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课件运用

更新时间:2024-01-17 点赞:27799 浏览:1297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随着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的结合,我们经常看到授课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声情并茂的图片、声音、影视等手段,不断丰富学生的感性熟悉,加深学生对教学情境的情感体验,语文课堂教学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讲解,而是尽可能地调动了学生所有的感官,让学生在感受语文的工具性特点的同时,又受到人文性的熏陶,真正实现了语文教育教学的目标。
语文,是学生个性差别体现最为突出的学科,也是资源极为丰富的科目,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的授课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式,即使使用多媒体课件也应如此。因此,语文课制作多媒体课件,我们既要了解信息技术,又要用更高的标准深刻熟悉教学的精华。笔者以为,要让多媒体课件成为语文教学的好帮手,在设计制作时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简洁高效

在设计课件的时候,首要不足是留意精简。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影视、音乐、图片等)应该舍去或分割成独立的链接,实现课件设计的最优化。假如条件允许,最好设计成网络课件,让其他人也能通过网络便捷地使用课件。前些年,笔者曾观摩过一节优质课——《沁园春·长沙》,授课教师制作了一个最基本的课件。在讲授到“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时,课件中出现了一只雄鹰翱翔长天,一群游鱼在水底自由穿梭的动画。笔者以为,动画的确直观地展示了诗句的内容,但没有传达出诗句的内涵和气韵,不但影响了诗词的意境,也限制了学生的想像,固化了学生的思想,使学生的思绪得不到放飞,难以起到领悟的作用。笔者还听过一节课,在多媒体课件中,授课教师可能为了增加画面的动感,在每一张画面中都设计了一个小马拉车的动漫图片。上课过程中,即使学生不去看课件,眼睛的余光也能感觉到小马在不停地的奔跑跳动。这样的课件图片,牵制了学生的视觉留意力,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实为画蛇添足。

二、重组修正

一个课件的设计,应该体现出一种教学理念或教学策略,它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当我们下载使用一个课件时,如何保存它的有效部分,通过简单的修改就可投入再使用,也是对课件设计者的一个要求。这也提醒我们在设计课件的过程中,要留意开放性和可重组性。例如,模块型课件,它就像小孩的积木玩具,可任意拼装组合,使用者可根据学情和课堂教学的需要自行加入或减少相应内容,有所取舍地为教学服务。笔者曾下载过一个《鸿门宴》的课件,一个篇幅较长的文言文,知识点的确很多,需要多个幻灯片展示知识要点。制作者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鸿门宴的各个故事情节,将不少情节图片作为独立幻灯片展示给学生,以至于整篇文章的幻灯片近六十个。可想而知,上课时仅仅去翻阅幻灯片,所需时间就要很长,这样的课件就不免显得过于冗长而缺乏实用性。这就提醒鉴戒使用别人课件资源的老师,下载后不要照搬使用,应该根据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一步重组、改善和修正,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注重情感

情感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个土壤上。”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过程中,往往忽视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和情感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教师的留意力过多地留意于鼠标的拨动,学生的留意力过多地专注于屏幕上的画面,这就忽视了师生之间口头语言的沟通,淡化了师生之间肢体语言的交流。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灵动的课堂,一个自然天生的课堂,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更突出情感教育的作用。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特别是设计、运用课件时,不可只重视知识信息而忽略了情感信息的传递。
优秀的多媒体课件,能够辅助语文教学,转变传统教学比较单一的方式,能够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充实课堂的内涵,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语文教师在设计课件时,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努力寻求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点,留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发挥其现代性特点,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