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浅谈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更新时间:2024-03-06 点赞:18024 浏览:8104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只有自己发现理解才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本文立足于新课程背景之下,分别从内部驱动力、外部助推剂、固化学习习惯三方面,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旨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
1326-3587(2013)06-0073-01
自主学习是相对于他主学习或被动学习而言的。由学习者的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以及学习环境等因素综合而成。在广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让学生自主学习,乐于学习,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基,是教育工作者想要实现的最终目标。本文主要针对中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浅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一、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内部驱动力

自主学习特征之一是学习者要有主体能动性,能够积极、主动、自觉地从事和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
如何发挥学习者的主体能动性,首要问题是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培养学生准确、全面地明确学习性质、学习任务的要求和所要达到的程度的意识;掌握学科特点,并针对性的运用相应的学习方法的意识;根据不同学习要求,选择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的意识;培养学生把握自身学习特点、认知习惯等意识。
其次,培养自信心,挖掘潜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决定了他的学习态度及学习责任感。在激发学习动机时,呈现给学生的学习任务一定是具体的、自主能够完成的、近期的学习任务,并逐渐教会学生自己来设置合适的目标。在有明确目标的指引下,一步步实现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常体验到自己的进步并给予相应的鼓励,增强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还可以提供给学生学习的榜样,尤其是那些与自身情况相似的榜样,观察他们在学习上的成功,相信如果自己进行尝试也可以取得同样的成功。
此外,兴趣是学生追求真理、探究科学知识的内驱力。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能促使学生积摘自:毕业论文结论怎么写www.618jyw.com
极投入学习活动,并自觉担负起学习的责任。因此,学科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容忽视。

二、创建有利的外部因素与环境,助推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外部助推剂

在诸多外部因素与环境中,教师始终是一个关键性的影响因素,课堂成为教师引导学生实施自主学习的关键环节。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为学生创建有利的外部因素与环境:

(一)改变教学模式,注重策略教学,创建自主学习课堂环境。

新课改要求改变了以往教师为主体,甚至一灌到底的教学模式。但自主学习并不是把课堂完完全全交给学生,所有的问题都由学生自行解决。而是实行以学定教、教师精讲的模式。教师适时的予以指导,在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为形成终身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创建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为此,课堂教学需注意几个方面:要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原则。即把表达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判断的权利交给学生,把想像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比如读书、讨论、交流、思考、练习拥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当他们读有所悟、思有所想、练有反馈、交流有所碰撞时,就一定会产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另外,要注重创造师生互动、和谐的课堂氛围,保护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亲其师则信其道”,心理的自由是创新的基础,而营造互动、和谐、宽松的互动氛围,离不开师生间平等的关系。
作为教师本身的教学而言,在教学方法、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上的侧重,都要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供必要的自主学习环境为目标。教师要传授学习知识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注重打开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叶圣陶也说过,“一个人有了自学能力,不管知识更新周期如何缩短,社会发展的速度如何迅速,他都会通过自学赶上时代的步伐”。教师要教给学生各种一般性和学科领域内具体性的学习策略,教会学生如何去实现自主学习。比如,常见的历史学科领域内具体性的学习策略包括搜集资料、阅读、分析、整理资料、头脑风暴法、列提纲、事件前因后果等。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它们渗透在教学内容中教给学生。教师还应特别注意学习时间计划的制定,帮助学生学会管理学习时间。

(二)教会学生主动营造并利用有利的物质和社会环境。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能够不依赖教师和别人,自主独立地开展教学活动,但这并不等于绝对孤立地学习。当面临复杂困难的任务时,自主学习者可以向那些更有知识和能力的人寻求帮助。建议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鼓励学生克服能力欠缺的自卑心理,在学习遇到困难时主动向同伴和成人寻求帮助;鼓励学生提问那些被同伴忽视的细节问题。第二,给予学生优秀作业和测验的范例,鼓励学生从中挑选自己学习的榜样。第三,多花些时间教会学生从图书馆或其它信息来源中为自己查阅需要的信息资料。最后,教会学生营造适用于学习环境的方法。
环境的选择对于自主学习的实施至关重要。要求学生选择一些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注意排除来自环境的干扰。比如当家中缺少较好的学习环境时,就可以选择图书馆一处安静的地方学习。 自主学习性较弱的学生可以寻找学习能力、自我监控能力较好的学生搭伴学习,互帮互助,互相监督等。

三、形成自主学习习惯——为终身发展奠基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它是一种高度自觉地、主动地、自主化了的持久学习方式。一旦自主学习习惯养成,学生就会很自觉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完成学习任务,自然而然就会进入“学习——领会、运用——再学习”的不断更新的自我循环过程。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固化这种习惯,最终内化、迁移。比如,学生逐渐形成的独立学习的习惯、问题意识,并积累和总结出来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自主探究的精神和自我调节能力等,教师要适时地鼓励和提醒学生,将这些习惯坚持下去。再比如教师引导学生做好自主预习环节、设置合理的学习目标、自主学习策略地有效实施以及自主测评、自主监控和自主拓展等。一种学习习惯的养成,久而久之便不自觉地内化入人的性格、处理事情、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为学生自身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以上内容,所强调的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必不可少,实际上也是遵循学生一般的元认知规律。在此基础上,将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作为首要任务,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再将学生逐渐形成的适合自身特点的自主学习方法、习惯作为一套“模式”固化下来,最终真正实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4月版

2、肖飞,《学习自主性及如何培养学习自主性》,《外语界》 2002(6)

3、范春林,《课堂环境与自主学习》,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5年9月版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