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学生在线图书馆,国外Facebook在教育中运用探讨

更新时间:2024-02-13 点赞:6161 浏览:1709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Facebook是世界上最大的网络社区,它为开展非学习和社会化学习了良好平台。文章文献探讨法,在Facebook进展目前状况的上,以非学习论述和社会化学习论述为指导,浅析了Facebook与教育的点,展示了Facebook教育运用的成功案例,并对未来探讨的理由了。
[词] Facebook; 社会网络; 非学习; 社会化学习
[中图分类号] G434[文献标志码] A
[作者介绍] 苗小勇(1985—),男,陕西延川人。硕士探讨生,以事现代远程教育与网络新技术探讨。E-mail:bwlmxy@16

3.com。

一、引 言
博客(Blog)、维基(Wiki)、社会性网站(SNS)和新的移动上网设备的广泛运用,Web2.0技术逐渐转变初中数学教学论文了交往方式、创造和共享数据的方式。近年来,以Facebook、MySpace、Flickr和YouTube为代表的社会性网站凝聚了的社会人群,形成了国界的网络社会,以Facebook最为,有7.5亿多用户。Facebook能否为在网络环境下开展非学习和社会化学习支持?国外关于Facebook教育运用的目前状况如何?基于这样的深思小学英语教学论文,以非学习论述和社会化学习论述为指导,围绕国外Facebook在教育中运用开展了探讨,以期使我国学者更好地国外Facebook的教育运用价值。

二、Facebook特点

(一)Facebook的产生与进展

Facebook是一款在线社交运用程序,是最流行的社会性网站。哈佛大学的马克·扎克伯格在2004年2月创建了Facebook。当时在哈佛,大家都想认识不同宿舍区的同学,这一想法就应运而生。在2005年,它的运用领域延伸到了高中学生,随后扩展到社团网络,任何喜欢Facebook的用户都加入。Facebook网络连接来访问,并且允许用户形成成员头像。用户个性化的头像,在主页上展示的视频、图片,邀请对方朋友的也对方的朋友。在SNS环境下,朋友被描述成任何接受他人、被他人接受整个网络中联系的个体。,用户移动技术来访问Facebook;移动设备,用户更新的、浏览他人的“新种子”和“头像”。
惊人的数据了Facebook的全球化速度:全球有7.5亿多用户在使用Facebook,并且有一半的用户每天都登录此网站;平均每个用户拥有130位朋友,与80个社团的页面、分组和事情相连接,且70%的Facebook用户分布于美国本土之外;每天平均有两千万个新的网站内部网站整合与Facebook相连接。,数Facebook用户的年龄在18~25岁之间,数为大学生。

(二)Facebook所具有的特点

以教育的角度看,Facebook所具有的特点:
1. 允许任何用户注册
Facebook是一款免费的在线社交运用程序。它任何条件限制,任何Internet用户只E-mail就注册Facebook成员。
2. 支持用户创建页面和编织内容
Facebook允许用户创建的Facebook页面(创建专页),其功能是其他用户的加入和信息的告知。,Facebook支持用户自定义分组,有私人组和公共组两类分组形式。前者邀请才能加入,而后者任何人都加入。Facebook页面允许任何学生加入,以而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信息的。Facebook用户编辑的页面,允许用户设定他人的访问权限。
3. 支持用户分组
Facebook支持用户分组,图片和视频展示区,允许用户和组成员发布并共享资源(如视频文件、音频文件、图片、电子数据表、数据库和网站等)。对用户的事件、图片、视频文章展开讨论,并E-mail(支持两个Facebook用户间或用户间E-mail发送与接受)的形式告知其他用户以支持条款、用户、组的信息通告。在用户主页面中的朋友、加入的分组即将发生事件的更新信息。
4. 支持事件功能
Facebook支持事件和为组创建事件,这样用户就是出席或缺席事件;每次的教师指导会话都被设计成Facebook事件。与指导会话有关的和讨论都将呈现在事件页面上。Facebook事件功能非常有助于参与者组织周末学习活动。支持Web浏览器的实时在线交流。在Facebook运用中,用户的登录信息将被并后期跟踪。

