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税收诚信机制构建探讨

更新时间:2024-03-26 点赞:10874 浏览:4586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中心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决定》指出和谐社会具有“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布满|英语教学论文|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五大特征,其中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同等友爱、融洽相处。税收是调节社会利益关系和促进社会繁荣进步最有效的杠杆之一,而和谐社会构建必然要求建立一个和谐的税收关系,税收诚信机制的构建则能实现了诚信与和谐税收关系的有机结合。然而,当前我国税收诚信还存在很多不足,影响了和谐税收的构建,进而阻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主要表现为:税收诚信仅局限在纳税诚信领域,将税收信用等同于税收诚信,税收诚信运行状况堪忧,尚缺乏一个规范系统的税收诚信机制等。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论文在现有研究税收诚信相关文献进行了归纳总结的,规范界定了税收诚信范畴,科学地定位了税收诚信机制的概念及功能,深度探析了税收诚信机制缺失原因,在结合国际税收诚信管理模式的基础上,针对性提出了构建我国税收诚信机制的框架和实践措施。本文以我国税收诚信机制的构建为研究对象,全文共分七部分,由导论一章和正文六章组成。具体逻辑结构如下:第一章,导论。主要内容包括:阐述本文研究的时代背景,综述税收诚信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先容论文的研究方法及逻辑结构,列举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二章,税收诚信机制概述。主要内容包括:首先明确了税收诚信的内涵,进而引入机制范畴,界定了税收诚信机制的内涵及构成;其次,分析税收诚信机制的功能;最后,探讨了税收诚信主体及其诚信规范以及各主体间相互的制约关系。第三章,我国税收诚信机制现状及缺失原因的再审视。主要内容包括:深入剖析了我国税收诚信机制的现状;结合导论中有关税收诚信机制缺失原因,笔者以为|教育论文网|,各主体间权、责、利分配失衡;涉税制度供给的失当;历史传统与制度的转型的影响等是我国税收诚信机制缺失的深层次原因。第四章,税收诚信机制的构建的必要性及制约因素。主要内容包括:从税收的本质要求,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社会资本理论在税收领域拓展的外在要求三个方面论证了构建税收诚信机制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进而探讨了构建税收诚信机制的制约因素,主要有税收环境的公平程度、纳税评估制度的建设进度、税收计划性的强弱程度、社会诚信体系完善程度、产权制度规范与否等几个因素。第五章,国外税收诚信机制经验及鉴戒。主要内容包括:分别先容了以美国为代表的政府或中心银行为主导管理模式、以英国为代表的企业为主导管理模式和以日本为代表的特许经营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可供构建我国税收诚信机制的鉴戒经验,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完善的社会信用法律、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科学的税收机构管理机制、税收宣传教育形式的多样化。第六章,我国税收诚信机制的构建(上)。主要内容包括:重新构建税收诚信各主体的责、权、利关系;明确政府在诚信机制构建中的职能定位;调整优化财税政策、制度。从上述三方面探讨了构建税收诚信机制的实践。第七章,我国税收诚信机制的构建(下)。主要内容包括:构建税收诚信机制的理论依托:激励与威慑理论;税收诚信机制的作用形式:正式、非正式制度;税收诚信机制的实现路径。在实现路径中,通过激励、威慑理论以及正式、非正式制度的耦合,提出了我国税收诚信机制完整的框架,包括税收诚信的宣传教育机制、税收诚信的实现机制、税收诚信的保障机制以及税收诚信的循环运行机制。论文吸收和鉴戒了国内外学术界现有的研究成果,从理论到实践,结合中国的国情,形成了一些具有新意的观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观点一: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拓展了税收诚信的内涵。目前,有人以为|教育论文网|税收信用等同于税收诚信,将税收信用与财政信用、银行信用等信用形式相并列、相对应、相混同;有人以为|教育论文网|纳税信用等同于税收诚信,缩小了税收诚信的范畴;还有人界定了税收诚信的内涵,但失之偏颇地以为|教育论文网|税收诚信主体是由纳税人、征税人、用税人三部分构成。针对上述三种观点,论文提出税收诚信是国家在介入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中,各主体基于内心的自我约束而作出的符合社会规范,并以实现各主体间责权利平衡为终极目标的税收实践活动。税收诚信包括主观诚信和客观诚信,税收诚信的主体由纳税主体及关联人、征税主体及关联人、用税主体及关联人、税收及关联人四部分构成。观点二:重新审视了我国税收诚信机制缺失的原因。现有的研究成果,在分析税收诚信机制缺失的原因时,基本上是分别从各个主体的自身找原因,难免存在着“头痛治头,脚痛治脚”,缺乏系统的、深入分析。笔者以为|教育论文网|还可以从各主体之间的联系以及制度根源等方面寻找原因,因而,论文从税收诚信主体之间的“责、权、利”分配失衡、涉税制度的供给失当、体制的转型三个方面,重新审视了我国税收诚信机制缺失的深层次原因。其中从制度供给角度,指出当前涉税相关制度的供给不足、相关制度供给过剩、制度安排显失公正以及内外制度失衡是税收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观点三:从管理学和法学的角度研究税收诚信机制,视角新奇。