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课堂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

更新时间:2024-01-20 点赞:3377 浏览:80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使命。对学生而言,凡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去发现未知事物,设计出实验方案,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都体现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之自主地、探究性地学习,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勇于质疑、勤于实践、敢于创新的学习品质。

一、以学生为主体,创设的学习气氛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就必须创设一个生动活泼、和谐的课堂气氛,发扬课堂,营造宽松的课堂空间。长期以来,由于传统的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把课堂当作展示自己的学识和才华的舞台,学生围着教师转,教师想方设法把课本知识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接受,结果使学生不会思考、不会发言,也不敢思、不敢言,机械地接受,更不会主动参与,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使学生无法体验知识获取的成功愉悦,缺乏积极探索的精神。在教学中,教师始终带着微笑,表情亲切自然,让学生有一种亲近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动力。对学生的回答给以充分的信任肯定,让学生感到自己也是成功者,满足学生成功的心理需要。在此基础上,说些激励性的话,让学生带着喜悦,朝着新的目标探索前进。

二、以问题为中心,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

“疑”是“思”的先导,是探索事物的开端,创造往往是从质疑问难开始的,大胆生疑,勇于质疑,这是创新人才的宝贵品质。过去我们习惯的是“问题教育”,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即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应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离开教室,教师并不以知识的传授为主要目的,
而以加深问题的宽度、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特见解为目的。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必须注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源于:毕业论文致谢词范文www.618jyw.com
,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学生问题越来越少,发言越来越消极,被动地听老师讲,被动地接受,这是一个可悲的结局。其实教学的创新并不神秘,人人天生都有一种求异的冲动和能
力,有一种能够适应各种环境的天然保障。作为教师要时刻鼓励学生积极质疑生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以后,教师并不应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抓住疑难问题给学生以析疑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概括、对比等途径,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以兴趣为主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创新的兴趣。教师应当创造各种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乐趣,如让他们走上讲台讲解思路,
展示他们探究的过程,讲解他们的设计方案,开展各种数学活动,让他们成为主体,得到展示机会,并做出恰当的评价,使学生时时感受数学带给他们的成功和快乐。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数学中的对称美,几何中图形的设计,几何中的镶嵌问题,数学中的历史知识。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与数学课堂教学进行联系,再把数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使学生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愿望、应用数学美的要求、探究数学问题的强烈,引导他们不断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四、多种思维并进,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在思维方式上是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的有机统一,相对来说创新思维更多出自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有利于从多视角探索各种可能。所以,创新教育要在注重常规逻辑的基础上,多培养那些非常规的,甚至是反常规的思维,训练这些非常规的思维对创新教育大有好处。常见的非常规思维可分为侧向思维、逆向思维、直觉思维等。
侧向思维要求训练学生养成左思右想、触类旁通的思考方法,扩大思路,才能从多种可能中捕捉机会。德波诺认为:谨慎地用一种逻辑的直线推理方式进行思考,对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帮助不大,
对问题的周围广泛思索,利用局外信息,从其他领域的、离得较远的事物中获得启示,即通过联想、类比等侧向思维,更有助于问题的创新解决。逆向思维又称反向思维,也即“反过来想一想”,人们思考问题通常着重于已有的联系,习惯于合乎传统的正向顺推,而往往忽视事物间常常是互为因果的,具有双向可逆性。如果换个思路看问题,“倒过来”思考的逆向思维方式,能起到突破性的
效果。
直觉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有机组成部分。物理学家要得到普遍的基本定律,并没有逻辑的道路,只能通过那种以对经验的共鸣的理解为依据的直觉,这是爱因斯坦从其亲身感受提出的关于直觉的论述。他一再强调,在科学创造过程中,从经验材料到提出新思想之间,没有“逻辑的桥梁”,直觉思维是个体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整体的把握、直接的理解,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领悟有价值的可行途径,在事实和证据不十分充分以至逻辑思维无法推理的情况下,作出大胆的预见和新假说,其实,直觉思维能调动个体全部的经验、知识、思维能力,在一瞬之间发生的。因此,它是综合积累的产物,创新教育应该在大量的思维训练中培养这种创新思维的形式。
(作者单位 河南省武陟县育英实验小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