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方式探析

更新时间:2024-01-29 点赞:18961 浏览:8298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建立在对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扬弃基础上的“对话式”阅读教学方式凸显了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能更好地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这一困难。本文就该方式相关不足进行粗略探讨。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对话式;要素
中国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74-01
随着中学语文教学革新教学论文的深入,对话式教学论述的提出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教学视角与思索空间,“对话式”阅读教学就是一个新的教学理念,新《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也就是说在阅读教学过程当中应当实现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教师与文本、学生与学生的充分融合。那如何实现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对话呢?

一、激发学生的倾听期待

期待,在学习中体现为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对话式”阅读教学方式的实现要通过构建良好的师生联系、悬念的制造和情境的创设来激起学生体验和探究的。只有产生与文本的对话期待后,学生才会主动走进文本,与作者、与文中人物进行对话,产生心灵碰撞,以而进入真正的“读书境界”。

1.构建良好的师生联系

传统的“独白”式阅读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间的是一种传播者和接受者的“机械式”联系,教师被视为神圣的知识权威,是知识的“灌输者”,而学生大多数不被看作是有着个人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主体。像一个等待灌注知识的“容器”。而“对话式”阅读教学方式需要真正确立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尊重学生,让学生按自己的方式去读,尽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倾听文本。这样学生就能正确地解读文本,真实地再现文本世界,真切地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通过教师导语、观看情境资料创造情境

新课程环境下更加重视人的情感。在教学中在学生和教材之间创造情境过渡已成为新课程条件下最重要的最鲜明的特点。课前,通过教师导语、多媒体播放相关资料,调动学生积极进入文中情境去探讨,去发现,实现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沟通。

3.让学生审题质疑

有些文章的题目,会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所以,我们不妨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探究的去读书。学习《窦娥冤》一文时,学生一读课题,疑惑之心顿生:窦娥为什么会冤?她的冤带给我们怎样的启迪?这些不足自然会激起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师本“对话”

师本“对话”是整个“对话式”阅读教学的条件。没有教师与教材的充分“对话”,也就无所谓的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了。以这一点来看,它与传统的“独白”式阅读教学也有共通之处,但是“对话式”阅读教学中的师本“对话”与“独白”阅读中的师本“对话”有质的不同,两者教师在与文本“对话”的时候的侧重点并不相同。“对话式”阅读教学中所要夸大的是在不抛弃理性浅析的情况下着重于对文本的情感体验,而“独白”式教学侧更偏重于对文本的理性浅析(这里偏指那种对文本的结构和段落的支解)。

三、生本“对话”

生本“对话”是衡量是否真正实行了“对话式”阅读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对于传统的“独白”阅读教学方式而言,生本间的“对话”时间只是占课堂的极少的一个比例,而且学生即使与文本进行过“对话”有了亲身的感受也没有机会在“独白”式的课堂上发表出来。久而久之,他们更多地会习惯于教师给他们的“灌输”。而“对话式”阅读教学在生本“对话”上更注重学生对材料的理性浅析和情感体验,并鼓励他们把自己所想、所思表白出来。这就是比“独白”式阅读教学的优越之处,因而这种阅读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进展和个性的培养。

四、师生“对话”

阅读教学中常常由于师生间阅历的不同、知识积淀的深浅、思维方式的差别等造成对话的障碍,在课堂上造成“失语”的状态。因此,要真正实现师生间良好的“对话”,首先在对话前教师可运用洋溢的导语,先声夺人;用抑扬抑扬的朗读,引人入胜;用自信以容的神情,使人凝思。同时,运用《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倡议”中夸大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就教师设计的教学话题或学生发现的话题,进行探究,而且要珍视、保护学生的思索成果,使对话自然天生。

五、生生“对话”

所谓“生生对话”,即教学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它是体现“以学生进展为本”课改思想的重要方面。学生的自我体验、自我熟悉、自我解决不足能力的提高,才是课改的终纵目标,因此加强“生生对话”,把阅读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在“生生对话”的初始阶段,教师可以把学生与文本对话中普遍感到的疑难不足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对课文中碰到的共性不足展开对话。教师充当倾听者;在对话活动中,当对话双方囿于自己的一得之见,或者囿于对文本理解侧重点的不一样而产生争执时,教师则充当引导者;当碰到一些具有人文教育作用或者启迪学生思维的不足时,教师则充当激发者,激发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理解编者的意图,强化学生对文本及其人文主题的理解和感受。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