三、Facebook与教育的论述

(一)非学习论述

职业培训术语,非学习的定义是:以的日常活动如工作、家庭和休闲中学习。它是无组织和结构的(如、时间和学习支持)。以学习者的角度看,非学习通常是不经过仔细考虑的学习,非学习是无计划的、不任何计划组织的学习形式。它通常不合格证书。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这些特点使得非学习很难被定义或被是学习的探讨领域。非学习被是临时学习。
的信息化社会给了无尽的非学习机会。新技术的出现使得信息检索与处理变得越来越和简单。的出版和机制使得信息有了更广泛的传播途径。在Web

2.0,Facebook正是非学习方式。

(二)社会化学习论述

同布鲁姆(Bloom)的教育分类一样,社会化学习论述解释了Web2.0的运用和日常的实践。这些运用仅支持学习,学习。维果斯基(Vygotsky)的社会学习论述,社会—文化联系对认知进展是最初、最的,,社会—文化联系是知识的最初。同样,班杜拉(Bandura)的社会学习论述观察别人的和结果知识。莱维和温格(Ly and Wenger)的探讨则重在强调学习是怎样与社会文化背景密切联系的社区的分类。社会学习论述的三个不同都了社会交互、背景、的交互(如创造)和社区实践在学习作用。Web2.0的运用它们对交往、创造、共享数据和信息的强调在本质上与社会化学习论述是一致的。

四、Facebook在教育中运用的优势

(一)人力资源优势

,不同年龄、教育、性别、社会地位和语言文化背景的都加入到了Facebook的日常运用队伍中。社会网络,Facebook吸引了人,尤其是各领域的教育探讨者和年轻人。对于学生用户而言,Facebook交友、创建图片讨论区,加入分组共享、文件和资源并可反馈;对各领域的教育探讨者而言,的兴趣组建或参与到群组里去,如建立分组并邀请他人加入此分组而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二)技术优势


1[3][4]

1. 移动Web浏览设备的支持
FacebookWeb运用程序,它任何Web浏览器来访问。另外,移动电话都自带有Web浏览器,如Opera Mini(Opera Web浏览器的移动电话版);只为访问Facebook而专用的软件,如Apple Iphone、Ultra-Mobile PC'(UMPC);上网本Apple iPad。这些支持Facebook的移动设备无疑为其在教育运用便利。
2. RSS 与TAG技术
(1)RSS技术。RSS技术用户的朋友所更新的头像信息,信息结果很方便地被阅读和理解。每个头像拥有最小的种子数,并能最近10位用户的更新信息。用户朋友,分享的信息将不会出现在新种子里。Facebook拥有新种子,学生阅读Facebook给的信息,而不去搜索相应的信息。这一点很,它突破教师的努力来使用Facebook。
(2)TAG云。TAG云技术预先设定的搜索词。这些所陈列的词的多少与使用此词搜索结果的数量是相对应的。用户使用此词搜索过,再使用此词搜索时就有相应的标签。运用TAG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和搜寻的词词条,以便更好地指导用户浏览和索引。
3. 外部软件的支持
Facebook是连接的服务平台框架,它了一系列的APIs和工具并允许方开发者开发用户运用数据。,智力测验开发软件使用户很方便地创建调查问卷或使用智力测验试题。Facebook不支持用户上传诸如DOC或PDF格式的文件,使用方运用软件——Google Docs。进而,运用文件共享技术使的Facebook用户能更好地分享个人的资源。另外,Facebook运用软件是面向教育而开发的,SlideShare、Books iRead、Class Notes等。[3]

五、国外Facebook与教育的途径

(一)Facebook教育平台[4]

