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中“教育革命”

更新时间:2024-02-07 点赞:23380 浏览:10635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文化大革命”的性质,以为|教育论文网|是一场“政治大革命”,11届6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定性为一场内乱。“”中的“教育革命”是什么性质呢?决议没有讲。有人以为|教育论文网|是教育的大破坏,有人以为|教育论文网|是失败的教育改革。要弄清它的性质,先要弄清“”时期的教育方针是什么,实际做法又如何。方针与执行,有时一致,有时并不一致。如1957年提出的培养目标和1958年提出的教育为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两条方针几十年不变,但执行中的变化很大。所以研究者既要留意方针政策本身更应注重实在际执行,并从实际做法中归纳出这一时期实际执行的方针。而不为表面宣称的方针所惑。“”中没有废弃1957—1958年教育方针,但是宣称这个由党的领袖提出的方针没有得到执行,各级领导执行的是一条刘少奇的“修正主义教育路线”。于是从左的方面重新解释教育方针,从培养“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导出大学生“与工农兵划等号”。从“为政治服务”导出“工具”论。这样,“”期间的教育方针实际发生重大变化。一般以为|教育论文网|“教育革命”方针由三个文件构成,这就是五·七指示、七·二一指示和七·三0指示。其中以五·七指示为思想指导。五·七指示提出以“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教育革命”的对象,(后来提为“全面”的对象)。“革命”的方式是由工农兵对之“改造”“再教育”。虽说人人皆须改造,但不言而明:知识分子改造与工农的自我改造有性质上的区别。本世纪初,以资本主义新学堂取代封建读经应试教育,以现代教育取代旧式教育,是一场真正的教育革命,但这场革命却是渐进的,洋学堂与旧私塾并存,新派教员与老先生和平共处,并未将私塾和塾师作革命斗争对象。五·七指示明确说所提不是“新鲜意见”,“多年以来……已经是这样做了,不过还没有普及”,现在是要将过去的经验、即农村军事共产主义条件下不正规教育经验,来匡正社会主义现代正规教育之“偏”。革命年代突出政治、突出阶级斗争、突出生产、突出实际应用是公道的,而以此指责社会主义时期教育“脱离政治、脱离生产、脱离工农、脱离实际”则是偏颇的。时代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城市领导乡村,重视科学文化教育、重视知识分子是必然的。斯大林适时地完成了这一转变,提出“技术决定一切”“(技术)干部决定一切”,纠正了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一些做法。中国由阶级斗争向和平建设的转变则较为艰难。这不能不影响到教育。“教育革命”实质是“革”现代教育的“命”,它从属于那条阻碍滞现代化进程的错误政治路线。书稿以开首部分论述“教育革命”的缘起和真实含义,阐述它与“文化大革命”的关系,它以“无产阶级下继续革命”理论为指导,又有自己的分支理论。中间几章分述:“教育革命”随“文化大革命”而发动,是其最要组成部分;分析解剖“教育革命”建立的新体制,指出这是一个对知识文化和知识分子“全面”、分裂知识分子与其他劳动人民关系的体制;叙述【关键词】:
【论文提纲】:提要2-9前言9-11第一章"教育革命"的由来与含义11-35第一节建国初期教育改革的回顾11-14第二节"教育革命"的再提出14-27一、八届十中全会后全面开展"阶级斗争"14-17二、早年对传统教育的激烈批判17-18三、频频指责教育工作18-21四、提出新的解决方法--"教育革命"21-27第三节"教育革命"的根据与内涵27-35一、"教育革命"的理论根据27-30二、"教育革命"理论从属于无产阶级下继续革命理论30-31三、"教育革命"内涵--五七指示分析31-35第二章"教育革命"全面展开35-57第一节"教育革命"的发动--"砸烂旧学校"35-45一、停课闹革命35-37二、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37-42三、形形色色的教改方案42-45第二节向新体制过渡--"搞好斗批改"45-57一、工宣队进驻学校45-47二、"斗批改"总述47-48三、清队整党48-50四、精简下放50-52五、大批判与改革教育体制52-57第三章"教育革命"新体制确立57-95第一节三结合的新领导体制--所谓"无产阶级领导权"的解决57-70一、叠床架屋突出"阶级斗争"的领导机构57-59二、工宣队状况59-62三、贫管会状况62-63四、解决所谓"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的种种措施63-701、在批判改造中使用64-652、"掺砂"--三结合办法65-693、劳动改造、工教对换、取消教师69-70第二节开门办学的新教学体制--两个突出一个削弱70-82一、"三结合"之称名实不符70-71二、突出"阶级斗争主课"71-74三、突出生产劳动课74-771、厂、社、校挂勾办"学工""学农"基地74-752、校办厂场75-773