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试论试论体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站

更新时间:2024-01-27 点赞:31380 浏览:1440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1009-9328(2013)09-000-01
摘 要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被提上日程,大学体育课的研究也成为教育研究中的重点。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体育教学的内容,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因素。本文就将分析大学体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发展历程,并且重点分析当代大学体育教学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 大学体育 课程目标 价值取向
课程的选择通常要考虑三方面的价值即学科、社会、学生三方面的价值,这三方面的价值是课程选择的基础,也是课程取舍的决定因素。大学体育课程的选择是学科、社会和学生价值三者的平衡,在大学体育的课程的设置上一定要充分考虑这三方面的价值,本文通过研究大学体育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的发展历程找出,发展规律以为现在的体育课程的设置提供借鉴。

一、大学体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一)大学体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发展历程

不同时期颁布的学制规章体现了不同时期大学体育课目标的价值取向,从1903年我国最早的学制《癸卯学制》的颁布到2002年我国共颁布过七个教育大纲,我们把这段时间加上的十年分成七个阶段,下面介绍每个阶段大学体育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
1903至1921年间《癸卯学制》实行期间,大学体育课程主要是培育军事人才,这是当时的社会现实决定的。
1922至1948年间主要的学制是《壬戌学制》,这一时期对体育教学不够重视,主要是一学生为主的自由发展,很少考虑到社会和学科的价值。
1949至1961年建国初期,国家开始重视体育教学,但是当时主要模仿苏联的教育模式,只是注重学科思想,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很少考虑学生的因素。
1961至1965年我们开始意识到单纯地模仿苏联不是正确的方法,不能利于中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于是开始寻找适合中国现状的教育体制。
1966至1976年是我国历史上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教育事业受到很大的摧残,教育严重脱了轨,体育教育也无从发展。
1977年恢复高考后大学体育教育开始向着正确的道路迈进。大学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也得到了重视,但是本质上还是注重的学科价值,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因素。
1992年新的教育大纲开始考虑社会、学科、学生三个价值的综合,现代大学体育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开始确立。
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实施以来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不断地深入,逐渐形成了健康、人本、摘自:毕业论文标准格式www.618jyw.com
长久的体育教育的价值取向。

(二)大学体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发展特点

通过以上对不同时期大学体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研究发现:我国大学体育课程价值社会价值取向和学科价值取向都比较明显,但是学生价值的价值取向不那么明显。无论是民国时期还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大学体育课程的重视最多考虑的是社会的需要以及学科本身的价值,处在主体地位的学生的价值却长期没得到重视。忽视学生价值的价值取向使大学体育教学不能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的积极意义也就不那么明显。

二、当代大学体育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

(一)依然不改对社会价值的重视

体育课程目标的社会价值一直都是大学体育课程重视的方面,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依然不能忽视它的社会价值。要让体育教育为社会服务,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一方面的价值是无论到何时都不能忽视的。

(二)更加注重学生的价值

鉴于我国历史上对学生价值长期的忽视,当今社会大学体育教育要更加注重学生个体的需求。学生是大学体育教育的主体,而且大学时期是学生各方面发育成熟的时期,他们有加强体育锻炼的生理和心理需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并且根据不同学生身体素质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发挥学生的特长,让他们身体素质全面提高的同时又有一技之长。

(三)重视体育课程的可持续发展价值

可持续发展原本是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现如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深入社会的方方面面。大学体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要让大学里养成的体育习惯持续下去,让他相伴终生。体育锻炼的不仅是身体素质还有心理以及其他方面的综合素质,要让这些素质为大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为以后的发展提供持久的帮助。

(四)重视体育课程的实用价值

我国的体育教育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为了体育竞技准备的,但是这些体育竞技除了比赛以外没有多少实用价值,不能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提供帮助。学校应该去掉这些陈旧的没有实用价值的体育教学,多开设一些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课程,让大学里进行的体育教育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三、结语:
体育课程的价值体现在很多的方面,在今后的大学体育教学中要综合考虑多重价值的结合,让学生真正学到实用的体育知识,为将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吴昊,顾渊彦.和而不同——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观[J].体育文化导刊.2011(07).
潘洪峰,李勇.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与人才培养目标取向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12(04).
[3]虞锡芳,曹来凤.我国和发达国家高校体育课程模式的比较与启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04).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