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增加繁体字认读必要性

更新时间:2024-04-04 点赞:5563 浏览:1859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在浅析繁体字淡出大陆中国人视野主要弊真个基础上,提出了学语文教学增加繁体字认读的倡议,以为在中学教育中应加强语文教学中繁体字的认知过程,增强新一代学生对历史文化的继续,以进一步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魅力。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繁体字;教育
繁体字是传承历史的文字,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生前曾提出恢复繁体字,随后又有政协委员提出相关议案,引发了不小争议。固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大家都看清了一个共同的现象:如今大陆几乎没有50年代后出生的国学大师,老前辈文人、学者相继离我们而去,新中国一代又一代学子都学的简化字,能够熟练运用繁体字以事历史文化继续和探讨的人越来越稀有,久而久之,国人将不知繁体字为何物,继续祖国历史文化的重任,只能交由坚守说汉语、写繁体字的港、澳、台华人去完成,大陆人不懂的古文献不足,也只好去向他们请教,情何以堪。

一、繁体字淡出视线的主要弊端

中国政府自1956年公布了《汉字简化案例》并推广使用后,大大节约了书写时间,降低了书写难度,所产生的巨大社会经济效益无可置疑,其功至伟。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随着繁体字以大陆中国人的视线中逐渐淡出,认简不认繁的教育缺陷日渐凸显,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承历史文化碰到障碍

古代文献浩如烟海,犹如巨大“宝库”,其精神营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开启这座“宝库”的钥匙便是繁体字功底。由于这些文化遗产的记载形式,大都是用繁体书写或刻印而成的,假如没有一定数量繁体字认读能力,不要说探讨古典小说、传记等文献资料,就连最最少的诵读都很困难。长此下去,那些前人辛辛劳苦留传给我们的精神食粮,便被人为地隔绝在图书馆里,而问津者寥寥,继续和发扬中国灿烂历史文化变成了一句空话。

2、与港、澳、台及海外华人交往不便利

大陆在推进汉字革新教学论文中先行一步亦无不妥,不足是大陆在推进使用简化字时走极端,搞了“一刀切”,没有充分考虑到可能产生的文化差别。小学、初中《语文》都未涉及繁体字的认读教学内容,以致于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基本上不熟悉繁体字,高中、大学毕业生对繁体字亦知之甚少,给往来于大陆与港、澳、台地区的信件、公文、合同、章程等运用文书的处理增加了难度,深感苦恼。

3、给大陆民众的文化生活带来不便

由于50年前期繁体字便以《语文》教科书中退出,越来越多的大陆中国人、尤其是近代年轻人,与繁体字挥手告别,成了繁体字“文盲”。但现实生活中,繁体字随处可见:港澳台地区的书刊、读物不必说是通篇繁体字,电脑中储存的汉字是繁体字;一些电视剧、电影的字幕也是繁体字;有的网络文章用繁体字;书法作品中多写繁字,如此等等。如:有人到某大图书馆借《汉书》,管理员不熟悉繁体字,居然说没有此书;香港第26届电影金像奖颁奖现场,某大陆主持人不熟悉繁体字,迟迟读不出受奖人姓名,只好请教身边的男主持,弄得很尴尬。

4、繁体字在古汉语的学习中不可被简化字所代替

在简化字案例中,由于将很多作用相差很大甚至绝不相关的两个字或多个字合并为一个字,阅读时轻易产生歧义。如“发”字是由“發”、“髮”共简为一形而成的。中学语文课本中含有“发”的句子有多处,这些句中的“发”,有的是“發”义,有的是“髪”义。如“见其发矢十中”(《卖油翁》),“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三峡》),“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这些句子中的“发”实在都是“發”,意思是由“射箭”这一本义引申而来。而“苍颜白发”(《醉翁亭记》)、“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散发文身”(《观潮》)等句中的“发”实在都是“髪”,意思就是头发。因此,为使学生对“发”有更系统地掌握,教师可让学生以“發”、“髪”两个字入手,浅析清楚它的字义,这样学生就会对这个字理解更加全面,在阅读其他古文时碰到“发”字时,也有可能以教师的总结中得到启发,阅读过程就会顺畅起来,对文章的理解当然也就要轻易得多。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能适时地运用繁体字帮学生浅析、理解某一个字的含义,效果肯定要比单纯地讲这个字的简化形式的含义要好得多。