论文以管理领域的激励理论与法学领域的威慑理论作为理论依托,以正式、非正式制度作为税收诚信机制存在形式,建设性地构建了税收诚信机制的理论框架,具体包括:税收诚信宣传机制、税收诚信实现机制、税收诚信评价机制、税收诚信保障机制、税收诚信循环运行机制等几个方面。观点四:重新构建了税收诚信主体之间的责、权、利关系。目前税收诚信主体之间的“责、权、利”分配失衡,严重制约了我国税收诚信机制的构建。论文通过重新构建税收诚信主体之间的责、权、利关系,调整“诚信监视权”的流向,实现纳税主体及关联人、征税主体及关联人、用税主体及关联人、税收及关联人之间制约关系的均衡。本文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论证的广度、深度不足。税收诚信机制的构建是一个综合系统的工程,涉及内容广袤庞杂,加之本人理论素养、知识结构、实践经验、资料收集、研究方法的局限,论文内容有待拓展,论证的广度、深度有进一步加强。2.实证分析的不足。目前中国税收诚信机制的构建正处于摸索阶段,各地经济发展、制度建设、推行条件都存在一定的差异,鉴于本人时间、精力、信息等多方面的限制,不能逐一|语文教学论文|调研,提出的税收诚信机制的构建对策,其针对性和适用性难免有所影响。3.个别数据不尽相符。这是由于学者们的研究角度及结果有异,而本人暂时没有条件考证。鉴于此,论文存在诸多的缺陷,敬请各位专家、同仁批评指正,也为笔者指明未来需要改进和研究的方向。【关键词】:税收诚信税收诚信机制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威慑理论激励理论
【论文提纲】:内容摘要3-7Abstract7-171.导论17-331.1研究背景与意义17-201.1.1研究背景171.1.2选题意义17-201.2文献综述20-281.2.1税收诚信内涵的研究动态20-231.2.2税收诚信机制缺失原因的研究动态23-261.2.3构建税收诚信机制的实践动态26-281.3研究方法及逻辑结构28-331.3.1研究方法28-291.3.2逻辑结构29-311.3.3论文的创新与不足31-332.税收诚信机制的理论概述33-502.1税收诚信机制的内涵33-392.1.1税收诚信的内涵33-372.1.2税收诚信机制的内涵及构成37-392.2税收诚信机制的功能39-422.2.1对税收法律解释和补充的功能39-402.2.2加速完善社会诚信体系的功能40-412.2.3引导、评价、调节主体行为的功能41-422.2.4促成正义的税收秩序,平衡主体间利益的功能422.3税收诚信主体及其诚信规范42-502.3.1税收诚信纳税主体及关联人的界定及其诚信规范43-452.3.2税收诚信征税主体及关联人的界定及其诚信规范45-472.3.3税收诚信用税主体及关联人的界定及其诚信规范47-482.3.4税收诚信税收及关联人的界定及诚信规范48-503.我国税收诚信机制的现状及缺失原因再审视50-653.1税收诚信的现状令人堪忧50-563.1.1诚信纳税意识尚未建立50-523.1.2诚信征税理念缺乏和制度建设滞后52-533.1.3诚信用税理念的根本缺失与制度的不规范533.1.4诚信职能的缺位及自身诚信状况的滑坡53-543.1.5税收诚信机制的运行实践亟需创新54-563.2税收诚信机制缺失原因的再审视56-653.2.1各税收诚信主体之间“责、权、利”分配失衡56-593.2.2制度供给的失当59-633.2.3体制转型的影响63-654.税收诚信机制构建的必要性及制约因素65-764.1税收诚信机制构建的必要性65-714.1.1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本质要求65-664.1.2以德治税和依法治税相契合的必然要求66-684.1.3社会资本理论在税收领域实现拓展的外在要求68-714.2税收诚信机制的构建制约因素71-764.2.1税收环境的公平程度724.2.2税务评估制度的建设进度72-734.2.3社会诚信体系的完善程度73-744.2.4产权制度的规范程度74-754.2.5制约构建纳税诚信机制的其他因素75-765.国外税收诚信机制经验及鉴戒76-865.1企业为主导的管理模式76-795.1.1模式简介765.1.2美国税收信用管理模式的特点76-795.2政府或中心银行为主导的管理模式79-815.2.1模式简介79-805.2.2税收信用管理模式的特点80-815.3特许经营的管理模式81-835.3.1模式简介815.3.2日本税收信用管理模式的特点81-835.4国外税收诚信机制鉴戒83-865.4.1完善的信用法律体系83-845.4.2健全的社会诚信体系845.4.3科学的税收诚信机构管理机制84-855.4.4税收宣传、教育的形式多样化85-866.我国税收诚信机制的构建(上)86-1076.1重构税收诚信主体间的责、权、利关系86-936.1.1纳税主体及关联人权利归位86-886.1.2税收及关联人的职能归位88-896.1.3新关系下税收诚信状况的优化分析89-936.2税收诚信机制构建中的政府职能93-966.2.1政府介入税收诚信机制构建的必然性93-946.2.2税收诚信机制构建中的政府职能94-966.3财税政策制度的优化与税收诚信96-1076.3.1税收制度优化与税收诚信96-1006.3.2财政体制改革与税收诚信100-1026.3.3财政支出政策优化与税收诚信102-1046.3.4税费改革与税收诚信104-1077.税收诚信机制的框架构建(下)107-1427.1构建税收诚信机制的理论依托:激励与威慑理论107-1137.1.1激励理论概述107-1097.1.2威慑理论概述109-1137.2税收诚信机制的作用形式:正式、非正式制度113-1187.2.1非正式制度概述113-1167.2.2正式制度概述1167.2.3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之间的关系116-1187.3税收诚信机制的实现路径118-1427.3.1税收诚信机制构建的指导思想及遵循的原则118-1197.3.2税收诚信的宣传、教育机制119-1237.3.3税收诚信的组织实现机制123-1347.3.4税收诚信的保障机制134-1397.3.5税收诚信的循环运行机制139-142主要参考文献142-150后记150-151致谢151-152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15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