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语文课堂教学打造一份“静”界

更新时间:2024-03-13 点赞:33561 浏览:15605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展,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过去的“满堂灌”到现在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讨论、交流等形式,可以说我们的语文教学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这种“课堂讨论、交流”的形式有时候会走向另一个极端——“满堂闹”。本文主要就“满堂闹”这种现象来浅析语文课堂教学中“静”的缺失不足,以及出现这些不足的理由,并提出通过静读、静听、静思三个方面的努力来为语文课堂打造一种“静”界。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静

一、语文课堂教学中“静”的缺失

随着语文新课改的深入进展,语文课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种“满堂问”、“满堂灌”的场面慢慢的以语文课堂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讨论和交流”。课堂讨论与交流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和个性的培养都是有很大帮助的,但是这种“课堂讨论、交流”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在现在的语文课堂上我们常常看到的是老师不断地组织学生讨论、小组活动、对话交流、情景剧表演等活动的场景,课堂上一旦出现短暂的沉默,教师就会感到恐慌,往往也被贬为“课堂教学出现冷场”。表面上看这一堂课学生特别的活跃,老师特别的,但是在这些表面的繁华、活跃的背后却有着着很多的不足。一方面学生很难有时间对某一不足或文章进行深入地思索,往往是不足刚刚提出,有些老师就迫不急待的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假如学生一时回答不出来,老师就会感到不安,不等学生深入的思索就把答案直接抛给学生。另一方面老师一旦要求学生分组讨论、自由交流,一些学生就为了找自己的伙伴立马以教室的一边跑到教室的另一边;还有的学生根本就不讨论与教学相关的内容,而是讨论些题外话,这样整个课堂就出现了“满堂闹”的局面。而这种“满堂闹”的局面,不但不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甚至有时候还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所以我们在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的时候,还应该考虑要给语文课堂留一份宁静,给学生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够有序的进行下去,才能够提高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课堂教学中“静”缺失的理由

首先是有些老师对“以学生为主体”和“以读为本”的理解有些片面。新课标要求在课堂上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很必要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只有课堂讨论、交流这样的形式才能够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并不意味着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老师都要把主动权、时间交给学生。另外就是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很多老师往往以为只有朗朗的读书声才能够证实这一节课是成功的,假如听不到学生的读书声就意味着冷场,就没有体现大纲要求的“以读为本”。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确是很重要的,但是这里的读不仅仅是指朗读,还包括默读。阅读教学追求的是一种全面的读,而且很多文章只有在默读中才能够慢慢地感受到文章的真谛,才能够真正地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内涵,才能够感悟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其次就是有些教师片面的追求动感课堂。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成为很多老师评价一节课优劣的重要指标,他们以为课堂气氛活跃才能够真正体现自己“以学生为主体”的先进教学理念,才能够真正的张扬学生的个性,推动教学论文学生的全面进展。而静思默想则显示课堂不活跃,则意味着出现了冷场的现象。所以为了追求动感的课堂,他们在形式上花费了很大的功夫,小组讨论,对话交流,情景剧表演……一股脑的搬进了课堂。在课堂上固然学生个个都龙腾虎跃的,但是很多学生实在是滥竽充数、人云亦云,对文章的内容和老师的讲解根本就不理解,下课之后脑子就一片空缺,什么也没有留下。
最后就是老师过多地依靠多媒体技术。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不断进展以及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入运用,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也成为衡量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很多老师慢慢地抛弃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而更加钟情于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诚然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是现代教学进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什么都讲究一个度,多媒体的运用也不例外。在我们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会看到这样的教学情景,以开始上课到结束,老师都一直在利用多媒体,一会播放一段音乐,一会穿插一段视频……多媒体成为了课堂的主体。这些音乐或者视频对我们的有些教学内容是有很大帮助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要配上音乐、视频或者插图。对于很多教学内容来讲,让学生深入细致地想,在大脑中想象课文内容所描绘的场景有时候比老师直接用图片或者视频呈现给学生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打造“静界”的途径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动”固然很重要,但是让课堂出现一种灵敏的静的气氛也是非常必要的。就像释家所说的“定能生慧,慧能生智”那样,只有给语文课堂打造一份“静”界,才能够真正地提高我们的语文教学水平。静是一种境界,是人们定心思索的必要因素。那么如何给我们的语文课堂创造一种“静”界呢?笔者以为可以以以下三个方面来努力:
首先是静读。所谓静读也就是我们传统作用上的默读。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读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在我们的语文课堂特别是阅读教学中语文老师都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往往采用各种形式来激发学生读的,但是在读的培养当中老师往往把重心放在培养学生的朗读上,而对于静读却常常忽视掉,既便是有时候让学生静读,也只是蜻蜓点水,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实质的效果。就像著名的特级教师史绍典先生所说的那样,在现在优质课竞赛中,我们很少看到“静读”的场面。应该说,全班学生沉浸于作品中的静悄悄的“静读”那样一种场面,同样是撼人心魄的,也是最利于学生体验的。这种真正让学生进入文本,理解文本,沉浸于文本的读书样式,正在阅读教学中走向衰落,甚至走向消亡,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一大悲哀。
实在我们的课文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情感:灿灿的美,浓浓的意,款款的情、深深的理,悠悠的趣……而这“人文情感”就渗透在语言文字中,这些都需要学生在静读中慢慢感悟的。但是有的老师往往要求学生齐声朗读并且要边读边想,试想在学生高声朗读的时候又怎么有时间去思索课文的内涵呢?更何况有些学生在朗读的时候,往往是有口无心,这样就很难进入课文,很难感悟出文章的魅力,往往读完也就忘完了。与其让学生这样有口无心地朗读,还不如在课堂上培养他们静读,让他们一边静心默读,一边拿笔圈画。这样他们就能够深入文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去感受文章所要传达的情感。所以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朗朗的读书声,还要“鸦雀无声”。由于真正有效的阅读,需要学生“潜心全文”,需要学生直面教材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语言积淀去解读,去感受,去揣摩,去领悟。只有这样才会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放飞,个性得到解放;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才会对文章有一个深入透彻的解读,才会出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喜人效果。所以语文课堂出现短暂的沉默并不意味着冷场,有时候我们也需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让学生潜心的阅读,静静地思索。
其次是静听。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介入课堂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所以课改之后的课堂,老师总是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来激发学生发言,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思维特别活跃,发言也特别积极,但是在这些热闹背后还有着着很多不足,如有些学生在课堂为了展示自己的能力,往往老师刚把不足提出来就不假思索地回答不足,甚至有时候会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还有的学生只想发表自己的看法,很难静下心来听别人说;或者有些同学就钻这个“热闹”的空子,既不发言也不倾听等诸多不足。
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