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激起一石激起千层浪理工

更新时间:2024-02-16 点赞:23277 浏览:10636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提问是指教师通过提出问题来检查和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问题,复习巩固运用所学到的语言知识的一种教学行为。现代语文课堂,教师越来越关注师生之间的互动,课堂提问成为最常使用的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的教学手段。语文课堂只有真正做到让师生、生生互动起来,才能走出"满堂灌"的窠臼,也才能最终摆脱语文课堂"花时多,收效微"的命运。 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互动效果。
【关键词】课堂提问 艺术 主问题

1.课堂提问艺术的作用

“一石激起千层浪”是一个形象的比喻,是说我们语文课堂上所提的问题就像一粒石子,而学生就像是一潭池水,当你把“石子”(问题)扔向这个池塘(学生)时,这个池塘(学生)如果能激起轩然大波(学生踊跃思索、讨论、发言)时,那就是产生了所谓的“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如果教师所提的问题能像在一潭微波不现的静水中投下一枚小石子,随即激起层层的涟漪,并不停地荡开去、荡开去,那么语文课将一定是成功的。
课堂提问是师生在课堂里互相交流的一种形式。因此,教师一定要认真慎重地对待课堂提问,把它当作一门教学艺术。对于学生来说,提问是一种学习策略;对教师来说,提问是一种教学技能。良好的课堂提问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兴趣与好奇,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思考,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帮助教师及时了解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理解的程度,分析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的观点和态度 ;同时,也是语言教师评估学生对语言掌握程度的一种手段;又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方法之一。

2.课堂提问艺术的技巧

课堂提问是讲究艺术的,这就 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精心设计问题,更要备学生,掌握学情,学生的基础薄厚,智力差别,勤奋懒惰,感受、理解、领悟能力都是不同的。问而不答、启而不发是语文老师最大的苦恼,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提出的问题或谈论的话题能立刻引起学生的共鸣,就不愁学生没有反应了。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创新源之“好奇”与“质疑”。
“总括性”的提问恰恰能很好地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达成"纲举目张"的效果。'巧'设问题,发一'问'而动全文,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去思索、去分析解决问题。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选准切入点,巧设'主问题'。任何一篇课文,可圈可点之处不止一处,教师必须紧扣课文重点和难点,寻找突破口,能以点带面、牵动一隅而提挈全篇的'主问题',让学生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快速地整体把握课文。既能避免毫无实用价值的'满堂问',避免'急'、'浅'、'碎'的教学弊端,又能使学生快速有序地学习课文,实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最佳结合。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附词会义,务总纲领',意思是调理文辞,处理内容,重要的是抓住纲领,举'纲'以张'目'。

2. 1 以'题眼'设'主问题'

抓住题目,尤其是题目中的关键词,常能得其要旨,理出主线,串起全文。如在教学《荆轲刺秦王》一文时,我扣住题眼'刺'设计了问题:荆轲刺秦需做哪些工作?是不是无可或缺?

2.2 以'文眼'设'主问题'

'文眼'是文章的'窗户'与灵魂,只要慧眼识'窗',设计'主问题',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思维的火花。如,教学《囚绿记》时,囚字的写法?为什么囚绿 ,引发体思考。

2.3 以'线索'设'主问题'

以课文的'线' 设'主问题',顺藤摸瓜,使课文条理化。学习荷塘月色,让学生理出线索,寻找作者的感情变化,转折点.很快学生的着眼点就停留在了对荷塘月色的描写上。文意也就迎刃而解了。

2.4 以关键词句设'主问题'

引导学生深究。教学《孔乙己》,我用 "孔乙己究竟死没死"引出课文最后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然后抓住"大约""的确"大做文章,展开热烈的讨论。这个牛鼻子牵得好,全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人物命运及性格特征、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根源等等都顺势牵了出来,迎刃而解。整堂课学生表现活跃,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加思维活动,每一个学生用心思考问题。

3.课堂提问艺术应注意的问题

3.1 注意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使全体学生获得知识和学习方法,这是素质教育对我们的要求。
提问时做到先提问后叫人,这样使每一个问题都产生群体效应。切忌先叫人后提问,这样会使未叫到名字的同学放松注意力。提问时眼看全班,不要盯住将要或可能叫的学生。那样,问题便起不到让全体学生思考和准备回答的作用。眼光要均衡地从扫瞄到另一边。就是个别学生回答问题时,也要在看着他的同时注意全班。 在一个班里,学生的智力水平、基础知识和理解能力参差不齐,学生对问题的反应速度就不一样。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范围内,对层次不同的学生提出层次不同的问题,使每个学生都有问题可答。例如,对学困生可提问一般疑问句,对中等生可提特殊疑问句,对优等生可提综合性的问题。老师不能为了赶速度,只提问举手的学生或者优等生。对于不举手的学生和学困生,老师要根据他的具体情况和所处的层次,在适当的时候提问他们。总之,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得到锻炼。对于不举手的学生不提问,表面上看起来课堂上有问有答,轰轰烈烈,而实际上存在着死角,不能完全达到提问的目的。

3.2 提问后要注意停顿,这样学生有思考、讨论的时间

但一些教师对课堂上的沉默,即使是短暂的沉默都会感到紧张或不适应,催促学生或自己回答,这不利于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必要的沉默是应该的,万一学生回答不出来,教师可以用不同形式重述问题或将问题简单化、具体化,给予提示,有步骤地引导,启发学生,而不是一味的遵照预先设计的提问。若如此,课堂就会失去活力,阻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3.3 要做源于:论文格式字体www.618jyw.com

出及时的评价和充分的肯定
对学生的回答要作出及时的评价,要善于发现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充分肯定其中正确的部分。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特别是要发现学困生的进步,给予肯定,让他感到自己有进步,从而提高他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3.4 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为了快速顺利地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在提问时总希望学生一次回答正确。但实际情况并不全是这样。即使是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回答老师的提问也有出现错误的时候。这时,教师不能急,要有耐心。对学困生或其他学生一时因没有注意听讲而回答不对时,老师要和蔼地对待他们。老师对学生提问时,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不能故意出学生的丑,让学生感到尴尬。有些学生的自尊心一旦受到损害,就会产生对立情绪,甚至自暴自弃。所以,老师的一言一行都要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陶行知先生说:'创造始于问题',西方学者德加默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 好的提问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能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开启学生幽闭的心智,打破学生思想的平静。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做为一名教师,我们要认真对待研究课堂提问的艺术。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