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语文课堂教学“静”界

更新时间:2024-01-14 点赞:23318 浏览:1070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提到“静”字,人们会想到很多与之相关的词语:寂静、平静、宁静、清幽……中国的古诗词中有很多诗句描写的是“静”态:“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是一种独处的静;“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这是没有私心杂念的静:“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静……与静相联的事物都是美好的:明月、幽林、清泉、星空、古刹……一切皆让人宁静。在古人心里,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境界。
古人云:“定能生慧”,这儿的“定”是一种“气定神闲”的安宁。是一种“超然物外”的静默。可见,“静”是人定心思索的必要因素。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一种外在环境的静。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内心情态的静。新课改之后的课堂呈现出勃勃生机——诗意的课堂中,教师才情涌动;自主的课堂上,学生踊跃积极;立体化的课堂里,多媒体的运用此起彼伏……可随着语文课堂承载的东西日益增加,课堂里静的时间却越来越少。
静,对于语文教学真的不重要吗?
 

一、静。是语文教学洗尽铅华、回归本真的条件条件

新课程革新教学论文让语文教学焕发勃勃生机,语文课堂前所未有地以多种情态展示在人们眼前:情智课堂、聪明课堂、课堂、诗意课堂……语文教学课堂如盛装少女,粉墨登场。形式的生动是好的,但是有些浮夸的、表面的、炫目的却不是真实的课堂,一层层的外套只是一堆堆彩色的泡沫。在如今的课堂上,我们不丢脸到教师提问咄咄逼人、讲解絮絮叨叨、对话居高临下;不丢脸到媒体运用的繁复、游戏活动的混乱、课程叠加的臃肿……
再拿现在课堂上常播音乐这一现象来说吧。音乐的引入,的确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布满诗情画意,但过度则极为不妥。我们不应忘记“大音希声”的真理!热热闹闹的音乐倘若以头至尾,倘若分贝超标,必将使学生心神模糊……
苏教版教材主编张庆老师以为语文必须倡简。他提倡简单语文、本色语文,不正由于现在的语文课堂太过喧闹复杂。太过炫目浮躁吗?无论语文教学被换上什么新包装,它的灵魂应该是不变的,追求的应是求真、务实。课堂上应当摒弃那些花哨的、形式化的东西。还“静”于课堂,是对课堂的净化,有利于学生获得充分读写的时间,有利于语文课堂语文味更浓些。

