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对策探究

更新时间:2024-01-24 点赞:4757 浏览:1406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阅读教学本质上就是一种体验教学,而阅读教学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通过体验进行对话的过程。在对文本教材的解读过程中,作为引导者的教师提供相关的教学背景、创设出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在师生对话式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出学生潜意识、情感等内在的心理和生理能量和积极主动的学习行为,学生主动在对文本的阅读中充分调动自己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情感体验。《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阅读教学的性质和特点做出了全新的界定和解释:“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浅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的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索,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至此,中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正式提出,而其对策实施不足也是现今受到语文界广泛关注的不足。笔者试以以下三个方面,对中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的对策进行探究。

一、以学生自身实践为导向,带动主体性感知体验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杜威主张教育是生活的过程,他以为:“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组织保证生长的各种气力,以保证教育得以继续进行。使人们乐于以生活本身学习,并乐于把生活条件造成一种境界,使人人在生活过程中学习,这就是学校教育的最好产物。”而美国教育家华特B克勒斯涅克曾说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以系统论的观点来熟悉,我们可以把整个语文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它是由学校语文教育、家庭语文教育和社会语文教育三个子系统构成的。树立生活语文观,就要求语文教学,要以课堂语文教学为核心,构建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开放性语文课程系统,把语文学习过程辐射、延伸到学生的课余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语文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介入意识、实践意识、竞争意识和观察、思索、动手革新教学论文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它比课堂教学内涵更加丰富。
中学语文学习的阅读体验离不开生活,让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更为贴近学生的生活的点点滴滴,不但可以提高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还能够长远着力于学生的进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放手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中联系生活的真实作用,在生活中体验课堂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思想感情,在生活文化中感悟和沉思。
所以体验式阅读教学中应该留意由学校的小课堂引入社会的大课堂,让他们以生活的启迪中寻找作者灵感的原头。在“大语文教育”观念的指导下,教师可以通过调查、参观、采访、观察等直接感知,让中学语文教学走出课堂,走近生活,不仅可以优化中学语文的教学过程,而且由于着眼于学生的进展,贴近学生生活,可以使以革新教学论文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很多中学语文教师的语文课走出教室,把课堂搬到了风景区,让学生在游山玩水中学语文,在景观文化里感悟和沉思。如学习《冬天之美》,北方的学生可以亲临户外感受冬天之美;学习《大自然的语言》,可以深入到大自然中去观察丰富有趣的无后现象。

二、以教材为载体,激发学生主体的情感联系体验

苏联教育家赞科夫以为“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里进行的”。可见创设情境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于对教学目标的需要,根据教学的内容整合出师生情感、以及求知探讨精神的高度统一,营造出融洽和谐并紧扣教学内容的情绪氛围。只有在这样的情绪氛围中,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才会得到激发,阅读学习的求知欲才能得到刺激,以至于才能更有效地投入到课堂语文阅读学习中并主动地介入、探讨,获得在知识和技能上的进展和提高。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不但兼具传授知识的任务,还要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运用语言所特有的情感体现和情感交际的功能,唤起学生深层次的感知,以而创设出阅读教学活动的先决条件,那么对语言情境的创设,在中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的低级阶段中主要体现在对课堂导语的设计上。
例如有教师在关于《拿来主义》的导入上,提出这样的疑问:
“假如你有权继续一笔巨大的祖上留给你的遗产,你将怎么办?”
然后引导学生自由谈,可能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1.当然继续。

2.不要,由于不是自己的劳动所得

3.捐献给社会

4.那一部分,捐献一部分。

大家各有各的想法,随意性较强。
老师接着问:“在这之前你可曾想过,遗产的继续竟然也是大有讲究的,继续的好,受益匪浅;继续的不好,反受其害,害己害人,贻害无穷,当我们要面对的、要继续的遗产时文化时,又该怎么办?让我们来看看鲁迅是如何看到鲁迅的。”
如此自然的导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调动了学生思维的活动性。
当然,不同的文体,不同的主题内容,不同情感色彩设计的导语要有针对和代表性,要恰如其分的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手段,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在进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进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比如在小说的阅读教学中,要调动学生感受文中不同人物的命运、心理活动、加深对人物性格的养成的深层次熟悉。
例如《林黛玉进贾府》。教师在课前导入这样一番话:中国古典文学的园地中涌现了很多美丽的女性形象,如:敢于为自己的爱情和幸福而斗争的崔莺莺,对爱情坚贞不渝而又保持自尊的刘兰芝等人。而曹雪芹面对封建眼光中的“第二等人”,却说道:“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逐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我之上;我堂堂须眉,诚不若比裙钗;我实愧则有余,悔又无益,大无可如何之日也。”(屏幕打出这些字)而“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的林黛玉更是曹雪芹塑造的众多女性形象中的典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熟悉这位心较比干多一窍、胜西子三分的女性形象。
也可以用比较的迁移,将小说中的人物联系到生活或其他作家作品中,例如可以将鲁迅小说中的悲剧形象和其他作家作品的悲剧形象进行比较浅析探讨。
再如文字优美,形神俱佳的散文诗歌,要注重以文本资料为基础,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审美情趣的培养,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审美体验就变的尤为重要,在中学语文诗歌和散文阅读教学中审美体验主要可以捉住语言美和意境美两个方面进行体验。诗歌学习离不开背诵,加强诵读,读出诗歌的思想、感情及意蕴。教师可以通过自身诵读、学生主体诵读及多媒体录音等方式进行诠释,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反复运用“轻轻的”“悄悄的”等叠字,使诗文的语调轻盈活泼,反复加强诵读,深刻体验,可以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品味语言。
而在散文体验式阅读教学中,教师则要通过遐想和想象努力开拓散文的意境,做到既能把学生带入散文所描绘的生活环境中去,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又能使学生有深切的感受,受到感染教育。运用“托物言志”“借景抒怀”的体现手法,可以更深入地挖掘散文作品的意境,可以更充分发挥作品的艺术效果。
例如朱自清先生的《春》,作为一篇写景抒怀散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及人们的迎春图,可以通过配乐诵读的方式进行意境的渲染,让学生自身对春天的体验得到调动,对文本语言诠释得到深刻理解,以而产生审美的和谐体验。
在中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的戏剧教学中,更可以采用真实体验、学生自导自演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联系,戏剧本身是通过演员表演故事来反映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冲突的艺术,是以表演艺术为中心的文学、音乐、舞蹈等艺术的综合,在学生主体对戏剧的诠释中,可以更深层次的感受戏剧语言的巧妙有趣。
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