Facebook教育平台是基于理由的:
1. 用户的创建
教师和学生注册来访问Facebook网站。原先,使用大学授予的E-mail来注册,这样用户定位。进而,用户用个人的登录Facebook。基于教学和学习的考虑,学生使用学校给予的E-mail来登录。此举能避开私人信息的泄露,其局限是学生能每天都使用学校授予的E-mail来访问Facebook。
2. 课程的呈现
教师用的Facebook来为每一门课程创建Facebook页面。每Facebook页面都能创建多个图片栏和讨论区。,教师使用Facebook所的功能来其页面课程,如添加连接到相应的资源、讨论区及图片。
3. 教学的准备
课程笔记或PPT是最、最发布的教学。通常教师使用Microsoft PowerPoint来制作PPT文件供学生下载。Microsoft的Windows平台拥有免费的PPT浏览运用,但还有平台及移动设备很好地PPT。,在发布PPT前格式转换。将PPT文件转换成一系列的图片, Facebook用户就上传该PPT文件,Web浏览器访问。,超级链接的方式呈现教育资源的源文件或视频,供用户下载。
4. 教学并指导
教师使用PowerPoint或其他方式来和指导教学。在Facebook的下,教师以交替的方式呈现教学笔记,这些笔记以文件的形式呈现Facebook图片。另外,当呈现图片格式的PPT时,学生PPT发表评论,教师也相应的评论信息以便作出即时答复。方式推动初中语文教学论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尤其对那些不愿在别人面前交流的同学而言。学生对某个PPT有疑问,添加相应的评论,Facebook会以E-mail的形式告知教师以便作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Facebook学习工具

Facebook所具有的结构特点及可用性决定了其的学习工具。它支持高校学生的社会交流、课堂活动的组织及协作活动,如作业与答案的共享,俱乐部和组织、学术活动,学习者写心得感受及发表学习成果等。
Facebook工具,建立学习者和指导者之间的交流;推动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课程讨论;与系部、学校、课程的信息通知;教师布置作业;与课程的资源及连接的通知;参与俱乐部和组织等。教学指导者和学生发送与课程内容的、及视频资源,Google文档或其他附件以易于学生共享。
Facebook非系统推动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课堂活动的非交流。课堂被是组织的类型,它成员并运用知识的不确定因素,如明确的指导者、其他成员的能力、课程期望等。, 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已课堂学习或缺的组成。,大学课程的特性,如短暂性、潜在的不明确及成员的不稳定性,使得组织活动如协作变得很困难。这就为ICT在教学运用了可能。Facebook非系统学生创建的交流平台如Blog、E-mail目录及在线分组等。学生交流平台上,加入与学校、系部或课程有关的学术分组和在分组里共享作业、心得和等。交换、共享信息,与有兴趣、和需求的成员一起工作等。
探讨,大量本科学生都在使用Facebook,推动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彼此的协作感;[5]一半的大合SNSS到大学中以同学之间关于学校信息的交流;[6]多于1/4的学生把SNSS运用到课程学习中;[7]还有学生把SNSS和非形式开展学术讨论活动。[8]数据,已经有学生使用Facebook来支持的教育。

(三)Facebook学习环境[9]

社会网络在线学习环境,Facebook在教育运用建立学习和推动实践社区(Community of Practice,简称COP)。Facebook所具有的分组特点非常有易于开展协作学习。Facebook的分组特点,学生在执行各项任务的共享资源。另外,学生还创建属于的“分组”。在线COP个人网络,在在线交流的个人网络中,成员之间共享彼此感兴趣的领域。虚拟COP意味着成员之间的交流电子渠道,如E-mail、论坛、Blog和Wikis等。的社区交互基于网络的。Facebook所具有的组特点非常适合建立在线COP。的社区一般有三个特点:领域、社区、实践。
Facebook社会网络在线学习环境是基于理由的:

2[3][4]