5、推行简化字后增加了成本,造成人力、财力浪费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由于港、澳、台以及海外汉学界仍然使用繁体字,一些中国大陆出版的书籍还需要再出版一个繁体本面向海外,而引进的一些繁体字书籍又须改印为简体字。另外,最近十年来网络兴起,网站纷纷出现,但很多网站不仅制作简体网页,还需制作繁体网页。我们只要看过一些网站就知道这一点,如CHINA中华网。这些都已经造成而且正在继续造成人力和财力的浪费。

二、语文教学增加繁体字认读的倡议

针对以上五大方面有着的不容忽视的现实不足:
1、正视大陆语文教育的缺陷。要充分熟悉到:固然简化字代表了中国汉字的进展方向(以篆书到楷书遵循的就是简化原则),但仍有着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中国人学点我们自己的繁体字,让文化更是有包容性,让我们的视野更广阔,交流、沟通更畅通,何尝不可,岂不更好!
2、以继续中国历史文化、海峡两岸和平统一和尊重港、澳、台及海外华人使用汉字的习惯近况出发,应学习常用繁体字。
3、允许简、繁字平行使用,做好平稳衔接过渡,不至于出现文字断层,产生不应有的遗憾。可以预见:经过一定时间的繁、简字使用磨合,会出现大家都能接受的通用标准汉字,消除简、繁字使用上的麻烦。
4、要求学习一定数量的繁体字,并非要将繁体字重新变成为大陆汉字主流,不是繁体字革简体字的命,更不是汉字革新教学论文的倒退,而是对简体字的有益补充和完善。
5、提倡认读繁体字,是要达到以简识繁的目的,主要解决认和读的不足。不会引起汉字使用上的混乱,由于简体字与繁体字的使用区域是两个相对稳定的文化圈。
6、倡导国民熟悉一定数量的繁体字,不至于使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符号失传,其学习途径很多,但主要还是要体现在教科书中,可以在小学高段和初中《语文》书中,以适当篇幅刊出《常用繁简字对照表》,在古诗、古文中配上对应的繁体字,以便学生对照学习,加深理解,为终身学习和深造奠定基础。

7、所有增添的有关繁体字内容,只学不考,不会增加学生课业负担。

8、汉语是联合国确立的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文字。作为汉字使用主体的中国大陆人,有责任用汉字这一“纽带”更广泛地联系繁、简字使用人群,壮大使用汉字的队伍,提升华人国际地位。
9、我国那么重视英语教育,不惜花费大量人力、财力、物力,以学前班开设英语教学,为何不能对易学实用的繁体字认读加以重视呢?毕竟繁体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根,汉字、汉语的很多优点是英语或者其它语种所无法企及的。
10、电脑的普及运用,简体字书写省时省力的优点不再明显,繁体字书写费时费力的不足将得以弥补,由于无论简繁字都只是按一下按钮,只要你有一定的简繁文字互认功底,选用哪种字体几乎没有区别,以这个作用上说,随着科技的进步,文化的进展,简、繁文字可以说无优劣之分。
三、结语
无论以传承、发掘中国历史文化,永葆华夏儿女的爱国热情上,以两岸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长期有效实施上,还是以在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中,随时可能碰到认读繁体字的最直接、最现实的不足上,彻底不学习繁体字不是科学态度。大陆中国人在坚持以学习简化字为主体的同时,适当兼学繁体字,有百利而无一害,何乐而不为。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