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真:语文课堂教学理性回归

更新时间:2024-01-15 点赞:3373 浏览:874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最近,笔者有幸听了一堂似乎是完美的公然课《荷花》,执教的是位年轻的女教师,声音委婉动听,语言优美,整堂课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教师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是那样天衣无缝;学生的每一次活动,每一句回答,是那样丝丝入扣。精美的课件,表演式的配乐朗读,教学步骤环环紧扣,课堂上频起,一时间好评如潮。
应该说,这是一堂好课,这是一堂时髦的好课,好到几乎没有了缺点。然而,这样高不可攀的“贵族化”的语文课,如何适合“平民化”的我们?这样的课真的有效吗?这样的课堂究竟是学生的学堂还是教师表演的舞台?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教学革新教学论文可谓轰轰烈烈,各种流派出色纷呈,真有点“乱花渐欲迷人眼”。一方面,我们提出语文教学要力争有效、追求高效,另一方面,各种非语文现象又纷至沓来,使语文课失去了原色。笔者不禁呼吁:让我们的语文课回归本真吧!

一、本真的语文课应该少一点“花枝俏叶”,多一点“原汁原味”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开展,新的教学理念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新理念下新的教学策略铺天盖地。但是,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面:无效合作流行课堂,活动表演热闹浮华,漫无边际的辩论,质疑时的“答记者问”……不知何时起,语文课上听、说、读、写少了,唱唱、跳跳、画画、演演多了,语文课上一片“花枝俏叶”,真正的“原汁原味”却“品尝”不到了。我曾听到有位老师上《莫高窟》一课,当讲到“莫高窟宏伟瑰丽的壁画”这一部分内容时,老师花了很多的时间让学生欣赏图片、画面、视频,课堂成了“放映室”。教师不把力气花在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上,却把大量的力气花在图片的展览上,这样的“花枝俏叶”实在要不得!
语文课就是语文课,它的基本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学习语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理解、积累、运用文本语言应该是第一位的。与其劳其精力过分追求形式上的“热闹”,何不让学生细细地读,静静地想,默默地吸收?
我也有幸聆听了市内一位名师执教《夹竹桃》一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品读第四自然段时,教师要求学生通过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去感受夹竹桃的韧性,品词析句,并把自己关注到的字词圈点下来,把自己的感受感受写下来。这一环节,教师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走进文本,专心触摸作者的心跳,感悟语言文字背后的东西。最出色的是老师点拨下的“学术交流”,学生扣住文中一个个传神的词语,品出语言的精妙,品出夹竹桃的韧性,品出作者爱的味道,如:
生:“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这句话突出了夹竹桃默默无闻、绝不张扬的特点。
生:先生的院子里,万紫千红,百花争艳。而仅一墙之隔的夹竹桃却在那里一声不响,尽管它的花如桃花般清雅可人,但是它无声无息地开,无声无息地落,以不与百花争艳。这是多么谦逊的品格啊!
师:是啊,“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循环往复,乐此不疲,这就是夹竹桃的韧性。实在,先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先生是著名的学术大师,一生的探讨涉猎之广、造诣之深世间罕见。然而先生却这样说:“我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人。”先生总是把自己当作一介平民,因而人们亲切地称他是平民中的大师,是大师中的平民。
生:它开在温暖的春天里,开在盛夏的暴雨中,开在深秋的清冷里,无日不迎风吐艳,以春天一直到秋天,以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说明夹竹桃天天都在开放,以不中断,花期很长。
生:夹竹桃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特别衰败的时候。夹竹桃天天这么开着,季节在更替,天气在变化,不变的只有夹竹桃,它默默无闻,始终如一。
师:是的,它安静以容地开、始终如一地开、锲而不舍地开、洋洋洒洒地开、顽强不屈地开……先生的坚韧与执著、宁静与淡泊、丰富与博大的人格魅力一如这不懈的夹竹桃。
……
以上教学片断中,教师原汁原味地引领学生品味文本出色优美的语言文字,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教师对话,与自己对话。这一刻,学生进一步走进了人物的内心,走进了自己的内心,心与心充分地交流着、撞击着,以而受到心灵上的浸染与精神上的洗礼。这完全得益于教师引领学生对文本语言的熟读、精思、生发,得益于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想象、涵泳、玩味。

二、本真的语文课应该少一点“条条框框”,多一点“节外生枝”

尽管我们知道语文课堂教学是一种动态天生的生命历程,它追求的是真实自然,然而实际上大多数老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作出回答,否则就努力引导学生直至达到预定答案为止,而不是“节外生枝”,课堂就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
这是一位青年教师的汇报课,上课内容为《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切都按照预设的轨道进行着:
师:读到这里,你熟悉了一个怎样的彭德怀?(用意非常明确,就是让学生通过上面的体验概括人物形象)
生1:我熟悉了一位与战士同甘共苦的彭德怀。
生2:我熟悉了一位爱兵如子的彭德怀。
生3:……
(师频频点头,很满足大家的答案,显然这正是他预料之中的。)
忽然,一个学生发表了不同的意见:老师,我觉得彭德怀是一个无情无义的人!
此时,真可谓一“答”激起千层浪,全班一片哗然,不仅上课的老师不知所措,就连听课老师也全都愣住了,怎么也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回答。于是——
师: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刚才几位同学回答得多好呀!课文写彭德怀忍痛杀死大黑骡子,是为了让更多的战士走出草地,说明他爱骡子,更爱战士!这怎么能说是无情无义呢?!(学生似有话想说,但在老师严厉的眼神下悻悻然坐下)
(排除“雷区”后,“如释重负”的老师终于得以轻松流畅地完成了后面的教学环节)
应该理解这位老师的心情,毕竟是公然课,毕竟是青年老师,毕竟这是在课堂的尾声,但也为这位青年老师感到深深的遗憾和惋惜,由于他错失了一次演绎“天生”出色的良机。
实在,课堂是学生和老师共同经历的一段生命历程,教学是不可能完全预设的。也许我们在备课的时候能备教师想说的每一句话,但不可能备学生的每一句话。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体,课堂教学情景是丰富而千变万化的,常常会有很多预料不到的现象产生。而这恰恰可能是整堂课的亮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捉住学生所思所想的契机,以及在教学推进过程中不断体现出来的思维火花,及时地调整教学进程,不断地推向理想境界。
有位一年级教师在教学《春到梅花山》一课,教学内容完成一半时,忽然外面天色顿变,雷声轰鸣,并伴随着“滴答”的雨声,孩子们时不时瞟向外面,留意力已不再集中。这位老师知道孩子们的心已经飞出了课堂,就干脆领着孩子到窗前看雨,听雨。随着雨点越来越密,雨声越来越大,孩子们发出一声声惊呼:
“外面下雨了!”
“雨真大呀!”
老师顺势引导:“是呀,雨真大呀!这雨可以怎么说呀?”
于是,孩子们饶有兴趣地嚷起来:“倾盆大雨!”“哗哗的大雨!”“瓢泼大雨!”
“哪位小朋友能用一两句话来描绘一下这出色的雷雨世界?”
孩子们越发起劲,争先恐后地说开了:“今天的雨真大呀!就像有一大盆水以天上倒下来。”
“哗哗的大雨下起来了,白茫茫的一片,什么也看不见。”
……
这是一堂家常课,虽没有完成预定的教学内容,但是,孩子们收获的是童趣,是欢快,以及不知不觉中语言的积累。这堂课,让一个“意外”成为了出色!不知道在公然课上,我们的老师能否这样放得开?
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