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诠释史论

更新时间:2024-03-15 点赞:10129 浏览:4327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诠释学作为西方的批评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末传入我国,逐渐渗透到各个学科,在文学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学较其它学科与诠释学具有高度的相契性,文学的虚构属性,文学形象与思想的不相一致性使其文本更具有相当的开放性与意义独立性。《封神演义》文学、文化内涵丰富,其艺术魅力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流逝,而是日益焕发着也生发着新的价值与影响,各种版本的文本样式、文学研究、影视作品、游戏开发充斥着我们的视野。《封神演义》在历史中展现的意义的开放性、丰富性与诠释学理解总是不同的理解、效果历史的理解等观点不谋而合,两者的衔接与融合有着深刻的学术价值与现代视域意义。全文共分五章。导论,包括“诠释学理论背景”、“中国古代小说诠释学”、“《封神演义》诠释研究的意义”。“诠释学理论背景”先容了西方诠释学理论的产生发展及传至中国对中国文学批评的影响。中国古代小说诠释学是文学诠释学、诠释学一部分,“中国古代小说诠释学”对中国古代小说批评领域中的诠释思想与诠释事例进行了溯源。“《封神演义》诠释研究的意义”探讨了诠释学视点与理论给《封神演义》研究带来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第一章“《封神演义》诠释史述”。随着《封神演义》的问世,人们对其理解与解释活动层出不穷,按时间线索进行纵向分析划分为明代、清代、(1912—1976)、(1976一)四个诠释阶段。明代学界对《封神演义》解读主要以托名钟伯敬批评为主,涉及人物形象、君臣之道、教化等方面论述。清代随着研究的深入,《封神演义》诠释相对活跃,诠释者对《封神演义》奇幻的艺术想象力进行了肯定性评价,对《封神演义》中人物、情节做了沿波探源的本事考证,对《封神演义》作者、作品内容牵扯着与政治或即或离的关系。(1912一1976)接续清代诠释特征向前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对《封神演义》艺术想象力的进一步认同;二、是在整理国故思潮影响下延续清代考证的诠释方法,在作者、版本、成书时代等方面下功夫;三、是对《封神演义》主题也做了与时俱进的探讨。(1976一)对《封神演义》的诠释走向了多元化审美观照。作者、版本等问题得到进一步的梳理与澄清,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的研究也逐步走向成熟并迈向新的研究里程。从明代问世至今《封神演义》各种版本争相竞艳、异彩纷呈。按文字多寡、内容精简、版本主体的文学态度、文化背景不同有全本、绘图本、缩写本、节选本、改编本、续书本、译文本等。“《封神演义》版本诠释简论”论及了这些版本形式复杂多样、发展与时俱进的特点,并扼要阐述了其在社会变迁中的时代价值及诠释者渗透在其中的审美取向。第二章《封神演义》政治解读。诠释者立足时代风云、个人体验感悟从不同的视角不同诠释视域对《封神演义》中革命思想、仁政主题、思想、政治主题等进行理解,彰显政治诠释的多义性与丰富性,并在理解中审视剖析了与政治诠释对应的诸如比附索隐、主观臆断、牵强附会等诠释方法、传统与现代多种因素综合的诠释原因以及诠释价值。作为一种有效的批评方法,《封神演义》政治诠释是历史时代与诠释者思想的展示。尊重历史,尊重客观实际,基于作品的理解是《封神演义》的诠释底线。第三章《封神演义》诠释中的宗教哲学理解。《封神演义》作为神魔小说比较突出的是它的宗教哲学特征,诠释者从天命观宿命论、阐教截教、三教等方面逐一|语文教学论文|进行了论述分析。老一辈的学者认同天命观,而受马克思主义教育长大起来的学者坚持唯物主义史观,以为|教育论文网|天命迷信,而张扬个性肯定自我夸大|教学论文网|人本位的学人则对天命观不置可否。《封神演义》天命观命定论随着岁月的推进不断丰富发展,愈趋学术性,学术包容性尽显其中。《封神演义》充斥其间的善恶正邪的神仙妖魔的斗争是以阐教截教派别纷争为线索的。历代诠释者对阐教截教进行了内涵的界定、语义的探源、溯源正一教与全真教等教派的得失尊崇,并从诠释者的诠释态度与诠释视域进行了阐教截教意义的辨析与反思,张显了诠释者不同的灵思,丰富了《封神演义》的宗教解读。三教在《封神演义》中信手拈来,被作家反复提及,诠释者从狭义、广义方面把握三教内涵动态变化,阐述三教之间相互关系,在三教历史文化中理解《封神演义》三教的复杂性。