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国语文阅读教学观念变迁

更新时间:2024-01-28 点赞:4858 浏览:141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论文是对20世纪中国语文阅读教学观念的系统研究,对象范围严格限定在历史上曾经存在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阅读教学观念,梳理、阐释百年演变轨迹,探寻其发展的动因和结果,考察其作为一种历史存在物的存在特性,为新的阅读教学观念的产生提供某种智力上的支持。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历史文献研究法,在技术上,以时间为经线,切取有代表性的事件组成时间单元,对有影响的阅读教学观念思想作横断面研究,然后用例举和概括方式展开叙述,点面结合,用材料说话,避免空洞议论。本论文叙述以1949年为界分上下两篇。上篇评述语文设科后近50年阅读教学观的形成和嬗变。从阅读教学观念形成和彼此区别与联系的角度,将其分为三个时段,每个时段研究代表性的主流观念,分别是:语文设科初期(1903—1922),转型中的“读文”“读法”教学观;新学制时期(1923—1929),分化的精读与略读教学观;课程标准时期(1929—1949),争论中的选文教学内容和形式观。下篇评析20世纪下半期中国语文阅读教学观的演进与发展,也是根据阅读教学观念的形成和彼此区别联系分为三个时段,每一时段各有评述主题:建国至70年代中后期(1950—1977),离合的阅读教学“文学”和“语言”观;新时期(1978-1990),革新的阅读教学效率和能力观;义务教育时期(1991后10年),拓展的阅读教学“语言素质”“读者主体”观。最后,在上述工作基础之上,从知往而察今的角度,本论文归纳20世纪阅读教学观念演变相关的三个问题,尝试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关键词】:语文科阅读教学观念
【论文提纲】:内容摘要6-7ABSTRACT7-8导言8-11上篇20世纪上半期中国语文阅读教学观的形成与嬗变11-39第一章语文设科初期:转型中的“读文”“读法”教学观(1903-1922)11-20第一节“读文”概念为依托的阅读教学教材观11-14第二节“读法”概念为依托的阅读教学教法观14-18小结1922年后:终点和起点18-20第二章新学制时期:分化的精读与略读教学观(1923-1929)20-27第一节精读、略读两种阅读教学方式的划分20-23第二节精读、略读分工的内涵23-26小结精读、略读分工的方法论意义26-27第三章课程标准时期:争论中的选文教学内容和形式观(1929.8-1949)27-39第一节国文教学质量争论引出的选文内容和形式问题27-31第二节阅读教学选文内容和形式的分离31-37小结对内容形式之争的必要熟悉37-39下篇20世纪下半期中国语文阅读教学观的演进与发展39-70第一章建国至70年代中后期:阅读教学离合的“文学”和“语言”观(1950-1977)39-52第一节阅读教学“文学”和“语言”问题的重新提出39-44第二节阅读教学离合的“文学”和“语言”观44-50小结对“文学”“语言”问题的基本熟悉50-52第二章新时期:革新的阅读教学效率和能力观(1978-1990)52-59第一节内涵深化的阅读教学效率观52-55第二节目标背景下的阅读教学能力观55-58小结效率观、能力观的正面和负面影响58-59第三章义务教育时期:拓展的“语言素质”“读者主体”观(1991后10年)59-70第一节阅读教学中的“语言素质”观59-65第二节阅读教学中的“读者主体”观65-69小结对“语言素质”“读者主体”观的基本熟悉69-70结束语:问题和思考70-75主要参考文献75-79后记79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