1. 学生为了特定的形成分组

在分组里,成员就某一特定领域发布图片、开展讨论和共享资源;师生可添加超链接共享更多的资源。另外,使用Facebook的分组功能对协调学生协作努力和监控学习潜在的支持作用。

2. Facebook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决定了其有助于建立在线社区

聊天功能了新的组成员之间的实时交流方式。像其他在线聊天软件一样,只要信息发送后就能马上传递和呈现给组成员。,它的交互性要比仅仅是文本信息强得多。

3. 的COP成员实践者

开发共享的资源条目。Goggle “Docs”特点有助于协作学习,它允许成员彼此的笔记。与Wiki类似,组成员都浏览和编辑资源,任何组成员都添加或删除“Doc”文件。[10]

(四)Facebook与方软件的整合

Facebook为软件开发者了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以开发方Facebook运用程序。这样Facebook用户就会拥有方运用软件。图书馆或图书情报机构在Facebook 网站上运用软件,用户安装后,在Facebook用户页面左边会到达此服务平台的链接。用户需求点击链接,就能不同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如查询馆藏、查询数据库、在线和学科导航等。另外,最近Facebook和Skype形成战略合作伙伴研发视频会议系统。[11]此新的视频会议系统正在调试中,发布后将被整合到Facebook平台。,Facebook将要推出的视频会议系统对教学和学习潜在的影响。

六、Facebook在教育运用案例

(一)案例一:国外图书馆Facebook 开展服务[12]

1. Booth Library Ask ?Away[13]

由美国东部伊利诺伊州大学的图书馆员Stacey Knight - vis 开发,承诺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跟图书馆员网上联系。这样咨询平台,用户找到的图书、论文和解决探讨课题开题时的困难。在填写Name 、E-mail 、Question , 点击Chat,会有咨询人员接待你,交流完毕后, 双方讨论将自动保存到你的E-mail 里(如图1所示)。

2. LibGuides[14]

由专业做Web2.0 软件的Springshare 开发,把LibGuides 安装到的Facebook 账户上后,所在大学图书馆开通了此服务,默认是所在大学图书馆的学科导航服务界面,书目检索、在线等服务;开通,则提示选择的图书馆,有个图书馆可供选择(如图2所示)。若选定了某一图书馆的服务,在下次登录LibGuides时,就链接到图书馆的服务页面上,用户自由地查询该图书馆的书目,阅读与专业的图书馆学科导航,科研,并与咨询馆员在线聊天。如选择艾柏林基督大学 (Abilene Christian University) ,下次在的Facebook 账户页面上点击LibGuides,就会出现艾柏林基督大学的学科资源导航;想选择其他图书馆的服务,点击Select Another Library 即可。

(二)案例二:Facebook教育平台开展在线课程学习

下面以西华师范大学省级精品课程“教育技术学导论”为例来创建Facebook在线课程页面。教师用的Facebook登录,单击首页最下方“创建专页”按钮创建新的课程页面;在打开的创建专页页面中,单击“议题或社群”图片连接,然后在弹出界面的文本框中输入“教育技术学导论”并勾选“我同意 Facebook 粉丝专页使用条款”(如图3所示);单击“马上开始”按钮来创建课程页面。
教师单击“编辑信息”对课程的信息修改。单击“照片”按钮可创建新的图片展示区。Facebook PPT课程界面,如图4所示。
教师还Facebook的其他特点在课程主页面为学生更多的支持:
1. 连接
教学人员可对Web页面添加连接,如文献和视频等。
2. 事件
教学人员为授课者和指导者创建事件。当学生登录Facebook时,其主页面就会授课计划和指导者等的信息。
3.
当授课、指导或示范等的信息被后,学生很更新的Facebook页面来。

