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近况及对策探讨

更新时间:2024-03-25 点赞:26983 浏览:1212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教育技术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有力推动气力|教学论文范文|。英特尔公司董事长贝瑞特博士(CraigR.Barrett)指出:“假如说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改革的魔杖,那么教师就应该成为掌握魔杖的魔术师”。因此,高校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2000年国家高教司下发了关于高校开展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通知,各省陆续开始开展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2010年5月6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再次指出,要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并提出适应新环境、提高信息时代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是提高教学水平、科研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这对于由地方政府财政支持的、实力相对较弱的地方高校的发展而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固然近几年国家和各省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支持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但培训效果却并不十分理想。2010年9月《国家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试用版)的提出,为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标准。因此,基于该《指南》,弄清当前地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现状,找到适合地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策略方案,迫在眉睫。本文试图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调查地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现状,并提出适合地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策略方案,以期对地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的有效实施有所帮助。本文在文献研究、实地访谈的基础上,鉴戒并编制了地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现状调查问卷,并对调查问卷进行了试测和修改;接着以山东省几所地方高校为研究对象,对300名高校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然后运用SPSS对286份有效问卷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地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现状,继而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和阐释。在对地方高校教师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地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理论基础,进而依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和培训的理论基础提出了地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原则,最后根据培训原则构建了一套适合地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策略方案,以期为改进地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提高其培训效果有所帮助和启示。【关键词】:地方高校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培训策略方案
【论文提纲】:摘要7-8Abstract8-10第一章绪论10-19一、选题背景和意义10-11二、问题提出11-12三、国内外文献综述12-18(一)国外相关研究12-14(二)国内文献综述14-18四、研究思路和主要方法18-19(一)研究思路18(二)研究方法18-19第二章地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概述19-24一、相关概念界定19-21(一)地方高校19-20(二)高校教师20(三)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20-21二、地方高校的特点21-22(一)办学经费短缺21(二)师资队伍结构不公道21-22(三)办学资源不足22(四)学术研究低效22三、地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意义22-24(一)促进地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22-23(二)加快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23(三)完善地方高校内涵建设23(四)实现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的目的23-24第三章地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现状调查24-35一、调查研究的思路24二、调查研究方法和步骤24-26(一)问卷的设计24-25(二)调查的对象25(三)调查的过程25-26三、调查结果及数据分析26-32(一)地方高校教师对教育技术培训的熟悉26-27(二)地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状况27(三)地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27-30(四)地方高校教师对教育技术培训的要求30-32四、调查结论32-35(一)重技术轻理论,缺乏对教学法的指导32-33(二)培训模式较单一33(三)培训对象缺少分层33-34(四)考核评价重结果,轻过程34(五)学习支持服务不健全34-35第四章地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策略方案的建构35-55一、地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理论基础35-40(一)成人学习理论35-36(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36-37(三)经验学习圈理论37-38(四)教师专业发展理论38-39(五)系统科学理论39-40二、地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原则40-42(一)培训以岗位为核心40-41(二)培训以介入为条件|教育论文网|41(三)加强培训中的协作41(四)鼓励培训后的反思41-42(五)培训以行动为准则42三、地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实施方案42-55(一)培训需求分析43-44(二)培训对象分析44(三)确定培训目标44-45(四)培训内容设计45-49(五)培训方式的选择49-51(六)培训考核与评价51-53(七)培训支撑系统53-55第五章研究总结与展望55-57一、研究的结论55二、研究的不足55-56三、今后的研究方向56-57注释57-59参考文献59-61附录61-64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4-65致谢65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