、临时任务劳动77四、削弱"主学"文化课77-821、开门办学78-792、不考试、开卷考试、开门考试79-803、突出政治、突出实用的课程与教材80-82第三节均匀主义的新学制82-95一、单一结构的中等教育82-84二、自发转向职业劳动教育的普通中学84-85三、废除重点学校制度85-86四、盲目求短的大中小学学制86-87五、大学分散农村办学87-89六、政治夜校模式的群众业余教育89-95第四章"教育革命"的种种"新生事物"95-125第一节工农兵大学生95-101一、概况95-97二、文化学习状况97-98三、生产劳动与专业实践98-99四、政治活动与专业实践99五、"上管改"状况99-100六、质量评估100-101第二节"结合典型产品教学"与"结合战斗任务教学"101-105一、"打破老三段,火烧三层楼"102二、打破传统教学组织形式102-103三、"边干边学"103-104四、政治需要出"经验"104五、文科"结合战斗任务教学"104-105第三节七·二一大学与五七学校105-111一、七·二一大学概况105-107二、七·二一大学学习状况107-108三、五七学校108-111第四节"朝农经验"--向政训班与生产队看齐111-120一、朝阳农学院概况112二、对朝农的政治宣传112-113三、集左之大成的经验113-1201、办成政治大学113-1142、办成农场1143、"大学就是大家来学"114-1154、"社来社去"与"划等号"115-1175、"三上三下"1176、"对着干"117-120第五节其他"新生事物"综述120-125一、下放农村小学公办教师120二、城市中小学下放工厂、街道办120三、同济大学"五七公社"120-121四、中学"结合典型产品与战斗任务教学"121-125第五章围绕"教育革命"的斗争125-153第一节1972年调整与教育的复苏125-133一、周恩来发动教育调整125-129二、教育悄悄复苏129-1331、文化考查旋风1302、重整学校秩序1303、抓文化学习130-1334、调减生产劳动课133第二节从批陈批林到批林批孔的转折133-141一、纠左与批右之争133-136二、"反潮流"与"反复辟回潮"136-137三、批孔与批儒评法137-139四、批林批孔139-141第三节插手教育做政治文章的一系列事件141-153一、张铁生答卷(1973.7.19.)141-143二、考教授事件(1973.12)143-144三、清华园三个月运动(1973.10)144-145四、刘丽华谈话(1973.11.21.)145-146五、黄帅来信和日记(1973.12.12.)146-148六、马振抚中学事件(1974.1.25.)148-149七、永乐中学事件(1974.3.)149八、批判湘剧《园丁之歌》(1974.8.4.)149-153第六章围绕"教育革命"的再次较量153-171第一节1975年再次整顿教育153-161一、1975年的政治转机153-157二、教育的整顿157-161第二节教育又成战场161-168一、风云突变161-163二、"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发动163-164三、"反击"的两次升级164-166四、教育界的"反击"166-168第三节"教育革命"的严重后果168-171第七章"教育革命"的终结与教育拨乱反正171-205第一节"两个估计"171-176第二节1977年恢复高考176-190一、恢复高考决策经过176-181二、12届考生同赴考堂盛况181-183三、招生录取情况183-186四、考后风波186-190第三节教育的整顿与复兴190-205一、恢复招考研究生191-194二、1978年大学招生高峰194-196三、稳定与建设师资队伍196-1981、平反冤假错案196-1972、提高教师社会地位1973、提高教师业务素质197-198四、建设与改革学校各项制度198-199五、复兴高等教育1991、收回被占校舍1992、增加基本建设投资1993、恢复与增设高校199六、复办重点学校199-200七、创办大学少年班200八、整顿与发展各类成人教育200-202九、清算左的教育思想202-205第八章"教育革命"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205-224第一节关于农村军事共产主义条件下的不正规教育经验205-208第二节从狭隘经验主义到实用主义、蒙昧主义208-214一、近世学风一变208-210二、狭隘经验主义的抬头与盛行210-213三、滑向实用主义与蒙昧主义213-214第三节关于文化均匀主义214-224一、解决现代教育问题的历史回顾214-2191、革命时期的两种方案:改良与革命214-216(1)改良--普及平民教育的努力215-216(2)革命--争取劳动者受教育权的斗争2162、革命后普及工农教育的努力216-2183、普及教育的两种方案:承认差别发展经济与文化均匀主义218-219二、文化均匀主义的源流与实践219-2241、以为|教育论文网|脑体分工不是社会进步,而是不公正219-2202、幻想立即消灭脑体分工和脑体差别220-2213、消灭差别、造就"全面发展新人"、超阶段过渡的实验221-2224、用拉平的方法消灭脑体差别222-2235、大学不培养知识分子2236、取消考试竞争、文化学习大锅饭223-224结语224-227参考文献227-228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