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连云港从连云港区域文化为基石促进校本课程开发

更新时间:2024-03-24 点赞:22861 浏览:9816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优秀的区域文化是一种环境、一种浸润、一种精神,它为学校精神积淀和形成文化特色提供了底蕴深厚的土壤,还可以推动学校开发和实施富有区域色彩的校本课程,提升校本课程的品位,使校本课程不仅是某一个学校的,而且是区域的,代表着地方校本课程开发的整体形象和所达到的高度与深度。连云港地区历史悠久、依山傍海、物产丰富,其区域文化形态丰富、类型多样,天然地成为我们开发校本课程的厚重基石。

一、区域文化融入校本课程的重要意义

区域文化是某个区域的人们在特定范围内,在利用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一种文化形态。区域文化作为非常宝贵的资源,在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中必不可少,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1.区域文化融入校本课程有利于文化传承

随着现代文明的推进,许多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因得不到传承而逐渐消失。这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损失。学生的日常活动都是在连云港区域内进行,家乡是他们最熟悉的生活环境。对他们来说,连云港区域文化最易被认知与接受,但是由于各种社会原因与当代电子媒体的冲击,学生不仅常常对近在身边的文化现象熟视无睹,而且容易忽略地方历史文化和隐含在丰富表象下的文化内涵。将连云港区域文化融入校本课程,以系统的、循序渐进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有利于连云港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延续,还可以克服校本课程脱离学生现实经验和社会生活的倾向,从而使校本课程根植于坚实的文化土壤,把历史与现在、理想与现实、文雅与世俗和谐地融合起来。

2.区域文化融入校本课程有利于学生人格完善

区域文化融入校本课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连云港区域内的各种文化现象与社会问题,可以培养学生自觉汲取区域文化营养的意识与能力。比如通过采访、参观、调查、体验等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民间艺术的调查与优秀文化的传承,提出对区域文化继承与创新的建议。这样的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够打造课程的地方文化特色,还能培养学生的文化个性,进而全面提高学生在认知与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综合文化素养,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文化个性与文化共性相统一的文化品格,为其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区域文化融入校本课程可以便捷呈现学习资源

以区域文化为校本课程的主题和内容,师生可以便捷地利用相关学习资源,具有时间、空间上的便利,在课程实施方式和教学方法上可以灵活多样,比如可以组织实地参观、考察境内的名胜古迹、人文景观;可以围绕相关文化现象开展采访、调查;可以将物质资源引进教室,将人才资源请进教室;可以为学生营造浓厚的、能够直接体验的生活文化情境,体现学习的生活情感功能等。可以说,区域文化能为学生校本课程的学习提供感性与理性统一、精神与实物并存、声情与光彩相得益彰的学习资源,有力地引导学生关注家乡、关注本土,培养他们对乡土的热爱之情。

二、基于连云港区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

1.聚焦区域文化,扬长避短,定位学校发展方向

办好每一所学校,使每一所学校各具特色,这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才培养的需要。而建设特色学校,就是要根据不同学校的不同条件和特点,扬长避短,体现各个学校独特的办学特色。任何一所学校,不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学校,不论是大学校还是小学校都有着自身的特长和潜在优势。就算是基础薄弱的学校,照样能办出自己的特色,关键是要能够充分挖掘自身的优势,找到个性化办学的新思路。而区域文化独具特色,并不断被注入新的活力,是一个地区的共同的源于:论文标准格式范文www.618jyw.com
文化氛围。它承载着丰厚的文化遗产、物质资源和人才资源,往往是一所学校潜在的优势。以区域文化为基石,建设校本课程,构建特色学校,正是扬己之长、避己之短的表现。

2.梳理文化线索,兼容并蓄,构建校本课程体系

在聚焦区域文化、确定学校的发展方向之后,紧接着就是构建校本课程体系,以校本课程建设推动学校特色发展。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不仅有基本知识建设,还有基本技能建设;不仅涉及精神领域,还应涉及操作层面。而区域文化也是复杂的,既有内隐的精神层面,还有外显的物质层面,可谓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形态各异。这就亟需我们充分认识文化的实质,遵循儿童的认知特点和成长规律,本着兼容并蓄的原则,找准着力点,梳理出一条鲜明、凝练的文化线索,把散落的区域文化串成精美的“项链”,甚至要将已分散成碎片或者已濒临消逝边缘的踪影,重新拾起,用心去探索,悉心去找寻,专心去发现,还原其鲜活的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层层剥茧,循序渐进地让区域文化呈现在我们面前。

3.深挖文化因子,凸显内涵,体现区域文化特色

立基区域文化,梳理文化线索,构建校本课程体系是校本课程建设的第一步。那么如何使这条文化线索丰满起来?这就需要我们深挖文化线条上的文化因子,将这些文化点突显出来,让校本课程不仅具有线条之美,更具有丰满之美,形成一种强力的磁场效应,使身处其中的每个个体都能够受到感染和熏陶,产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应。如赣马小学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区域为六朝县邑、千年古镇的独特人文地理优势,组织师生挖掘古城文化,着力建设学校的“怀仁”精神文化,并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文峰》(取学校所在地的文峰塔)《智贤》(以从赣马小学走出的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的成才经历而编写的校本教材),建设学校文化阵地,使这一精神得以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使他们时时受到“怀仁”精神的感染,校本课程也由线到块,逐渐丰满。

4.探寻文化路径,综合学习,促进学生素质发展

在校本课程的学习中,往往推行以实践、探究为主的综合性学习路径,引导学生紧紧围绕共同主题,在问题的驱动下,进行自主探索和协作研究,在完成既定学习任务、建设目标的同时,引发新的文化探索与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研究者;既是课程的实践者,又是文化的构建者;既是当下生活的体验者,又是未来社会的开创者。为强化综合学习,我们在教材编排中,不仅注重以语言、图画等引领着学生学习,还在栏目版块上精心设计,处处渗透综合与交叉的课程学习思路,实现生成校本课程区域文化特色的最初愿景。如赣榆县沙河子园艺场小学的《园艺》课程,其中的“知识园”“小提示”“资料链接”等版块,除介绍一些基本的园艺知识外,还引导学生将思维向课外延伸,从课内走向课外;“议事园”“探究谷”等版块启发孩子们积极动脑,大胆想象,为学生学习提供不竭动力;“日记屋”“展示台”等版块则引导孩子们动脑、动口,将所见、所想、所闻尽情表述,进行互动交流、思维碰撞,从而碰撞出更精彩的创造火花;“试验坊”“实验场”等版块则引导学生手脑并用,进行互动探究,展示学习成效;“市场调查”等栏目,带领孩子们走出家庭,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进行采访、调查、分析、研究,在实践中生成知识,获得体验……这一系列的栏目看似平常,却蕴含深意,让孩子们在行动中刨根问底、集思广益,感受综合性学习方式的乐趣与妙处。
鲁迅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说:“只有区域的,才是最好的。”秉承“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原则,以连云港区域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与实施开发,使学生在鲜活的现实生活中去寻找和发现知识,去感受、去体悟、去实践、去创新,不但丰富了他们的生活方式,而且丰富了学生的心灵世界。我们将在当前校本课程开发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校本课程涵盖的连云港区域文化的内涵和形态,在重视民俗风情文化教育、非物质文化教育的同时,重视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和物质文化传播,形成品牌,熔铸特色,让基于连云港区域文化的校本课程建设不断走向成熟。
(注:本文为2012年度连云港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为12LKT27。)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