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漫谈让学生生活语文化漫谈

更新时间:2024-02-10 点赞:16172 浏览:7098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陶行知先生说:“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他认为:“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其生活教育理论给我们深刻启迪:语文教学活动仅靠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本书来演绎课程内容,怎能不使学生认识狭窄、阅历贫乏、能力低下?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多次呼吁:“要变语文自我封闭性为开放性,开发语文教育空间,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活泼的学生。不要用机械训练消磨学生的青春。”笔者认为要想实现这一理想境界,就要勇于引导学生的生活“语文化”,即注入时代活水,激发兴趣,养成时时学语文、处处用语文的好习惯。

一、日常生活“语文化”

“我们的教育不限于学校的形式。既然真正的教育来源于人们生活间的接触,任何有人居住或聚集的地方实际上就是一所大众学校。”我校附近就是一个集市,经常有一些店铺开业吸引不少学生围观。有一天,上课铃响后还有许多学生没有回到座位上,好像在讨论什么。一了解才知道,班上李丽的妈妈要开一个花店,正为没取到一个合适的店名而发愁。这不正是一个让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好机会吗?于是我组织部分学生到李丽家实地参观,了解花店的服务对象、花的品种、,以及其他方面的要求,让学生给花店取名,看谁取得好。学生们非常高兴,做了深入的调查,还采访了李丽的妈妈,回来后再上网查找资料。有的学生给花店取名“春色满园”,期待花店的花品种多,花儿好,像春天一样充满希望;有的取名“花无缺”,就是说花儿美丽,没有一点缺陷;还有的取名“花仙子”……学生们从这次给源于:期刊论文www.618jyw.com
花取名的活动中不仅享受了乐趣,还在实践中锻炼了运用语文的能力,真是一举多得。
校内有个大坑,周围砌了墙,上面盖了楼板,楼板之间留了点倒垃圾用的缝隙。可总有人把垃圾倒在垃圾池周围,风一吹,纸片飞扬,严重破坏了校园形象。怎么办?学生们提议写个警示牌,我认为这又是一个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语文的好机会,就布置大家编写警示语。学生写的警示语有“严禁乱倒垃圾”、“校园是我家,大家来爱她”、“点滴生活,展示人品魅力”……经过讨论,大家认为最后一则内容简洁且语气委婉,并请美术科代表用美术字写在颇具创意的警示牌上,想不到这成为学校亮丽的一道风景。

二、校园生活“语文化”

我校坐落在小山坡下,校园内有几百棵松树,尤其是中心路两旁的松树更是我校的象征。我让学生观察、想象、写写自己的感悟,有个学生这样写道:
“我爱学校的松树。学校究竟有多少棵松树,我没数过,只知上上下下都是。有清秀挺拔的,也有弓着腰肢的,有枝繁叶茂的,也有出土不久的,但不论大与小、老与少,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四季青翠葱郁。西北的白杨高大伟岸,可秋风一吹,树叶变黄飘落;南方的垂柳袅娜多姿,冬霜一洒,也黯然失色。谁可与青松媲美?不论严寒酷暑,只要生命存在,这种青翠就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息。这种坚韧如一的性格才值得赞美呢!
我曾对松树遐想:我上小学时,老师曾夸我的字写得好。我一度雄心勃勃,立志并作计划每天坚持练半小时,可总是一曝十寒。作业多了挤掉,朋友约会取消,活动累了放弃。自视那高高矮矮的松树,一股惭愧涌上心头,我暗暗又下了决心:冷要坚持,热要坚持,忙要坚持,闲更要坚持,我愿与松树一同成长!”

三、社会生活“语文化”

社会生活“语文化”,就是要求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积极投身到社会这个广阔的天地中,自觉运用语文工具描绘社会生活,比如搞社会调查、参观游览、社区服务、义务劳动等。参与这些活动,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积极性,提高听说读写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我校曾开展“21世纪的农民文化素养与经济收入的关系”的社会调查活动。调查之前,我引导学生先明确调查的主题与对象,制订好调查计划,准备好调查问卷等材料。在调查过程中,学生亲眼看,亲口问,亲耳听,亲自了解,亲自感受。调查结束后,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总结,他们发现:文化素质与个人经济收入成正比例关系;新时期的农民要想在广阔的农村天地中大有作为,不仅要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专业技能,还要有艰苦创业的精神。通过本次调查活动,学生的认识得到提高,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总之,语文学科教育工作者要认真汲取生活教育理论中丰富的营养,并运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导语文教学实践,深入探索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规律,让学生积极投身到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学会学语文和用语文,使现实世界和文本世界得以联通,真切地感受和体验到生活的丰富美好。
(责任编辑陈剑平)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