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北风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更新时间:2024-02-28 点赞:6197 浏览:1964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回顾三十年来的高中语文教坛,我的头脑中时常会浮现出西西弗斯的身影:推一块巨石上山,眼看石头到达山顶,却又滚了下来,只好重新再推,如此往复,年复一年,命中注定,终身苦役。语文教师苦哉劳矣,寒来暑往,日夜不息,论其成果,实在寥寥。语文课堂囿于功利,崇尚虚浮,乐于追风,从而因失去源头活水,而归于沉寂甚至绝望;因缺乏仁爱与美德的滋润,而失去生命的绿意,沦为教育智慧最原始的不毛之地。这是语文的不幸,更是教育的失败,尤可哀痛!
然而,我们该如何变呢?我要疾呼:紧紧抓住德育这条根,虽经千磨万击,任其风向变化而坚劲不倒。它是永远也不能动摇的命脉所在,它关乎我们民族未来。深根固本,方可期枝繁叶茂;舍本逐末,贻害无穷。
笔者积二十余年的教学实践与摸索,孜孜以文道结合,其间点滴积累略陈如次。

一、披文入情,润物无声

文学作品是情感的产物。李煜的诗是血写的文字,故而惊心动魄;杜甫的作品,看不到刀痕墨痕,唯余血痕泪痕,因而催人泪下……因此,语文课堂上的德育,必须遵循情感律的要求,靠作品本身的情感魅力和教师的感染,自然浸润,潜移默化,让学生真正进入文学的殿堂,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在以泪洗面的移情体验中,实现灵魂的净化与超越。任何德育如无形象与情感作基础,靠空洞的说教,都将是徒劳而令人生厌的。如我在教《鸿门宴》一文时,先视频播放歌曲《垓下歌》与《大风歌》,并配以解说词: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厚地高天,托生无所,痛哉惜哉!教《荆轲刺秦王》时,先视频播放歌曲《易水歌》,并以陶诗“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作为解说词。学生在这种情感震荡中,为英雄们捐躯国难,感奋不已,在快乐中,为他们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并自然形成仰望崇高,摈弃凡庸的积极价值观。

二、品文品人,相辅而行

司马迁写道:《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止,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司马迁对孔子的赞美,发自肺腑,景仰之意流于翰墨。读其书,想见其为人,是一般的读者惯常的阅读体验。王国维说:“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孔子的宽仁博爱,庄子的宇宙胸怀,屈原的忠贞坚韧,杜甫的悲天悯人……读其诗文,品其为人,从而穿越时空,与高尚的心灵对话,高山仰止的钦敬与温情,不仅增加精神的厚度与含量,更是最好的道德教育。
知人论世之说,人多认同,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重品文,轻品人。介绍作者,则是生平经历、主要作品、一生成就等八股式的教条,几乎与品文毫不相关,何以能知人论世呢?我宁愿选择极为感性,充满温情与敬意的语言,侧重凸显其人格魅力,以期达到育人的目的。下面节录我介绍孔子的文字,以帮助说明问题。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的灵光照亮黑暗,作为至圣先师,万世景仰。然而,孔子一生席不暇暖,栖栖惶惶,汲汲奔走,匍匐救世。驱车列国,颠沛流离。四海明道,备极艰辛。花甲晚岁,杏坛兴教。春风化雨,桃李成蹊。习习儒风,华夏灵魂。千年宏业,肇此奠基。
我的意图是:用感性让学生真正走进伟人,感悟其释迦基督般的救世情怀,领略其不屈不挠,奋斗不息的人格魅力,从而实现德育的目的。高中课本中选录者,皆先哲大师之文,他们是人中龙凤,智慧的化身,道德的楷模,只要潜心挖掘,便是塑造人类灵魂的绝佳素材。

三、虚心涵泳,切己体察

虚心涵泳,美文美读。只有在诵读中,才能发现美,创造美源于: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感悟人生,认识社会。“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碧血丹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无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憾恨无奈……只有在充分的诵读中,实现读者与作者高度的精神契合,才能有心有灵犀的顿悟与超越,这种精神的陶冶即是真善美的教育,它胜过空洞说教的一切万语千言。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德育要生动鲜活,落到实处,其根本途径是紧贴生活,切己体察。解读作品,离不开体悟生活。我们不仅须置作品于特定的背景下解读,更要找到沟通作者—作品—读者的桥梁,挖掘出具有永恒价值的人类普遍的精神内涵,并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学生特定的经历体验,建立超级链接。感受富有情趣的生活课堂,了解充满惊奇的生活万象,从而洞悉人生,提升道德境界。例如,教《大堰河,我的保姆》一文,我并未停留于普通人生活的苦难以及他们身上的高贵灵魂,这样浅表的解读。而是引用惠特曼的名言: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接着幻灯出示并深情诵读:哀哀父母,生我瘁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在当今人文缺失,道德失范的背景下,珍视亲情,感怀母爱的教育,远胜公式化的任何解读。其余如,读《包身工》而学会倾听民间疾苦,学《奥斯维辛》而懂得铭记历史,品《小狗包弟》知道拷问良知……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脱离生活,脸谱化,公式化的僵化解读,是对杰作的亵渎,德育也自然成了空中楼阁。
有人把苏格拉底,孔子,释迦牟尼,穆罕默德生活的时代称为“轴心时代”,认为后世历史无论怎么变革,总是围绕轴心旋转,此论有理。苏格拉底强调用问答法来启发学生思维,孔子更是直接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原则,《诗经》中也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研讨交流的学习方式。换一个角度看,我们当代的教育改革,未尝不是向传统的回归。文以载道,师者传道,读书明道,教化立人,是我国的“固有之血脉”,几千年来,深入人心。通过文化传承,教学生成为人,是现代教育的闪光与灵魂,是得到最广泛认同的具有普适价值的准则。看来,它也“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寓德育于文教,既遵循我国的固有传统,又顺应世界之潮流,何乐而不为呢?
作者单位:甘肃白银市会宁县会宁三中。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