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来兰农民工子女教育近况及对策探讨

更新时间:2024-02-17 点赞:21561 浏览:9519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民的活动|教育教学论文|出现了移民化的趋势,据国家统计局的一项统计,目前中国活动|教育教学论文|人口(主要是农民工)超过1.4亿,据估计在未来10年,农村每年新转移到城镇的劳动力将有1000万——1500万人,其中农民工子女约700万人,约有100万失学活动|教育教学论文|儿童少年,且有逐年增加趋势。与之不相配套的是,中国国内的义务教育实行的还是|教学论文范文|“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原则,适龄儿童的义务教育由其户籍所在地政府负责。随着进城农民工第一代在城市长时间的打工,这一群体第二代人的长大及教育成为十分突出和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作为甘肃省的省会——兰州市,目前有活动|教育教学论文|人口近50万,近一半是农民工,这些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进城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现状、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为寻求切实可行的对策提供客观依据,乃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现实课题。本论文采用调查研究和分析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获取大量的关于外地来兰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的资料,在此基础上,采用社会学的有关理论和范式对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对外地来兰农民工子女教育有关状况进行了全面了解,分析了外地来兰农民工子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关成因,即义务教育管理体制问题;地方结构性问题;政府在城市建设和投资办学上气力|教学论文范文|不均;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差,师资弱,活动|教育教学论文|性大,办学正当化问题很难解决等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外地来兰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具体的建议和措施,即正确熟悉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努力实现教育公平;建立适应“就地入学”的管理服务机制;扶持兴办农民工子弟学校;强化农民工依法送子女入学的观念;改善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要做到学校、家庭、自我、社会教育相结合。通过对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引起人们对弱势群体教育问题的关注,促进弱势群体的教育机会均等。通过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有利于促进边沿群体与城市的融合,维护城市的稳定,保证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通过对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状况的调查和研究,发现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可以为推动义务教育制度的改革提供客观依据。【关键词】:兰州农民工子女失学
【论文提纲】:摘要6-7Abstract7-9前言9-11第一部分研究背景11-23一、基本概念的界定12-13二、理论基础13-15(一)弱势群体理论13-14(二)社会支持理论14-15(三)教育机会均等观念15三、研究目的与意义15-17四、文献综述17-21五、研究方法21-23第二部分教育现状23-31一、外地来兰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调查23-26(一)外地来兰农民工子女教育基本情况23-25(二)外地来兰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分析25-26二、外地来兰农民工子女家庭环境分析26-29(一)外地来兰农民工子女家庭环境具体情况26-28(二)外地来兰农民工子女家庭环境分析28-29三、外地来兰农民工子弟学校现状分析29-31(一)外地来兰农民工子弟学校总体状况29-30(二)外地来兰农民工子弟学校现状分析30-31第三部分问题分析31-37一、外地来兰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成因分析31-32二、外地来兰农民工子女教育环境分析——学校、家庭、同伴群体32-33(一)学校环境32(二)家庭环境32-33(三)同伴群体环境33三、边沿群体——外地来兰农民工子女生存状态分析33-37(一)地理环境33-34(二)经济状况34(三)心理状态34-37第四部分应对策略37-46一、提高外地来兰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水平的重要作用37-41(一)有利于提高劳动力素质,实现劳动力资源公道高质再生,确保城市核心竞争力37(二)有利于降低城市阶层活动|教育教学论文|壁垒,健全城市发展动力机制37-38(三)有利于稳定农民工留城工作,确保现有劳动力资源上风38(四)有利于提升城市社会结构及生活的稳定性38-39(五)有利于城市稳定与发展39-41二、正确熟悉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41三、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努力实现教育公平41-42(一)资源分配,教育公平的有力杠杆41-42(二)均衡发展,努力实现教育公平42四、探索建立适应“就地入学”的管理服务机制42-43五、大力扶持兴办农民工子弟学校43-44六、强化农民工依法送子女入学的观念44七、改善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要做到学校、家庭、自我、社会教育相结合44-46结语46-47附录:外地来兰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调查问卷47-50参考文献50-52后记5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