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激起一石激起千层浪学报

更新时间:2024-01-31 点赞:4283 浏览:1303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地理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穿针引线的作用。导语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就像乐曲中的“引子”,戏剧中的“序幕”,起着酝酿情绪,激发兴趣,创造情景的作用。地理课导入常用的方法有:故事导入法、视频导入法、地图导入法、复习导入法、设疑导入法、诗歌导入法、谜语导入法。
【关键词】地理教学,导入
巧妙地导入新课,可以强化学生的求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善于思考问题,乐于求知。导入新课是上好地理课的重要一环,是教师应掌握的基本功。导入新课方法有很多种,依据本人的十余年的地理教学实践介绍以下几种:

1.故事导入法

地理课伊始,一个动人的故事,一则美丽的传说,会使学生很快安静下来,教师把握有利的时机,将学生的无意注意即时转换为有意注意,达到导入新课的目的。讲《海陆变迁》时,我对同学们说,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名字叫“沧海桑田”。听见老师要讲故事,学生们都安静下来。有的学生问,什么叫“沧海桑田”?我在黑板上写下这几个字。讲到:传说有一个叫做麻姑的仙女,曾经几次看到,海洋变成陆地,陆地又变成海洋,这个成语比喻世事的变迁。我们地理学中可以用海陆变迁来说明这个问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授的新课:《海陆变迁》。这样的故事,引起了学生的疑问,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故事起了牵线搭桥的作用。

2.视频导入法

根据新课的内容,播放学生非常喜爱的视频短片,然后及时引入新课。在《中东》一课时我播放了一个有关中东战争的视频,看后提出问题:短片中涉及到一个地名叫美索不达米亚平原,问:我们在本学期所学的第六章第二节中提到的亚洲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就有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两河流域),那么它在哪里呢?——中东。短片主要涉及两个人物:拉登和萨达姆,萨达姆是哪一个国家的前任总统?——伊拉克。这一国家在哪一地区?——中东。由此引出课题。这样引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浓厚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地图导入法

利用地图进行教学是地理课的突出特点。传授地理知识、讲授地理事实,分析地理现象,说明地理原理等,都必须依靠地图。在新课导入时也可以利用地图帮助学生理解、巩固旧有的知识,为获得新的知识开启大门。如:讲“亚洲”,上课前在教室前面挂好“亚欧大陆图”或“两半球图”。问:“亚洲的全称是什么?”“亚细亚洲。”“全称的含义是什么?你知道它的由来吗?”。我边指图边讲道:“亚细亚洲”的名称由来已久,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古时腓尼基人生活在地中海沿岸(指图上位置),他们善于航海,航海定方向时就把“太阳升起的地方”称为亚细亚洲。这个古老的名字沿用至今。现在我们知道亚洲的位置就是在亚欧大陆的中部和东部(指图)。今天学习的内容就是亚洲的概况。利用地图解释题目,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点出了本课的主要内容。当这些问题解决时,也就掌握了它们位置上的共同特点,为新课的展开打下了基础。

4.复习导入法

“复习不是为了修补倒坍的建筑物,而是添建一层新的楼房。”古语说:“温故而知新。”由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是最常用的方法,有利于知识间的衔接。提问复习和新课内容密切相关的已经学过的知识,几个问题就可以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过渡到新课也十分自然。如我在讲到《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时,直接提问: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划的构成包括什么?——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接着继续提问:其中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哪一个?——新疆。顺理成章,转入新课的讲授。

5.设疑导入法

古人云:“学则需疑,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教师提出耐人寻味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造成悬念,引导他们认真思考,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能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讲经纬网时,我说:“今天我要和同学们一起来寻找表示地球上任意一点的位置的方法。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当你到电影院去看电影时,你是如何确定自己座位的?”同学们开始议论和思考。接着我又问:“茫茫大海中,一只船遇到灾难需要援助,这只船的主人应该怎样报告他所在的位置?”同学们将这两种情景互相比较,由此及彼,在师生的共同讨论下,揭示了本课课题,要确定地球上任意一点的位置,必须用经纬网来确定。这一导入,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而且在对比中锻炼了同学们思维能力,同时培养了他们敢于质疑的能力。

6.诗歌导入法

诗歌是千百年来许多文人墨客思想的结晶,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哲理性,不仅能给人一种语言美的享受,而且里面还蕴藏着丰富的知识。若能运用好诗歌来导入新课,将能够创设美好的意境,吸引学生去探求知识。如在讲我国四大高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原之一的内蒙古高原时,首先朗诵《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窿,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一下子把学生的思绪带到茫茫草原上。这种课前朗诵一段诗词,创造一种情境,一种气氛的方法,可以集中学生注意,激发他们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求知。

7.谜语导入法

谜语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启发智力的潜在因素。中学生活泼好动,大都喜欢猜谜。新课导入使用猜谜的方法,即能活跃气氛,造成悬念,也能为新课做铺垫。在讲《我国的行政区划》时,我让学生来猜几个简单的谜语。①船出长江口;②雨后天晴;③银河渡口。(打我国三个省份名)问题一经提出,同学们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有的谜语虽未猜出,但同学们都有一种求知的。于是我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展开了《我国的行政区划》的讲解。
总之,导入新课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一门艺术,没有固定的模式,重在用得“巧、准、新”,力求因课而异,有所创新,避免弄巧成拙,拖沓冗长,喧宾夺主,要充分发挥导语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