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导入初中历史课如何导入更加有效

更新时间:2024-02-02 点赞:8817 浏览:3320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长期以来提及历史,学生普遍比较感兴趣,可是提及历史学习,学生却打不起精神,历史在初中教学中一直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就成为历史老师首先关注的一个问题。新课导入语如果设计得巧妙,可以有效地激活历史课堂,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关键词:初中历史;导入;学习兴趣
如何设计历史教学的导入语呢?结合平时的积累,我将导入的方式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复习导入

这是传统教学中最常用的方式,即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新知识。这样既有利于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又于无形中提醒学生及时复习,充分体现了孔子所提倡的“温故知新”的思想。但是“温故知新”是一门学问,因此教师不能平铺直叙。如,在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我设计了3个问题:(1)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的是哪个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又是哪两个国家?(2)最早进行殖民扩张的有哪些国家?(3)经济实力强大的国家在政治上是否需要相应的地位?这样的设计既复习了以前的内容,又把和本课相关的知识点引出,层层深入,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复习认识到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引发一战的根本原因,顺利导入新课。

二、故事导入

初中生的形象思维较强,普遍喜欢听故事,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了故事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新课之前,摘自:学术论文格式www.618jyw.com
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英国历史曾发生过这样的一个事件,女儿和女婿带兵攻打老丈人,迫使老丈人被迫,逃亡国外,女儿女婿建立了新的政权。”学生不知道这个故事,议论纷纷,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三、视频导入

视频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通过视频可以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变为形象的鲜活的历史,缩短由于时空差距所造成的学生与史实之间的距离,为学生认识历史、激发思维提供感性材料和思维桥梁,使学生对历史的感知和理解更加深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如,在讲述《三国鼎立》一课时,上课伊始我播放了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段,视频中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周瑜与诸葛亮草船借箭等场面生动形象,再现了当时的历史,从而使学生对当时群雄逐鹿、三分天下有了较清楚的认识。

四、歌曲导入

歌曲是中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是人们思想感情的一种表达方式,具有一定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利用歌曲导入新课,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例如,在讲述《宁作战死鬼、不做亡国奴》前,我先播放了著名的歌曲《在松花江上》,深沉、悲凉的歌声迅速将学生的思绪带入几十年前。在歌曲播完后,我立即让学生谈听后感和唱后感。学生畅所欲言后,我又适时补充。学生在歌声中重温历史,感受当年由于日本的侵略,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愤心情。在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的驱使下,课堂有效地被激活,自然而然顺利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五、图片导入

初中生对形象逼真、色彩艳丽、栩栩如生的图片非常感兴趣,思维很容易被激活。在课堂中,如果能恰当地运用图片导入,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如,讲《文艺复兴》时,我首先向学生展示了《蒙娜丽莎》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这张图片中的人物表情和我们平常的人有没有区别,和我们想象的宗教人物的表情有什么区别,在此基础上,我再加以引导,使学生得出历史上发生的事件是以人为中心的,从而很好地引入了新课。
一堂好的历史课必定是一堂有效的、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情感的课。通过巧妙的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必会大大增强。有了学生的主动参与,课堂定会大大激活,教学效果自然不在话下。
(作者单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130团完全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