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之间

更新时间:2024-03-18 点赞:19262 浏览:916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鉴戒和吸收前人研究的学术成果,运用社会学和文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以实证性的历史资料为基础,通过比较研究和计量研究等多种方法,从社会史角度以学制转轨为切入点,并将之置于清末民初(1900~1937年)的历史坐标上,对其给乡村社会在教育领域及其他社会领域造成的种种影响及其原因作一历史性的考察,并进而近代乡村及中国现代化模式的一些基本特点,其目的就是使人们能够以一个新的视角更全面地熟悉近代以来的乡村及中国社会。全文共分7个部分:导论部分,考察本课题的先期研究状况、界定研究的范围、阐明本文的研究意义和方法。第一章,从文化竞争的角度考察和分析学制改革以来乡村社会新旧并存的二元教育格式|教育论文范文|形成的背景、特点、成因以及新学制对于乡间私塾的现代化改造。提出,清末学制改革后,新式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在政府强制力的推动下在乡村社会纷纷涌现,打破了千年以来以私塾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代表新文化的新式学校以政府为其后盾不断地向乡村社会渗透|教育论文网|的同时,代表传统旧文化的私塾也以其特有的灵活性和乡土适应性挣扎着生存,并回击着来自“新学”的“挑战”,二者交锋对垒,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新旧并存的二元教育模式。在这种新旧对峙的二元教育结构中,乡间私塾始终稳居乡间文化霸主地位,不仅在数量上超过了乡村学校,而且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社会功能更显突出。另一方面,旧式私塾与新式学校在经过几番激烈的冲突和对撞之后,开始进行适时的趋新改造,为新学教育在乡村社会终极战胜私塾奠定了基础。第二章,运用计量史学、比较史学的方法从教育经费、师资气力|教学论文范文|、社会支持气力|教学论文范文|三方面对新式学校势弱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本章还对乡村学校教员的收入水平了具体的考察。得出,国家气力|教学论文范文|和社会气力|教学论文范文|的结合是新学教育发展的动力源泉,假如没有国家气力|教学论文范文|的介入和社会气力|教学论文范文|的支持,新学要终极动摇旧学私塾的地位短期内是不可能的。第三章,从现代化的角度着重讨论了新学教育对于乡村社会的各种正面影响。清末民初现代化、理性化的新学教育制度取代了传统的、经验化的旧学教育制度,乡村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现代学制以一种新文化品格的面貌在乡村社会确立,旧式私塾自身在新学的冲击和熏陶下为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进行了一系列趋新的改造,接受新学教育的读书人越来越多,传统的社会结构在加速的社会活动|教育教学论文|中日益分化,新思想从外界进入乡村并在民众之间蔓延,传统乡民的职业取向、交往方式、男女关系、组织行为,甚至衣食在内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各方面已经开始出现了种种朝向现代的变动。新学教育体制的落实,可以说从制度层面,同时也从文化层面揭开了乡村社会走向现代的历史序幕。这一启动所引发的乡村社会变迁的深度和广度,都是前所未有的。第四章,从现代化的角度探讨新学对乡村社会的各种负面影响。提出,新学教育进一步加速了乡村精英离乡的步伐;城乡一体的传统文化从此出现了难以弥合的裂缝,乡村文化衰落;乡村社会权力蜕变,乡间土豪劣绅继起,社会矛盾尖锐;久已存在的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乡村社会出现全面危机。这一系列互为因果的负面影响不但使得刚刚由新学教育开启的乡村现代化之门立即封闭,而且在事实上将乡村社会推向了日益崩溃的深渊。第五章,运用新旧学对比、城乡对比等方法,分析兴学以来乡村精英离乡的新学教育原因。以为|教育论文网|,新学教育不但失去了往日旧学教育的社会整合机制,而且在各级新式学堂的新旧之间逐一|语文教学论文|学制转轨与乡村社会地理分布、教学内容、各专业学堂的比例等等方面都远远地疏离了乡村社会,从而成为乡村精英离乡的强大推动力。结语部分,①概括清末民初乡村教育的四大特征,即“新”“旧”驳杂的过渡性特征、滞后性特征、不平衡性特征和低级性特征。②简略叙述陶行知、梁漱溟等知识分子所进行的试验模式及其理论和现实意义。以为|教育论文网|他们的乡村建设模式,都是力图在承袭与扬弃旧学私塾社会化功能的同时,引进现代教育,注重实践,注重学校课程与社会需求一致的精神,这是一种有创意的试验,为重建基层权力机构提供了新的模式和选择,亦是对近代乡村组织形式的一种有意义的探索。O总结20世纪初期乡村现代化道路的几个特点,并采用中西现代化模式对比的方法,简略中国现代化模式的一些基本特征。以为|教育论文网|,中国乡村的现代化由新学教育而启动,又因其而受挫,这种双面效应无论是晚清政府还是历届国民政府都未能有效克服,乡村社会成为革命的温床。【关键词】:新学教育旧学教育学制乡村社会
【论文提纲】:绪论13-22一问题的提出13-14二学术史的回顾14-20三框架和思路20-22第一章新旧并存的乡村教育22-44一乡村新学教育的萌发22-25二乡村新式学校与旧式私塾之争25-29三私塾的文化霸主地位29-36四乡村私塾的趋新改造36-44第二章乡村新学势弱的原因44-110一新学教育经费的短缺44-57二学校师资气力|教学论文范文|的薄弱57-82三社会支持气力|教学论文范文|的缺乏82-106小结106-110第三章新学教育与乡村现代化的启动110-126一现代学制在乡村社会的确立110-114二社会活动|教育教学论文|的加速和社会动员的增强114-120三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新变动120-126第四章新学教育与乡村现代化的受挫126-150一乡村精英的离乡126-137二乡村文化的衰落137-143三乡绅统治的变形143-147四乡村危机的爆发147-150第五章乡村精英离乡的新学教育原因150-167一新式学校的城乡布局失衡151-156二各类专门学校及专业设置比例失调156-161三新式学校的教学内容与乡村社会疏离161-167结语167-175一清末民初乡村教育的几个特点167-170二乡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新探索170-172三乡村现代化道路的几个特点172-175附录一主要参考文献175-181附录二作者及导师简介181-182后记18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