二、静,是教师为自己及学生正确定位的重要标志

随着课程革新教学论文的深入,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一批批个性飞扬、才华横溢的教师令语文教学焕发出新的生机。可是,教师们在课堂上不断地扩展释放自己热情与才华的意识日益增强,我们也越来越心忧地发现,教师这种将课堂当作是自己舞台的意识,已经将语文教学的平衡彻底打破。课堂上教师诗意描述、侃侃而谈、四射。然而,教师说得多,势必会使学生学习的时间缩水。
我们要大声疾呼:课堂不是教师秀自己的舞台,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退一步海阔天空”,我们提倡教师在课堂上能够退一步。退,不是意味着放弃自己的主导,而是将自己对课堂的制约教学论文、占据化成一种期待,期、待学生在自主的课堂上天生更多的出色。真正出色的课堂绝不是教师一人的舞台,而是师生和谐对话的平台。教师在课堂上少一些琐碎的浅析,少一些不必要的形式主义。做到“目中有人”,学生才能获得静心思索的时间与空间。
浙江名师张祖庆在执教《詹天佑》时的做法值得我们鉴戒。
师:细读课文4~6自然段,思索: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中的哪些细节,让今天的我们依然深有感触?边读边找到一些细节画下来,在自己特别有感触的词语下面圈圈画画。(教师留了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读书、勾画、思索。)
师:好多同学都用符号留下了读书的痕迹,现在肯定有很多话想说。谁先来说说哪个细节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你为什么对它印象特别深?
生:“他亲身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构图。塞外常常是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我觉得作为一个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领导,一般来说,都是在办公室指挥这些工人该怎么做。然而,他却是亲身下到基层,和工人一起去修这条铁路,非常敬业,完全投入到这个工作中。
师:你既善于捉住关键的词语。又善于联系身边的生活理解课文,非常好。关于这句话。我想你们肯定还有话要说。
生:我以这一段可以感觉到詹天佑身体力行,不怕危险,与工人们一起修筑铁路。
师:这叫同甘共苦!孩子们,来,咱们一起来把这句话读一读,融入我们的感受,融入我们的体验。(生齐读)
师:好,我们继续交流。
生:“碰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睦。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而且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我以这一细节感受到詹天佑他非常爱自己的祖国,不想让别的国家讥笑自己的祖国。
师:你读出了他的爱国情怀。孩子们,课文说“碰到困难”,詹天佑在修筑铁路的过程中,他碰到了哪些困难?以文章里边找一找。(学生默读)
生1: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其中居庸关……
师:简单地说,开凿隧道是很大的困难。还碰到了什么困难?
生2:途经青龙桥的时候,坡度很大,火车没法上去。
生3:八达岭长,居庸关高,很难开凿隧道,所以他利用……
师:我发现这位同学说得很简练:“八达岭长,居庸关高。”一个“长”,一个“高”,概括了这两座山岭的特点,真会读书。
生4:在凿井的时候,由于井底下的氧气不足,所以他们很难进行施工。
生5:我还以高山深涧、坠入深谷、攀山越岭、狂风怒号这些词语读懂了困难。
这样的语文课拥有一份真实的出色。它是在教师拥有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的观念的基础上,在有效的课堂静态环境中,师生同等、和谐对话的最好注释。十分钟的静,绝不是教学行为的静止。安安静静的课堂中,学生的聪明在萌芽,思维在进展,能力在提高。

三、静,是学生切实有效地开展语文活动的基本保障

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规范了学生应该达到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进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要想在语文活动中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离不开“静”的。沉下心学语文,真正学会倾听、阅读、思索、写作,“静”是有力的保障。我们可以把“静”理解为:
1,教师为学生营造的外部“静”界。
孔子教育学生,最喜带着学生到自然中去,阔别尘世的喧嚣。“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种外部环境的清静有利于学习者不受干扰,专注学习。
实在,营造外部的“静”界非常简单。只要教师能够将课堂实实在在地当作学生学习的场所,在教学时多做“减法”,删去对学生认知起“负影响”的环节,把时间还给学生,课堂自然就静下来了。
2,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内心的“静”态。
语文,太需要学习者有良好的“静心”心态。只有静心,才能保证倾听他人的发言;只有静心,才能保证真正地读进文本;只有静心,才能保证调动新知、旧知进行思索。
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上课时,总是不断提醒那些在老师刚提出不足后就迫不及待地举手发言的学生:“别急着举手,再想想!”他总是在有学生读书或发言时,指导全班学生静心倾听。“静”下来,不仅作为一种语文学习的良好状态,更应是一种弥足珍贵的语文学习习惯。
我们不难想象:当外部的教学环境为学生学习语文提供了利于倾听、沉思的“场”,学生内心的“静修”又为他们定心介入语文活动奠定了心境,如此内外兼修,里应外合,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必定大幅度提高,语文素养也会实现明显提升。
“静”,是一种境界。它可能是一种净化,让语文教学逐渐走向简约、走向真实:它可能是一种象征,标志着语文课上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理解……“宁静以致远”,语文究竟在学生身上、心灵上打下多深的烙印,能对生活、世界产生多大的影响,我们还不得而知。以“静”做起,期待语文教师多一份潜心思索的平静,盼望学生多一份善听善思的宁静,憧憬语文教学多一份和谐平衡的安静。让我们共同打造语文教学的“静”界吧!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