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初中多媒体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运用大纲

更新时间:2024-04-05 点赞:5361 浏览:143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凭着三寸舌、三寸笔在三尺讲台上来调动学生的感官。常使学生的感官处于深度的抑制状态,缺乏主体的参与和投入的热情,从而导致了语文课在一种沉闷的、缺乏活力的氛围里进行。而古诗文教学内容上的多样性、多元性,使教学方法必须灵活多样,这样才能将学生带入古诗文的意境中去,挖掘诗歌的深层内涵。所以,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可以借助各种媒介为教学提供丰富的信息,把单纯的课本知识向课外生活拓展,拓宽诗词教学的空间,使教学过程意趣盎然,形象生动。

一、视频范读,激发兴趣

要学好古诗文,先过语言关,就是把“读”字摆在首位,要熟读成诵。在教学中范读是必不可少的,视频范读能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情感、兴趣调动起来,融入作品中去;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听读过程中能迅速找出生字、注音,在难句停顿处标上“/”,在语言环境中解决句读问题,这是多媒体运用的一大妙处。
还可通过视频反复朗读,让学生去领悟文本,从而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创设情境,加深理解

人们常说“诗中有画”,诗是用有声有色的语言描绘出来的生活画卷。叶圣陶曾说过:“读诗不仅要睁开眼睛看文字,更要在想象中睁开眼睛看由文字触发而构成的画面。”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再现诗中图画,帮助学生调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把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在头脑中立体起来、活起来,使其尽情领略古诗的画面美。
例如:在教郦道元的《三峡》时,怎样让学生感受“巴东三峡巫狭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壮阔奇景呢?这时我适时地播放了一段长江三峡的录像片。那直插云霄、连绵不绝的山峰,那矗立山巅、婀娜多姿的松柏,那渔夫的晚唱、猿猴的长啼……这一切都清晰地展示在学生的眼前,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争先恐后地抒发自己的观感,对眼前的奇妙景象赞不绝口,为大自然的神奇壮美深深折服。柔美的音乐,唯美的画面,配上绝美的文字,学生如痴如醉,这是教师用多少语言描绘都无法达到的效果。
又如在教学《孙权劝学》时,学生对这些内容很感兴趣,也充满了探索的,但是对孙权、吕蒙、鲁肃本人的了解却非常有限。这时就可以借助电影、电视剧片断给学生补充相关史料,如孙权问计吕蒙、与吴为敌的曹操夸赞“生子当如孙仲谋”、周瑜荐鲁肃、吕蒙白衣渡江等内容。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也激起了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三、培育情感,训练审美

多媒体技术,则以其直观、形象、声音、色彩、动感性等特点,生动而充分地展现课文的思想意境美、艺术形象美、语言结构美,使学生情不自禁地,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收到“润物细无声”的功效,多媒体技术就成为实现语文美育的最佳手段之一。例如在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时,制作了一些有关月亮和苏轼人物形象的教学图片,并配上王菲演唱的歌曲,因为音乐是生命的节奏和感情的旋律,是人类内心深处的情绪活动,是融合思想与感情的一种艺术境界。所以教学时,利用多媒体放映有音乐的画面,创造教学情境,使学生顺利进入审美心境,营造浓郁的学习气氛。在此基础上打出创作的背景:词人在中秋月圆之夜,喝得大醉,又想起多年没有见面的弟弟,就写了这篇作品,既表达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又抒发了对亲人的美好祝愿。学生学习的热情被激发起来,教学内容顺利解决。

四、出示图片,加强记忆

学生对古文的理解到位后,便是背诵。背诵也通常让学生倍感头疼,因为古文的深奥,因为古文的拗口。尤其对于较长的篇目,要想顺利而有效地完成这一积累实在不易。此时,运用多媒体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记忆并巩固记忆。
有些文章学生难以背诵,教师这时可利用文章重点段落的图片帮助学生记忆背诵。如,魏学漪的名篇《核舟记》,在背诵第二部分的时候,出示放大的核舟图片,然后按顺序让学生记忆,特别是船头的苏东坡、黄鲁直、佛印三人的神态呼之欲出,学生就能轻松背诵。

五、知识归纳,节时省力

以前教古诗文,教师全靠一张嘴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碰到示范课、评比课等,教师更是大黑板加小黑板,上面写满了生字注音、一字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省略句、倒装句等等。教学手段单一枯燥,使课堂气氛“死气沉沉”。而利用多媒体,可以把大量的文言知识归纳整理,制成课件页面,在学生看来,既可减少零碎、枯燥感,又直观醒目;有些需要课外拓展的资料,在屏幕上打出来,既可节省时间,又源于:毕业论文致谢www.618jyw.com
可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