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实验探讨

更新时间:2024-01-29 点赞:13583 浏览:576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根据心理学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关系到整个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而实施自学能力的培养无疑要先从书本做起,由于书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起始阶段,所以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特别是读好教学课本,更是培养数学自学能力的首要环节。在数学教学中,数学阅读的教学并未得到重视,很多教师仅是走形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没有养成数学阅读的习惯。中专学生往往缺乏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和习惯,似乎阅读数学教材仅仅是老师的事,自己只要听懂课就满足了。数学课本通常仅当习题集用,正文是从来不看的,即使老师布置了阅读数学书的作业,也是蜻蜓点水式的阅读,浮光掠影、草草而过,读不出要点,读不出字里行间所蕴藏的精华,更读不出问题和自己的独到体会及创新见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常常是老师反复讲解、学生被动接受,一本书快讲完了,而学生还没有掌握多少,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知识学了一大堆而能力却提高不快,教学效率比较低下。因此,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使学生变“厌学”为“乐学”,首先要使学生能够独立地阅读,这就要求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而要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必须对其进行良好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本文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个别学生的访谈及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初次测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依据数学阅读的有关理论,尝试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以期寻找适合课堂数学阅读的教学策略,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其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为中专学校的学生和教师提供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这是研究本课题的意义和目的所在。【关键词】:数学阅读能力培养调查教学策略实验研究
【论文提纲】:中文摘要6-7Abstract7-80.引言8-90.1本课题研究的内容80.2目的与意义8-90.3研究的方法90.3.1调查法90.3.2访谈法90.3.3理论探索法90.3.4实验法90.3.5文献分析法91.中专学生数学阅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9-161.1阅读现状的调查的方式与对象9-101.1.1数学阅读现状的调查的方式9-101.1.2数学阅读现状调查的对象101.2调查的统计结果10-121.3数学阅读能力的测试12-131.4访谈13-141.5结果分析14-161.5.1教师和学生对数学阅读的教育功能熟悉不够深刻14-151.5.2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15-161.5.3数学阅读的方法不科学161.5.4数学阅读的素材和途径单一162.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理论研究16-302.1关于数学阅读的界定16-212.1.1一般阅读的定义及其涵义16-192.1.2数学阅读的界定19-202.1.3数学阅读能力的涵义及水平分级20-212.2数学阅读具有特殊性21-232.2.1数学阅读要求精读222.2.2数学阅读要求听说读写结合22-232.2.3数学阅读过程中要求语言转换232.3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原则23-262.3.1数学阅读能力培养与数学教学相协调的原则242.3.2指导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242.3.3不同类型的阅读方法相结合的原则24-262.3.4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262.4数学阅读方法的探究26-302.4.1激发兴趣和培养习惯相结合26-272.4.2示范、导读和自学相结合27-282.4.3阅读与写、说、议、练相结合28-292.4.4粗读与精读相结合29-303.培养中专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意义与教学实施策略30-443.1培养中专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实际意义30-363.1.1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30-323.1.2有助于学生个别化学习32-333.1.3有助于促进学生数学语言水平及数学交流能力的发展33-363.1.4有助于发挥数学教材、教教学参的作用363.2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教学实施策略36-443.2.1针对学生的情况制定具体的措施36-383.2.2加强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38-423.2.3培养学生数学阅读的习惯42-444.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44-544.2实验的基本过程45-494.2.1第一阶段(2005年9月)45-464.2.2第二阶段(2005年10月)46-474.2.3第三阶段(2005年11月)47-484.2.4第四阶段(2005年12月)484.2.5第五阶段(2006年1月)48-494.3教学设计49-524.3.1课堂上学生的阅读阶段49-504.3.2学生表述阶段504.3.3学生质疑阶段50-514.3.4教师补充阶段514.3.5课堂练习阶段51-524.4实验结果与分析52-544.4.1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后测52-534.4.2数学教材阅读情况的测试53-545.结论与讨论54-55参考文献55-58附录一58-60附录二60-63附录三63-66附录四66-69致谢69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