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教学思索

更新时间:2024-03-10 点赞:22524 浏览:1055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已近十年了,突出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如何使语文真正成为最具活力、学生最感兴趣的学科?我以为
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如何达到最佳的统一,令人深思。历来语文教学知识点、能力点繁多,且自成系统。字、词、句、段,语、修、逻、文,听、说、读、写,无所不包。有人曾将它分解成知识点108个,能力点48个。为了突出“工具性”,以往有的教材便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探讨的系列化知识压缩一些放在高中,再压缩一些放到初中、小学。看起来能使学生建立起了严密扎实的双基系统,学生以小学到高中,学会了解词、造句、改病句,能概括中心、进行一些语法浅析、段落浅析,但师生双方为了落实这些“双基”练习,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实在惊人。况且初中生是否需要掌握这么多系统的知识?即使真的掌握了,对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又有多大的作用?现在想来,实在是一件事倍功半的事情。当然,这并不是说有关的“双基”知识不需要讲授,应该考虑的是在什么时候讲(那个年级)、讲到怎样的度才合适。实践证实,当学生积累了相当的语文实践和经验时,再适当讲授有关的“双基”知识,几乎是一点就通。如对初一学生讲“修改病句”效果恐怕就不会很好,而放到初三再讲,效果也许就好得多。这启迪我们,语文“双基”知识的讲授和练习,“工具性”的落实,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和可接受度,不能操之过急。否则,既削弱了“人文性”,“工具性”也收不到好的效果,只会两败俱伤,老师、学生也造成反感。
现在夸大学生的自主性,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不即是让学生无的放矢地泛泛而读,教师要在钻研教材、探讨学生、教法和教学设计上动脑筋,要教给学生阅读各类文章的常规策略,让学生借助“拐杖”去自己走路。我以为,初中阶段,教师应将范读(指导性、示范性)和练读(学生自行操练),精读和浏览,朗读和默读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培养学生读书的基本技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语文的魅力,强化学生的语感。除较深、长的文言文以外,现代文短一些的一课时解决,长一点的两课时完成。作业尽可能在课堂上解决,课后少布置甚至不布置那些耗时低效的作业。多出来的时间干什么?我的做法:一是引导学生读《语文读本》上的好文章;二是以网络、各类报刊上下载、复印各种类型的文质兼美的时文、美文、奇文,制成“拼盘”,人手一份,引导学生当堂读,当堂讨论,当堂解决不足。一般一课时可读两至三篇。一学期下来,学生能多读到几十乃至上百篇精美的文章。我所选的文章,有的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思想;有的构思、体现手法、语言等方面各具特点。这些文章,对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特别有效,是活生生的“校本教材”。如最近几期的“拼盘”中,我曾选了《杂文报》上的《悟空不是的料》、《模仿秀》、《乡间狗事》……本土作家诸荣会老师的《秦淮河以我的窗过》和杨少军老师的《胭脂河》等文章。本学期我在校内开的一节“课外阅读”公然课上,让学生们在一堂课中阅读、欣赏、讨论了三篇文章,听课老师感觉启发很大。
语文与生活、时代的联系特别紧密,新课程标准中特别提到“活动性课程”。我想,对于活动的内容、方式,既可以根据现有教材的编排系统去规划和设计,还可以引入现代媒体中的一些优秀成果去设计“听说读写”语文活动。如《东方之子》《艺术人生》《讲述》《动物世界》《探讨》《文化访谈》等节目中的某些内容;“古诗朗诵会”“国际大专辩论会”“挑战主持人”“小品表演大赛”等专题节目。这些优秀成果无不跳动着时代的脉搏,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这些节目中显现出的思想性、人文性、文学性又常常是最鲜活、最动人、最有吸引力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模仿某些节目的形式,自己到生活中去采访、收集、制成专题节目。我在教学《威尼斯商人》《变脸》《音乐之声》等戏剧课文时,就放手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行改编,自由组合成表演小组,在课堂上展开表演竞赛。结果,学生们的热情以及在改编、表演中显现出来的创造性令我激动不已。在引导学生欣赏古代曲词美的过程中,我适时链接,将现代京剧《沙家浜》中“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智取威虎山》中“打虎上山”等出色唱段播放给学生听,一下子吊起了学生的口味。我想,什么叫语文?生活即语文,而且是活的语文,是更高层次、更具时代特点和开创性的“大语文”。这样的语文学习和熏陶感染,学生们何厌之友?何乐而不为?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水县第二低级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