的不断增大,在教育体制的影响下,小学生对于美感体验会越来越丰富。我们在设计情感因素过程中,一定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的理智感、道德感以及美感,将其作为主要依据,用于情感因素设计。

二、追求实效,情感因素的落实注重潜移默化

情感因素的落实,其追求的是实际中所取得的效果,不过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落实并不像知识目标那么明显,它的落实过程是潜移默化的。
(1)通过文以载道,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感。我们在教学中,通常会把课本比作范例,但并不是说它们只具有“文”的示范作用,实在还具有“道”的引领作用。要想真正地将情感因素落实到语文教学中,就必须通过课文中所包含的“道”来调动学生内心的道德情感,使其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比如说在学习《珍珠鸟》一文时,教育者要以人本治校、和谐育人为宗旨,引导学生感受以下特质:作者通过与一只珍珠鸟之间建立信任的过程,对人生进行总结、概括,让他们知道只有信任,才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同时教育者还要引导学生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感悟人与人之间产生信赖的作用,使其内心潜在的道德情感有所提升。
(2)教育者要通过对学生积极情绪的积累,不断提升学生的理智感.要想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积极情感,必须引导他们明了积极情感与理智感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教育者应充分了解学生内心的真正需要,以对语文文本的正确处理来解决学生学习的一切气力来源不足,这样就会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同时,还将学生的理智感进一步提升。
(3)教育者可以通过对学生美感的教育,使其学生的情感体验不断加深。美感教育实际上就是根据情感体验激发的方式来带动人内心潜在的情感,同时,以文化与理性融注,让其越来越丰富,进而不断加深情感体验。教育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以饱满的热情,利用教材自身具有的情感特点,将自身的情感体验贯彻到教学中,以此带动学生的审美情感,这样教育者不仅在实际教学中布满着情感因素,而且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
综上所述可知,语文课本是最具有情感与灵性特点的,所以,教育者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布满生机,应时刻以学生为主体,演绎文中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不断引领学生融入文中作者的情感之中,以此感受人间的真情;同时,教育者在实际教学中还要与学生之间进行情感互动,充分将情感因素渗透到语文课本中。
参考文献:
[1]徐嘉良.小学语文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应淑娥.小学语文要注重情感目标的落实[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5).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小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