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言文字让“语言文字运用”课焕发“诗意语文”魅力信

更新时间:2024-02-12 点赞:18557 浏览:756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不久前举行的“现代与经典”教学观摩活动中,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用一节《 去年的树 》,充分展现了“诗意语文”的魅力,给人以极大的震撼。这原创论文www.618jyw.com
堂课给人的启发是多方面的,在此,我只从如何指导学生开展“语言文字运用”(以下简称“语用”)训练的角度,谈谈这节课给我的体会。

1.通过学习“语用”让语文教学落到实处

王崧舟老师在执教时,注意以指导学生“语用”训练为主线贯穿教学,促进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提高,也使语文教学的目标落到了实处。
努力创设“语用”训练的教学情境。轻松、和谐的教学情境,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王老师教学时,就用他富有磁性的语言描述配以多媒体课件,给我们展现了“一棵树”“一只鸟”的鲜活灵动形象: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刮风下雨,这只鸟总是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总是听着鸟儿唱……这样一幅极富诗意的画面给了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对树和鸟进行了描述:“这棵树长得高大挺拔、枝繁叶茂;这只鸟长得小巧玲珑、亭亭玉立……”就这样,学生在如诗如画的意境中,形成了对树和鸟的总体印象。
抓住“留白”开展“语用”训练。《 去年的树 》这篇童话用朴素的语言,讲述了一只鸟和一棵树之间至死不渝、凄美动人的友情。文章采用了大量“留白”的艺术手段,也留下了一个给人无限遐思的空间。王崧舟老师坚持抓住文本中的“留白”之处让学生进行“语用”训练。例如,对于鸟儿问树根那棵树去哪了这个情节,王老师引导学生体会鸟儿此时此刻的心情。学生阅读思考后答道:“鸟儿看不到树,心急如焚。”“鸟儿看不到树,迫不及待地问树根,树到哪儿去了……”无论是“心急如焚”,还是“迫不及待”,都是学生阅读文本的感悟,更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

2.在“语用”训练中注意做到“三个融合”

王崧舟老师开展“语用”训练时,与文本的阅读紧密联系在一起,注意做到与情感陶冶、内容理解、思想梳理融合起来,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语用”训练与情感陶冶的融合。课文中有这样一句:“鸟儿站在树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为了让学生理解“天天”中所隐含的内容,王老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有这两个‘天天’,你体会到什么?”学生回答:“鸟儿和树是好朋友。”“鸟儿和树的感情很好。”王老师接着问:“能把‘很好’换个词吗?鸟儿和树之间的感情怎么样?”学生回答:“鸟儿和树之间的感情很深厚。”就在这一问一答间,王老师不仅巧妙地将学生带进了诗般的意境,而且让他们感受到了树和鸟之间的深厚友情,把“语用”训练与情感陶冶融合在一起。
“语用”训练与内容理解的融合。文中写道:鸟儿不顾一切地寻找树,好不容易飞到了小女孩身边,问女孩火柴在哪儿;小女孩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光了……对这段文字,王老师引导学生体会鸟儿的感情。学生回答:“痛苦不堪”“绝望”“心如刀绞”……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引导学生通过畅谈感悟、角色对话、拓展想象等“语用”训练,感悟文本中所蕴涵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从而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之间真诚的对话。
“语用”训练与思想梳理的融合。树成了火柴,火柴点燃的火还在灯里亮着。面对此景,鸟儿对灯火唱起了歌……这时课堂响起《 永恒的爱 》这首歌。王老师说:“这是一首什么歌?”在音乐的渲染下,学生的心灵为之震撼,他们回答:“这是致爱的歌”“告别的歌”“永恒的歌”……学生的回答不仅是很好的“语用”训练,而且也让他们在钦佩鸟儿的执着及诚信的同时,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友情,文章的思想也得到了梳理。
诗意语文,以清新质朴的语言风格,声情并茂的抒情艺术,让学生着语言文字的甘露,孕育着语言文字运用的勃勃生机,从而绽放出语言文字运用的艳丽奇葩。
(作者单位:洪泽县共和中心小学,江苏 洪泽,223124)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