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叙写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学目标设计与叙

更新时间:2024-03-06 点赞:30050 浏览:13524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而这种发展必须落实到每一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上。教学目标是对教学目的所做的具体、准确的描述,是教学活动结束后学生的预期学习效果。教学目标的叙写,是教学内容设计的起点,起着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规划蓝图的作用。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叙写对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来说至关重要。

一、历史教学目标的设计

1.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

系统论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作为各种各样的系统而存在的。据此,可把教学设计也视作一个系统。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科教学目标设计,应从系统论的角度整体把握教学目标。课程标准是课堂教学的“指南针”,对课程标准的研究和深刻领会是科学设计教学目标的前提。首先,应认真研读本学科课程标准。按从大到小、从整体到局部的线索进行纵向衔接分析,逐步详细化、具体化地相互联系,上下贯通。其次,把握教材。对学习内容的分析要联系前后内容,要以教材为载体,实现教学目标。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材这个载体是否还需要充实、删减。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第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目标。对学习者要从认知的序、发展的序分析。除把握好以上三点外,还要注意教学目标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确保每个学生达到基本要求,“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但同时我们又要看到学生的个别差异。传统的教学目标设计整体划

一、结果使“差生”源于:大学毕业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达不到,“优生”吃不饱。新课程采用“适合学生个别发展”的理念,实现差异目标,差异目标主要采取梯度的方式设计策略,即教学目标要有弹性化,以促进不同智力结构的学生发展,其中,较低目标层次为课标的基本要求。

2.凸显三维,处理三个维度的关系

传统的课堂教学侧重于知识目标的达成,而往往忽视了对学生能力、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因而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新课程在教学目标设计上,在重知识的同时,更应凸显“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所以,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最好逐一分开叙述。只有写出来,才能关注,以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细节上渗透。但必须认识到,所确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是彼此渗透和相互交融的,三者有机地统一于个成长发展过程中,绝不是把它们孤立分开,先讲“知识与技能”,再讲“过程与方法”,最后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终极目标,应受到必然重视;“过程与方法”目标是组织教学内容的载体,是关键目标;而“知识与技能”目标则是实施上述两类目标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的叙写

1.教学目标叙写“四要素”

严格意义上的教学目标,有一套规范的叙写方式,包括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行为标准)四项要素。概括而言,是从参与性目标、结果性目标、表现性目标三个维度叙写的。一般情况下行为主体省略不写。

2.避免教学目标陈述含糊不清

新课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进行教学目标叙写时,要尽量避免使用“使学生懂得……”“通过……使学生认识到……”等居高临下的句子,一个“使”字就体现了学生的被动性,要取而代之以“我们概括……”“我们能树立……”

3.运用恰当的、可测量的行为动词

叙写教学目标时,尽量运用那些描述学生所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可操作的具体的行为动词:写出、说出、画出、比较、指出、阐述、列举等词,避免使用“懂得、掌握、领会”等表示内部心理过程的术语,这主要是由于人的心理过程无法直接观察。
总之,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叙写,既是书写教案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我们整个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教师在目标的设计和叙写上要做到规范、具体、准确。
(作者单位 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县教研室)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