《封神演义》的宗教诠释既有以小见大立竿见影的解读方式,也有深具理论深度与广度的表达,还有政治与宗教、宗教与民俗之间的学科跨越性的交织与交融,在诠释史上具有与众不同别具特色的诠释特征。第四章《封神演义》民俗诠释论。《封神演义》蕴含丰富的民俗内容,诠释者留意从不同的民俗方面进行解读。神话说的诠释者们立足神话学学科背景阐述了《封神演义》的神话内容与神话性质,解析了神话与文学、宗教、民俗彼此之间的关系。信仰民俗诠释解读了财神、东岳大帝、三霄娘娘等神祇祭奉与崇拜,在深层次上反映着人们对财富的心理需求,对生死的态度,对子嗣的盼望等民俗心理。语言禁忌、民俗语言、民俗风物等民俗展现了《封神演义》民俗书写的多样性,民俗在理解中的生动形象性。民俗作为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物质、精神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事项、习惯、活动,《封神演义》民俗诠释体现了民俗的世俗性、地域性等诠释特征。第五章《封神演义》人物形象诠释研究。《封神演义》塑造了成千上百个人物,这些人物被后代|教育论文网|人们一代又一代地解读,大人物备受推崇,小人物极受青睐,以数多质优形式显现着他们的艺术魅力与生命力。妲己是《封神演义》中至关重要的角色,她影响着纣王的喜怒哀乐,决定着殷纣政治形势与人民的命运,是作家用力最勤花费笔墨最多的女性形象,引起后代|教育论文网|人们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人们对其态度毁誉不一褒贬不一,既有正反褒贬截然对立的女祸说、人权说,也有饱蘸悲悯之情的同情说,还有较为另类的的复仇说等,其形象在诠释的历史长河中呈现出复杂性与多重性来。哪吒是《封神演义》中刻画最饱满的英雄人物,他天真活泼,勇敢无畏,深受后代|教育论文网|人们的欢迎与喜爱,影响遍及学术界、民间及传媒。人们对其诠释涉及原型演化来源、民俗信仰确立、形象性格分析等多方面因素,是《封神演义》众多人物群像中诠释篇章最多,诠释内容最饱满,诠释方式与媒介最全面的人物。其他人物如姜子牙、纣王、武王、杨戬等人,诠释者也以各自的诠释态度依凭独特的诠释理念与诠释方法对他们了做了多视角的解读,再现了《封神演义》人物风采,展现了《封神演义》人物贯纵古今的艺术魅力与影响力。结语:《封神演义》诠释研究对历来《封神演义》版本、政治、宗教、民俗、人物等方面做了学理与方法论上的诠释解读,总体看来,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熟悉。第一对《封神演义》研究历史现状梳理,深化研究。第二,《封神演义》诠释研究立足宏观的诠释学视野。第三,《封神演义》诠释专题争议性选择。第四,涉及与《封神演义》相关领域的广阔。第五,《封神演义》研究资料有限,诠释研究空间有所局限。【关键词】:封神演义诠释主题人物
【论文提纲】:中文摘要8-11Abstract11-15导论15-24第一节诠释学理论背景15-17第二节中国古代小说诠释学17-21第三节《封神演义》诠释研究的意义21-24第一章《封神演义》诠释史述24-57第一节明代的《封神演义》诠释——以钟伯敬批评为主24-36第二节清代的《封神演义》诠释36-39第三节(1912—1976)的《封神演义》诠释39-44第四节新时期(1976—)的《封神演义》诠释44-50第五节《封神演义》版本诠释史50-57第二章《封神演义》政治解读57-88第一节《封神演义》革命思想的政治诠释57-66第二节《封神演义》仁政主题的诠释理解66-72第三节《封神演义》主题诠释研究72-76第四节《封神演义》政治主题综述76-81第五节《封神演义》政治主题诠释总论81-88第三章《封神演义》诠释中宗教哲学理解88-106第一节《封神演义》天命观宿命论诠释简论88-92第二节《封神演义》阐教截教诠释分析92-97第三节《封神演义》三教关系诠释略论97-102第四章《封神演义》宗教诠释总论102-106第四章《封神演义》民俗诠释论106-122第一节《封神演义》神话说诠释论106-109第二节《封神演义》信仰民俗诠释研究109-113第三节《封神演义》其它民俗内容诠释研究113-117第四节《封神演义》民俗诠释的特征及原因117-122第五章《封神演义》人物形象诠释研究122-143第一节妲己形象诠释略论122-129第二节哪吒形象诠释研究129-134第三节《封神演义》其他人物形象诠释刍议134-143结语143-145参考文献145-153致谢153-154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154-155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155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