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教学机智让语文课焕发活力

更新时间:2024-03-15 点赞:8510 浏览:331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是怎样地探讨教育论述,假如他没有教育机智,他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可见教学机智在课堂中扮演的角色是何等的重要。教师要自如地驾驭课堂这个复杂多变的动态系统,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掌握教学机智。下面我谈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机智过渡,因势利导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不足。假如教师没有一定的教学机智,就会急得手忙脚乱;假如处理不当,不仅会伤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还会使课堂陷入僵局,影响教学效果。处理这类不足时,教师不要完全拘泥于原来的教学设计,可以因势利导,顺着发生的不足去想点子,去弥补,去引导学生。
如在教学《西门豹》一课时,我在学生大致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读懂的、有感想、有感受的地方写批注。在学生自学,小组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我让他们汇报学习所得。我满以为学生汇报时会以西门豹“摸清底细”这一事情的起因说起,可没想到的是一位学生一站起来就说:“我知道西门豹也要去送送媳妇的理由。”我只好因势利导,问道:“那是什么理由呢?”“西门豹要借送媳妇的机会揭开巫婆官绅骗钱害人,愚弄百姓的勾当。”“哦,你可真有见地。”然后我话锋一转,问道:“那西门豹是怎么知道巫婆官绅相互勾结来骗钱害人的?”这一过渡不足马上把学生引到了“摸清底细”这一内容上来了。由于学生只有先了解西门豹怎样“摸清底细”这一内容,才会对后面的“惩办恶人”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妙计有更深刻的感受,对西门豹的“智勇双全、热爱百姓”的品格才会有更深刻的熟悉。
我的这一做法不仅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肯定,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使自己的教学设计得以很好的落实。可谓一举两得。由此,我想,教师的课前设计是必要的,但假如一味呆板地沿着自己的教学设计上课,不善于因势利导的话,那就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在更高的层次上展开思索,使学生在充实而热烈的学习气氛中感受到了理智的满足和情感的愉悦。

二、顺水推舟,让课堂闪现聪明光芒

新课程教学观以为,教学不只是课程的执行和传递,更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教学不是实施计划、教案,照本宣科的过程,而是课程内容持续存活和转化的过程,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共同进展的过程。因此,当老师或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要及时创造条件,巧妙诱导,使之感悟并纠正自己的失误。
如在教学《尊严》一课板书课题时,我一不小心把“尊”字中的一横漏写了。这时,一些细心的学生发现了,纷纷提醒道:“老师,你‘尊’字写错了。”我猛然醒悟,意识到了自己的粗心和失误。但我依然不露声色,心想:“学生不也常犯这样的毛病吗?不如……”于是,我反问道:“老师把‘尊’字写错了吗?”同学们齐声回答:“是。”“哪个地方错了啊?”只见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我请班级中的“小马虎”陈亮来给我指出。他说得很好。我说:“今天老师太马虎了,把‘尊’字少写一横了。看来写字的时候可不能随便添笔少划哟!”学生们纷纷点头,脸上还有一丝自得呢!我想有了这一环节,学生对“尊”字的印象一定更深了,写错别字的机率也一定会大大减少。可见,“有意错误不错误,以错纠错防错误”,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机智的运用。

三、巧妙处理偶发事件,化弊为利

一次语文课上,班上的两个调皮鬼王翔和蔡琳清又吵开了。我只好停下教学,走到他们身边询问吵架缘由。快嘴的王翔说:“他骂我是猪头。”蔡琳清也不甘示弱,马上申辩道:“是他先骂我的。”我说:“你们这样互相骂对方,目的是为了挽回自尊,不是吗?但伤害了对方的自尊就能挽回自尊吗?自尊是靠伤害别人去维护的吗?”学生们纷纷摇头。“那我们来看看文中的主人公哈默他是怎样去维护自尊的,好吗?”有了以上小插曲,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了,接下去的教学进行得很顺利。我想,正是我冷静镇定,巧妙地把教学中的意外变为可利用的生长点,既不影响教学的顺利进行,还使学生受到了教育。

四、适时点拨,点燃学生聪明火花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在教学重难点处作恰到好处的点拔,或补充一些笑话、典故等来帮助理解,不仅能让学生的思维在瞬间迸发出“火花”,也可达到内容与机智相映成趣的效果。
如我在教学《长城》一课时,“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聪明,才凝聚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这一句可谓是这一课的教学重难点,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血汗”,我给学生讲了“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课堂上有了这个故事的插入,内容更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了,对于“血汗”一词的理解与感受也更深刻了。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艺教学论文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中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总之,作为新课改教师,一定要遵循教学原则,牢记教学任务,灵活应变,幽默蕴藉地扭转尴尬局面,才能让语文课堂布满生机与活力,也才能让语文课堂大放异彩。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