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鉴赏能力探讨

更新时间:2024-01-22 点赞:6078 浏览:2079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的整体提高,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培养学生的革新教学论文精神。
关键词:诗歌鉴赏能力培养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的整体提高,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培养学生的革新教学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古典诗歌鉴赏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学生在鉴赏作品过程中可以熟悉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聪明,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进展个性,丰富精神世界。下面就高中语文教学中有关诗歌鉴赏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体验和熟悉。

一、培养学生鉴赏诗歌能力的对策

1.研读能力的培养

任何一种文学作品,都有其内在规律。因此,在古典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中,我们要以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深入体察作品,培养对诗歌的研读能力。一是扫除诗中的障碍,让学生掌握现代诗歌和古典诗歌的源头、特点以及进展的脉络。对不同时期的作品有所了解,同时还要让学生了解一定的诗词格律知识。二是要通典故。不了解典故就无法打通诗词精华的大门,搞清典故的出处和作者的用意是理解诗词的关键。三是查背景。要让学生读懂诗词,进而达到鉴赏就必须让学生学会知人论世。学生只有掌握了诗人的生平和风格,才能全面了解作者的作品。

2.感悟能力的培养

诗歌的本质特点是情绪和情感的抒发,是人类某种宝贵的情绪、情感在瞬间的灵光闪现。我们指导学生阅读古典诗歌,正是希望他们通过诗人对瞬间事物、情感的把握,引起心灵的共鸣,体验某种人生情绪的极致。策略一是学会捕捉意象,感受意境。诗歌主要是通过意象和意境的创造来传达思想感情的。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绪的客观物象。意境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融入作者思想感情后所构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情”与“景”的结晶。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留意引导学生捕捉意象,感受意境,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到诗人所创造的艺术空间,体味诗人最丰富、最真实、最细腻的情感。二是浅析技艺教学论文。古典诗歌中,诗人为了表达个体真切的感受并把它传达给读者,常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体现。我们引导学生浅析古典诗歌的写作技艺教学论文一般侧重于以下两个方面:感受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浅析诗歌采用的表达方式。通过技艺教学论文浅析,提高学生把握诗歌内容的能力,这也是高考中重要的考察点。

3.拓展能力的培养

诗歌是主体性最强、主体特点体现得最为鲜明的一种文体。它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把繁复的生活现象、浓郁的思想感情积聚到最典型而又最精约的形象中。它是诗人的生活体验和人生感悟的体现。诗歌鉴赏是最富个性色彩、最具创造精神的情智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学生本人进行思索,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时,既要让学生用自己的情感把诗歌中浓缩的生活和情感“泡”开,更要让学生把读出的“自己”的而非“别人”的感悟抒写出来,即让学生对原诗进行创造性的补充和发挥,同时使艺术形象得到再造和扩展。只有这样做,我们才能使鉴赏主体(学生)与诗歌作品完美统

一、真正实现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目的,达到诗歌鉴赏的最高境界。

二、教学中一点策略拙见

1.扩展延伸法

诗歌言简意丰,字虽少,却往往有着丰富的内涵。我们可让学生在对诗歌内容、意境正确把握的基础上,经过公道想象,扩展成一篇与诗歌相互照映的散文。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表面看都是一些物象的组合,但这些物象的组合,又产生了一种不平凡的效果,我们在深刻领会了本曲的意境后,我想,我们一定会有很多、很多要说的……

2.字斟句酌法

诗歌的艺术,也就是语言的艺术,诗歌中的文字经过诗人的精心选择,大都是比较妥帖、精当的,杜甫就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诗句传世。但一首诗,选择这个“字”或“词”,是不是一定就是最公道的呢?我们是否还能找到更好的“字”或“词”来代替呢?有了这样的想法,我们不妨大胆一试,寻找相近或相似的“字”或“词”来代替,看看那一个效果更好。

3.模仿再造法

诗歌里有很多使用各类修辞手法来创造意境的。例如:夸张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比喻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对偶的“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互文的“秦时明月汉时关”等等,我们不仅可以模仿诗歌的这些修辞,更可以模仿诗歌本身,再造诗歌意境。

4.追问添补法

有些诗歌,因字数的限定,使上下句之间,似乎有一些跳跃,对这类诗歌,我们可以通过想象,创设一个近似的情境,在这个情境中,找到诗歌缺失的环节。例: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在这首诗里,“是谁问了童子”“问了童子什么”“师是个什么样的人”等等,这些内容,诗中都没有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要深入的理解该诗,我们只有开动我们的想象,再现当时的情景,而且也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找到理解该诗的钥匙。
古典诗歌作为中华文化中最精致、最灿烂的一页,是整个中学教材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诗歌的特质决定了诗歌鉴赏是一种高度的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因此,我们指导学生鉴赏诗歌,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有很大的难度。但是,笔者以为,只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结合诗歌教学的特点,立足诗歌本身,对接作者情感,重在培养学生的判读、情感感悟和拓展能力,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推动教学论文学生诗歌的鉴赏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
(河北省邯郸市第四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