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思想政治教育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专

更新时间:2024-02-02 点赞:7810 浏览:205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理想信仰等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导致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到严重的冲击。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打破了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定势,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成为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热点。
多元文化主体间性教育改革思想政治教育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多种多样的异质文化同时共存的社会发展趋势愈加明显。特别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西方各种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和社会思潮等意识形态大量涌入,使得我国高校也呈现出了多元文化共存的格局,这不仅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因此,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力避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构建教师与学生之间双向平等交流的主体间性教育模式,以增强高校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便成为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及相关界定

(一)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主体间性是由现象学大师胡塞尔在《笛卡尔的沉思》一文中最早提出,是后现代哲学思潮中针对单个主体性弊端提出的一个哲学范畴,主张以交互主体和主体间性来取代个体的主体性,并认为主体间是平等共生、尊重理解、对话互动和融合交流的关系,是不同主体间共识表现的一致性。我国教育界在本世纪初将主体间性作为前沿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推进了高校传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变。张耀灿教授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一书中对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界定,认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两种关系的统一:一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二者构成了主体—主体的关系;二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二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复数的主体,他们把教育资料作为共同客体,与教育资料构成主体—客体的关系,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而主体间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是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主体之间以教育资源为进行多向、多变、多层次、多维度的知识、情感、思想与人际交流,以达到主体间认同一致和相互理解,并促使交往双方或多方共同获得思想政治道德发展的主体——客体——主体交往实践活动。综上所述不难看出,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为了适应师生间教学相长发展的需要所采取的一种教育模式,在相互尊重和理解对方主体性的前提下,把教师和学生作为平等的教育关系主体,并通过多种方式相互交流和学习,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

(二)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传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向主体间性教育模式转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从新的视角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也指明了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方向:第一,是以人为本的特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再被看成是教育的客体,而是有思想的、能动的另一个教育主体,可以充分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关怀,是对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充分表达;第二,是对话互动的特征,学者大卫·布瑞基斯认为对话互动不仅会拓宽参与者的知识面,还可以增强交流双方的理解力和判断力,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重视教师和学生之间共同商议讨论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增进师生间的认可度和信任感,使学生不再简单被动地接受知识;第三,是教学相长的特征,不管是在课堂生态系统中,还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展现教师和学生的自身优势和价值,在充分发掘各自潜能的基础上促进彼此共同学习和成长。因此,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应该倡导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这样不仅有利于贯彻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还有利于构建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对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多元文化交织动摇了大学生的价值观与信仰

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价值观问题,多元文化格局必然导致社会成员价值观的多元化。目前由于我国深受西方欧美文化的影响,在部分大学生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和自由主义扩散蔓延的态势不断加剧,使得一些学生出现了集体主义缺失、道德规范意识滑坡、社会公共责任淡薄等信倾向,与我国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要求相背离,极大地冲击和影响了高校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同时,随着世界经济、政治环境的发展变化,加之西方文化霸权又极力鼓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确立也带来了不小的冲击,甚至使部分学生动摇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这些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二)多元文化环境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权威弱化

文化的多元化是当今世界的潮流,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产物,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和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过渡,这种趋势必将加剧。然而由于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新鲜事物的洞察力和敏锐性不强,加之思想观念陈旧,且无法把新媒体教育高效便捷的嵌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这严重制约了高校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多元文化环境的适应,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受到严重的挑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由学校党、团组织领导与管理,其工作的立足点与切入点往往带有一定程度的政治性说教色彩,对所谓的霸权文化、大众文化、精英文化、社会思潮、后现代文化、非主流文化了解不深,很难找到与学生共同的对话交流平台,有时只是简单的把这些归纳为思想观念代沟并盲目地予以否定,很大程度上束缚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引领社会和校园先进文化的作用;第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大多是单纯的从学生的学习成绩、家庭愿望、社会责任、历史使命的传统角度进行思想和理论教育,忽略了对大学生在多元文化环境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的研究,很容易让学生感觉到这是大而空、远而淡的填鸭式灌输教育,有些时候会让学生觉得反感或者滑稽。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缺失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要想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需要将传统主体性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转变。然而目前在主体性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则体现为一种单子式的“主体—客体”模式,与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相去甚远。从师生平等性上讲,高校传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处处表现出以我为中心的唯我独尊的优越感,而与此同时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以听为主,其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从教育方式方法上讲,教育者往往从自身的条件出发,而不考虑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理解接受能力,简单地套用知识教育的方法与形式,并以固有的模式加以认定和评判,造成了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浓重的唯理性色彩,导致受教育者认知关系的片面化。因此高校想政治教育工作应注重与主体间性教育理念的结合,使师生共同积极的参与到知识学习、交往互动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借鉴主体间性理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师生的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素养,符合当前教育环境发展变化的现实需要。因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吸收借鉴西方哲学的理念,在继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超越了传统的“单子式主体”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局限性,能够让受教育者回归自我,进而实现教育双方的良好沟通,创造出生动活泼的教育局面,从而获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一)增进课堂师生间对话互动,实现主体平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价值观念、政治取向和理想信仰教育的主要渠道,从教学实践活动上来说,课堂独白式灌输教育最能体现出塑造学生思想政治理念的本质属性,但多年来思政教育教学结果常常是事与愿违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独白灌输式说教向对话互动式教育的转变,在对话互动式的思政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在相互理解、尊重、信任的前提下,通过相互交谈和倾听进行双向沟通,不仅有言语上的你来我往,更有知识、思想、经验和情感等多方面、深层次的相互交流,实现了反思与互动、优势互补、教学相长的思政教育局面。如果没有师生间的与平等,教师与学生之间根本就无法对话,而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在对话交流的基础上,将师生平等的教育理念引入到教育活动中,从而促进师生在现实意义上的平等,这不仅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有利于师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动性的发挥,更有利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改革,以此来提升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成为了必然选择。

