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儿童教育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理由及对策

更新时间:2024-04-20 点赞:5039 浏览:1345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内容摘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转型中一个独特的问题,它关系到广大农村少年儿童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农村未来的繁荣和稳定,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思考并探寻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当前家庭、学校和社会刻不容缓的一个重要任务。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家庭关爱 学校关心 社会关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他们在用汗水换取比农村更丰富的经济收入的同时,他们的子女教育却出现了严重问题。据调查,农村初中学生中有50%以上是留守儿童,而留守儿童中品学都存在问题的学生又占有相当大比例。家庭教育的缺失,困扰着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是现阶段广大农村一个普遍而突出的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务工,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家庭经济条件,为子女接受教育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和可能性。但是,从总体上看,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角色的长时间缺位,导致大量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亲情呵护与完整的家庭教育和监管,致使他们在学习、生活、情感、教育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亲情关怀缺失、心理问题骤增、学习兴趣降低、道德意识淡薄、安全问题频出。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家庭原因

父母外出打工后,子女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监护的约占40%,由于他们的文化素质总体偏低,教育观念和思想陈旧,身体状况欠佳等因素,就决定了他们很难担当起家庭教育的重担,很大程度上只充当了“生活保姆”角色。父母外出后,留守儿童绝大部分没有安全感,对学习、生活不感兴趣,无上进心、苦闷、忧郁、悲观、自卑、易怒,敏感甚至厌世。这些性格和行为上的缺陷甚至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

(二)学校原因

迫于升学压力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道德教育的现象依然存在;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不够多,校园生活枯燥单调。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因问题得不到学校老师的重视、关心,他们的心语得不到倾诉,长久积压的心理负荷势必导致极端性格的形成和极端行为的产生。缺少爱的教育是枯燥和残酷的。

(三)社会原因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未成年人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不能低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变革中的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有所蔓延。一些地方封建迷信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成为社会公害。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互联网等媒体在推广过程中管理不规范等。留守儿童自制力差,极易成为这些“不良诱惑”的牺牲品。

三、建议与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由我国特定历史时期的多种原因造成的,已成为新时期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好,就不可能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就不可能建设美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建平安和谐社会。作为一名从事基础教育的实践者,本人拟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策略,以期与关注此问题的同仁们共同探讨。

(一)父母关爱,营造平等、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

父母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情中之最莫过于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尽管不在子女身边,仍可通过多种途径关爱子女,履行监护职责。一是语言直接沟通,利用现代通信工具如电话,多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有条件的还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沟通。二是间接沟通,建立空中走廊,由学校老师定期向家长汇报留守儿童的成长情况,家长及时向学校反馈信息。家长不要给子女过多金钱,对子女的消费支出有计划、有监督。否则将会给子女、上网、浪费等不良行为留下隐患。选择家中托管子女的监护人应慎重,不能把子女托付给言而无信、游手好闲、迷信愚昧的人监护。家长应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二)学校关心,营造温暖、活泼的学校教育环境。

出门打工的农民工已无法将关爱直接施于子女,此时学校老师理所当然要担负起这一播情使命。
第一,教师角色要转变。教师除了应承担教育、教学工作之外,特别要加强对留守子女的监护、抚养职责,使教师成为教书育人、监护育人、抚养育人的复合型教师和父母型教师,把留守儿童当作自己的子女一样关心、呵护,在思想道德、生活、行为习惯上对留守儿童像父母一般监护抚养。为留守儿童建立成长档案、诚信“信用社”、储蓄小银行,举办生日班会等。教师对留守儿童给予情感抚养。例如及时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沟通,防止产生逆反心理;帮助他们学会调控情绪,在实践中磨砺意志等,使教师与留守儿童像亲人一样和谐。
第二,教育理念要更新。显然传统的一般教育理念和方法,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是不够的,必须更新教育理念,采取适合留守儿童年龄特征、心理特征的教育方法。一要坚持以留守儿童为本的人本思想,处处为留守儿童的成才着想。二要对留守儿童进行赏识教育。不仅要对留守儿童进行表扬,激励,更应发现他们身上闪光点,发展他们的特长,甚至批评中也应有赏识。三要有服务型教育理念,用热情周到的服务感染他们,在服务中收到教育的效果。四要采用愉快教育法,校园要为留守儿童创造愉快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源于:论文资料网www.618jyw.com
,使学校成为他们愉快、温馨的家。五要有和谐的教育理念,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关系要和谐平等,创造出和谐的教育环境。

(三)社会关注,营造安全、健康的社会教育环境。

留守儿童因缺乏父母的有力监管,极易被社会的不良现象所诱惑,安全、健康的社会环境对留守儿童成才具有重要作用。
农村各级政府、社会组织、社会团体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保护也十分重要。农村妇联组织要把留守儿童的教育作为重要职责。村组社区组织应加强对辖区内留守儿童的管理,并为他们学习、生活、娱乐提供方便,如建立图书馆、图书角、文艺宣传队等。社会上的营业性舞厅、网吧不得向留守儿童开放。有关部门应建立留守儿童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安全保护。地方行政部门应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加大对学校及周边社会环境的监督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和自我保护教育,依法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为留守儿童创造健康成长的良好法律环境。
总之,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融合,齐抓共管才能取得明显实效。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内的共同责任,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家庭、学校和社会是留守儿童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其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主导,社会教育是补充和延续,三者必须相互配合、和谐发展,方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范先佐.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7期.
吴霓. 对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建议,《河南教育(基教版)》,2006第5期.
[3] 蒋笃运.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中国教育报》,2008年7月19日 第3版.
(作者单位:江西省莲花县城厢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