(三)案例三: Facebook开展协作学习

Facebook开展协作学习基于仅仅在线(如把Facebook共享信息的媒介)和在线—非在线(如网络准备学习分组)两种形式。Facebook不同的绝对分组和社团,它为成员以某种方式加入网络并开展协作学习机会。
在“教学媒体与技术”课程教学中,设立了五个探讨方向,是Web2.0、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和教育游戏 (Serious Game)。这五个探讨主题,在Facebook中建立了五个小组以支持学生开展协作学习,学生的探讨兴趣参与到不同的小组中(如图5所示)。每个分组3~5个成员并且形成私人组。一旦形成私人组,组负责人就会邀请指导者和其他学生普通成员而加入此分组(如图6所示)。指导者的角色是给组成员建设性的意见和反馈以监控整个项目进程,组成员则被倡议尽量与Facebook开展协作学习。协作活动如信息发布、讨论和资源共享等。另外,允许学生使用因特网资源以达到的特定目的。另一,Facebook自身所具有的实时在线社区的特点对建立和维持虚拟世界在线实时社区有指导作用。在社区中,用户共享信息和协作学习。
七、结束语
Facebook是最流行的社交类网站。其最初的设计思想是为了交友、与老朋友保持联系、共享信息和图片而空间(它原先并为教育目的而设计的),但其所具有的独特的特点和所的支持对教学和学习影响。以非学习论述和社会化学习论述为指导,浅析了国外Facebook教育运用的四个:Facebook教育平台、Facebook学习工具、Facebook学习环境Facebook与方软件的整合,并展示了Facebook教育运用的成功案例。探讨结果,国外Facebook教育运用仍探讨阶段,但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今后的探讨应评估Facebook开展教育活动能否产生积极的结果,如增强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与学校有关的自我效能感或更高级别的与课程内容接触等。未来的探讨可扩大探讨范围,以期更为全面、深入的探讨成果。
[文献]
Facebook统计表[EB/OL].www.facebook.com/press/info.php?statistics.

3[4]

Brett A. Bumgarner. You He Been Poked: Exploring the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of Among Emerging Adults[DB/OL].firstmonday.org/htbin/cgiwrap/bin/ojs/index.php/fm/article/viewArticle/2026/1897.
[3] College Degree.com. The Classroom: 25 Apps That Are Perfect for Online Education[DB/OL].www.collegedegree.com/library/college-life/15--apps-perfect-for-online-education.
[4] Herbert Shiu, Joseph Fong, Jeanne Lam. Education with Social Networking Website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J].Computer Science,2010,6248:59~70.
[5] Ellison, N. B., Steinfield, C., Lampe, C. The Benefits of “Friends:” Social Capital and College Students' Use of Online Social Network sites[J].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2007,(12):1143~1168.
[6] Salaway, G., Caruso, J. B., Nelson, M. R. The ECAR Study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DB/OL].www.harford.edu/technology/TAC/Meetings/2008-11-17/ECARRoadmap_Students2008.pdf.
[7] Smith, S. D., Salaway, G., Caruso, J. B. The ECAR Study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DB/OL].net.educause.edu/ir/library/pdf/EKF/EKF090

6.pdf.

[8] Greenhow, C., Robelia, B. Informal Learning and Identity Formation in Online Social Networks Learning[J].Media and Technology,2009,34:119~140.
[9] Kenneth Wong, Reggie Kwan, Kat Leung. An Exploration of Using to Build a Virtual Community of Practice[J].Computer Science,2011,6837:316~324.
[10] Facebook group [EB/OL]. www.facebook.com/group#/help/?page=414.
[11] Dolan, A. Video-Conference, a New Feature Rolling Out[EB/OL].www.financialfeed.net/video-conference-a-new-feature-rolling-out/852389/.
[12] 董真,刘传玺. Facebook与国外图书馆服务[J].图书馆论坛,2008,(6):75~77.
[13] Booth Library Ask? Away[EB/OL].www.facebook.com/BoothLibrary?sk=app_4036727850.
[14] LibGuides[EB/OL].apps.facebook.com/libguides/.

[3]4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