(二)注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改进教育方法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学生所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深入实际、深入社会,依靠学校和社会力量共同完成的一种贯彻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综合素质的教育活动,它不仅是学校课堂理论课教育的有益补充,更是高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各种社会思潮、价值标准、思想观念相互激荡、交流融会,改进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迫在眉睫,这不仅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知识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推进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实施更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当前高校大学生培养的专业性、探究性往往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半封闭、经院式的教学科研模式,表现出较大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分散性,导致了大学生理论水平较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源于:论文例文www.618jyw.com
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等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以社会实践活动为突破口,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由理论认同到实践认同的转变,也有利于推动学生由知识本位到知行统一的转变,还有利于推动学生由模式化发展到个性和全面发展的转变。因此,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社会实践因其对社会发展所富有同步的特殊魅力,对于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

(三)重视校园新媒体平台建设,拓宽交流途径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博客、微信、微博、网络论坛、社交网站和RSS(聚合内容)等基于网络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而延伸出来的新媒体,充斥于高校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使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影响。因为新媒体强调受众对信息进行评述、解释、分析与选择,会张扬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质疑的精神,但大学生涉世未深,当他们将这些能力与精神迁移到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中时,不免会出现自我意识的过度膨胀,还可能沉溺褊狭的个人世界,甚至会产生一些偏激的想法。因此如何积极主动地利用新媒体推进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为了近年来研究的重点。第一,就是要利用新媒体平台努力促进思政理论课上的师生互动,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媒体元融于一体,增强课堂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第二,就是要利用新媒体努力促进师生课外的互动,并密切关注校园内外出现的思想焦点问题和文化焦点问题,及时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理解和判断;第三,就是要利用新媒体建设校园思想政治教育主流文化平台,有针对性地开辟受学生欢迎的校园网站,并通过即时通讯、电子邮件、论坛微博等加强网上引导和疏导,让学生沉浸于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当中,为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搭建新的平台。

(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人文关怀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所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需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也需要掌握学生们的思想动态、心理状况等各方面的讯息,着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但现阶段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逐年增多,学生心理疏导或心理健康教育的压力日益加大。据不完全统计,仅2011年各地共报道约57项大学生事件,其中死亡43人。因此,这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要努力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注意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来有效地调节大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地认识自我和认识社会,做到解决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相结合,这不仅可以完善大学生心态疏导和调适工作机制,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同时还可以促进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价值理念的传播。
参考文献: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

6.359.

张耀灿,刘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涵义初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2):10.
[3]余冠军,雷琳.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思考[J].石油教育,2008,(1):64.
[4]宫丽艳.论主体间性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2,(1):16.
[5]安小军,黄洪海.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转变: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1.
[6]裴笛.主体间性视域中的高校思想政治灌输教育[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133.
[7]任炜堂,叶益珍.浅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功能[J].中国校外教育,2009,(10):4.
[8]王恒亮,宋华明.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德育功能及其发挥[J].现代教育论丛,2008,(5):70.
[9]赵秀红.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拦路虎”还是新机遇[D].中国教育报,2011-7-4(5).
[10]刘伍梅.探索构建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体系[J].中国西部科技,2012,(7):86.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