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教育流淌传统文化血液

更新时间:2024-04-03 点赞:20882 浏览:9449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个民族总是把自己全部精神生活的痕迹都在民族的语言里。”(乌申斯基语)语言是文化的存在,语言与文化具有自然一体的同构性,语文教育具有文化的功能。学习一种民族语言就是掌握、继续和交流一种民族文化,形成共同的价值观的过程。新“课标”对于语文课程基本特点也有这样概括:“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1]”。语文的“人文性”要立足于人的完整性建构,立足于人在长大过程中需要怎样的“人类文化”去滋润和培育他们。我国的传统文化,自古以富含人文精神,关怀人类的精神生命长大而著称于世。那些积淀在大量经典作品中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理念和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真正的文化之根、民族之魂!语文教育必须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文化传承也促进了语文教育本身的健康发展。因此从语文教育的性质、任务及其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来看,传统文化传承是语文教育不可回避的重要内容。从语文教育现状及人的发展角度来看,“现代教育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教育意义的失落和教育人文价值的危机[2]”。长期以来,世人对科学理性的推崇也造成了科学理性和人文精神的失衡发展,使人性两要素德性和才智之间发生严重的倾斜,德性越来越无法驾驭才智。具体表现在:整个社会价值的失落、意义的丧失、精神的空虚、道德的下降、精神家园的迷失。现代人所面临的这种危机,实质上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危机,就是说现代人的精神需要文化的修养。与文化血肉同构的语文教育有责任通过重建人类的价值理想和精神家园,来消解科学主义的片面发展所带来的弊端。从中学生语文学习的角度来看,凡是语文能力差、语言贫乏的人,表面上是语言的贫乏,实际上是精神的贫乏,是思想的贫乏,是感情的贫乏,也是文化积淀、文化底蕴的缺乏。所以中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离不开传统人文精神的养育;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语文教育中极端科学主义的有效匡正。中学语文教育中进行传统文化传承不仅是必须|英语教学论文|,而且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中学语文教材中积淀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精神。儒祖传统文化关注现实、尊重他人,有无穷宽广的仁爱胸怀;见利思义、崇尚人格的价值追求;奋发进取、刚健执着的精神风采|教育论文网|;修己安身、追求内圣的优良传统。道家以个人为本位,追求精神的逍遥与解脱,道家中人崇尚超拔的精神境界、旷达的人生态度。佛家浑然忘我于闲、空、静的人生境界;探寻真、善、美的精神家园。这些都是我们语文教育的重要资源,是中学生生命长大的重要食粮。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加强学生传统文化底蕴的培养:教学理念上要加强人文意识;教学内容选择上彰显传统文化精神;教学方式上注重引导学生在诵读中积累,在审美中陶冶,在体验中感悟,在对话中实现学生的自我建构,从而将传统文化的精华融入到自己的生命中,完成生命的自我提升。总之,传统文化的传承是语文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和语文教育本身的发展。【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教育传承
【论文提纲】:中文摘要5-7英文摘要7-9引言9-11一、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融汇同构11-13(一)学科性质决定语文教育是文化传递的过程11-12(二)语文教育内容蕴涵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12-13二、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传承确当|教学论文范文|代意义13-18(一)中国传统文化与儒、道、佛思想13-15(二)传统文化传承确当|教学论文范文|代意义15-18三、中学语文教材中渗透的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分析18-41(一)儒家:“内圣外王”的执著追求19-29(二)道家:逍遥的精神境界,旷达的人生态度29-34(三)佛家:闲、空、静的人生境界,真、善、美的精神家园34-41四、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承传策略41-49(一)教学理念上要加强人文意识41-42(二)教学内容选择上彰显传统文化42-44(三)教学方式上加强诵读引导学生审美性体悟和自我建构44-48(四)校园文化建设中渗统文化精神48-49结语49-51注释51-55参考文献55-57致谢57-58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58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