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随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设计

更新时间:2024-03-19 点赞:21172 浏览:944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教学承载着人文素养的发展与形成,承载着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引导与确立,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自教学改革以来,我们秉承上述理念,在传承中创新,在变革中发展,在灿若星河的文化经典中寻民族精神之根,树华夏脊梁之魂。

一、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师资是教改的前奏

教师是教改的践行者,他们的教育思想指导着教学行为,因此,良好的师资是推进教改前行的内驱力。

1.制度先导,规范管理

根据教改需要,我们以系列化的制度做先导,规范教学管理。校本学习、反思制度、校本激励制度、校本教研制度、中层包组汇报研讨制度、领导听课兼课制度、青年及骨干教师培养制度、科研管理制度、科研奖励制度、科研推广制度等涵盖了教学的方方面面。教师在规范的制度下,在包组领导的检查督促下渐渐地养成了学习、教研、反思的习惯,把校本研修当成了一种内在需求。

2.理念革新,提升内功

通过集中、组内、自学、论坛、远程、外出、练兵、开放课等多种方式向教师传递现代的教育思想,使其探索适应教改的新理念,提倡“既要低头拉车,又要抬头看路”的思想。“内功”除了知识技能上的充电、思想上的革新,还有教师的人格魅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率先垂范,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

3.课题引领,反思成长

科研兴校,科研强师,科研提质是教改的方略。参与科研活动,参加课题研究已经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经验即成果”,这一认知为教育科研剥去了神秘的面纱,我们以贴近学生、贴近教师、贴近课堂确立的课题《转变语文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研究》以及《单元整体阅读式教学模式的研究》更具有实效性。教师在课题引领下,研究实践、反思成长。

二、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课堂是教改的旋律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改唱响主旋律的所在,语文的课堂应该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浸染。

1.青山看不厌,摘自:毕业论文格式模板www.618jyw.com

流水趣何长
兴趣是推动人求知的内驱力。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使他们养成终身读书的习惯是语文课堂教学工具性、人文性的体现。我们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中围绕于此尝试了多种课堂教学模式。
(1)单元整体阅读式教学。围绕一个单元的主题,实施单元导读课—集中识字课—精读课—对比式阅读课—单元主题习作指导课(口语交际课)—单元整理复习课—课外阅读课(实践活动课)。这种围绕着一个主题的课堂学习模式,以其多元整合、均衡协调的特点,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找到了一条学科教学与活动教学兼顾的道路,实现了对教材的整体构建和延伸的超越,较好地化解了学习与应用的矛盾。单元整体阅读以扎实的课堂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平台,发散式地给学生提供了无限广阔的阅读空间,激发了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提升了阅读品味,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积淀,为学生终身阅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校本课程——绘本教学。绘本产生于20世纪,因其图文并茂,充满情趣,非常适合3-10岁的孩子阅读。我校尝试的绘本课由三部分构成:教师引读—激发想象—绘本习文。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一起用心渐“悟”绘本语言的内涵,学生情动而辞发,经常妙语连珠,语惊四座,真情实感溢于言表。小小的绘本课成为了学生们享受阅读之美的幸福历程。
(3)片段习作。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善于发现引导学生写作的点,及时进行片段练习,促进学生对阅读的积累与延伸以及习作能力的培养。例如,一年级在拼音教学后,鼓励学生练习每天一句话,可以带拼音写,这既是对拼音识记的巩固,又为今后的写话作了铺垫;三年级在接触比喻句式时,让学生做类似的句式练习,使学生体验修辞的魅力,强化了习作中重要的想象能力的训练;高年级对文章的续写等都是读写结合的片段习作指导,例如在讲授《桥》一课后,结合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为老支书撰写颁奖词,既是对课堂资源的拓展,又是对学生习作能力的培训。有了点的积累,才能有面的完整,习作中就有了画龙点睛之笔,文章也就有了灵气和生机。
(4)课前一分钟演讲。每个学期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几次演讲机会。机会就是展示,展示就有体验,体验就会收获,收获就有积累。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短短的一分钟内得到了历练。

2.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

文本多元化解读“不以是而分优劣”是当今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基调,这体现了“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理念,但教师的指导地位依然重要,因为学生的认识水平决定了他们的价值观并不完整,正需要教师正确的引领。
(1)自主。首先,创设自学氛围,教给学生自学方法。我们目前采用的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这也是我们的一项研究课题;其次,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让学生乐学;再次,营造氛围,让学生愿学。
(2)合作。合作学习已经成为师生经常采用的学习方式,学生合作学习习惯的养成主要从学会倾听、勤于思考、善于表达这几方面着手。
(3)创新。语文课堂具有很多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因素,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创造的源泉和机会,将预设和随机结合起来,因势利导,灵活地组织教学,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课程资源。

三、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资源是教改的协奏

校园文化是学生语文素养浸染的协奏曲。我校显性文化重品位,隐性文化重实效。文化墙、竹林、彩绘、班级建设以及图书室、阅览室都彰显着文化品位,将校园营造成一本大书,使学生在移步换景间益心智,怡性情,雅气质,润人生。
与圣贤为友,与经典为伴的经典诵读,让学生从小站在历史巨人的肩膀上,浅吟轻唱诵经典,春风化雨润童心。
1.听。“校园之声经典诵读”,由学生主持、播音,其内容有经典篇目的吟诵,优美诗文的朗诵、赏析以及有关古诗文的趣闻轶事等。
2.看。即通过举办诗文长廊、诗文图展以及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让学生随处可欣赏到经典篇目,在有意、无意间将经典牢记于心。
3.读。每天晨读10分钟,通过教师领读、学生互动等方式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文,在读中体味经典的蕴味。
4.写。结合写字课,指导学生做诗文卡、办手抄报、制诗文集,练规范字,诗文与书法相得益彰。

5.讲。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讲意境、谈感受、品韵律。

6.赛。经典诵读会,汇集了班级的记忆之星、速背大王、接龙冠军等。

“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年养德”,诵读经典正是在诗意课堂中“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彰显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四、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延伸是教改的续曲

整合学科、社会资源,开展立体多维的校园文化活动,提升语文的应用性。
学校每学期开展主题读书征文活动;每班评选优秀读书卡编撰读书集;主题手抄小报评选;诗改文、诗配图征集活动……在少年军校的背景下,组建了“军旗下的少年”小记者团,成立了“小军号”电视台,创编了“迎秋校报”,并聘请报社、电视台的专业人士给予学生指导。
这种多内容、多形式、多渠道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学到的语文知识和基本技能得以延伸、拓宽、强化、巩固,一批批小荷崭露头角。与此同时,学生将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积累的感性认识和知识经验予以归纳、提炼,再运用到语文学习中去,这样亦扶亦放,使学科课程和课外实践活动不断地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语文教学改革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倡导回归生活、回归自然的课堂。我们在实践中探索着,今后我们会潜心实践,躬耕不辍,在语文教学这片沃土上,让学生享受幸福的教育,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