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疏导体育教学中心理障碍疏导艺术

更新时间:2024-02-17 点赞:33872 浏览:1563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在体育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现象,在这个时候,教师采取什么样的疏导措施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发展。通过分析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进行心理障碍疏导应注意的若干方面。
关键词:体育教学;心理障碍;疏导;艺术;原因
在体育教学中,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每
个学生的身体素质、个性品质、意志力等都存在着差异和不同,这些差异会导致一些学生面对体育项目时产生一些心理障碍,尤其是面对那些较危险和需要很强耐力项目的时候,这些心理障碍就变得更加突出了。学生的心理障碍严重地影响着学生在体育课上对体育项目的学习,也同样影响着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对学生的生活、学习意义重大。
学生在体育课上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焦虑、恐惧、强迫、紧张等。这些消极情绪会映射到学生的体育学习中,对学生教学任务的完成产生阻碍。

一、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1.从教师方面来看。首先,教师在课前的准备不足,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在课前,教师没有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基础以及对体育项目的热爱程度不了解,只是简单机械地讲解教材内容,使得本来身体素质就差的部分学生,对
体育课学习兴趣降低,产生抵触和畏难情绪。
其次,教师的教学方法简单,不能引起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没有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采用生动有趣的形式进行体育教学,一味地按照“教师示范动作要领—学生练习基本动作—纠正动作错误—巩固提高”的四步教学法进行教学,模式简单,使得学生对体育训练兴趣索然,严重抑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最后,教师和学生的沟通方式不恰当。在教学中,有些体育教师过于严肃,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对学生的批评过于严厉,使学生对教师产生畏惧情绪,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有些教师对身体素质好、体育能力强的学生比较偏爱,对女生和那些身体素质差的学生缺乏耐心指导,这源于: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www.618jyw.com
也使得学生对教师产生抵触心理。
2.从学生方面来看。首先,学生对体育课认识不足,是产生心理障碍的首要原因。由于现行的教育体制,导致学生重视文化课的学习,认为体育课无关紧要,对体育锻炼的意义认识不够,导致体育课上表现疲沓,态度不认真,情绪消极,敷衍了事。
其次,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性也是产生心理障碍的重要原
因。有些学生的身体素质差,身体协调能力不足,运动能力相对较弱,在体育课上,对于体育任务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很好地完成,因此学生的自信心受挫,承受的精神压力大,有自卑感,进而产生心理障碍。
最后,学生的性格差异也会产生心理障碍。有些学生的性格内向、怯懦,不爱运动,喜欢独处,竞争意识不强,得到有难度的体育项目往往逃避,缺乏战胜自己的勇气,意志力薄弱,消极情绪在心理品质上占主导地位,产生心理障碍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二、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应注意的方面

1.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时,要分析学生的年龄特点,因为心理疏导的目的是让学生自己战胜自己,达到自我调整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采用的方法必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耐心地分析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采用灵活有效的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2.教师要在教学中能够发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并采取主动积极的态度,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教师在体育课上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对于在体育学习中有畏难情绪的学生,要及时地鼓励,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克服自卑情绪,不要等着学生心理问题变得严重后再去补救,教师要有预见性,要防患于未然。
3.教师做心理疏导要建立在师生互信的基础上。师生双方的信任,是心理疏导成功的充分必要条件。信任首先是一种心理态度,师生双方的信任,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理解学生,要首先敞开自己心灵的大门,才能使学生的心理接纳教师的疏导,从而改变自己消极的心理状态。

三、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方法研究

1.教师要从改变自身入手,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教师要在体育教学中和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改变自己过于严厉的教学态度,使学生能够亲近教师,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目的。教师要能够采取多种形式,例如进行游戏教学、竞技比赛教学、小组合作教学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消极厌倦的心理情绪。
2.在教学中,用鼓励表扬的言语,代替指责的言语,建立学生的自信心。积极的语言能产生积极的作用,鼓励性语言的运用,可以有效地改变学生的自卑心理,使学生的自信心增强,教师要善于运用心理暗示,例如告诉学生用“我很棒”“我能行”等语言来激励自己,从而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
3.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化解训练难度,消除学生的畏难抵触心理。教师要从男女生出发,从具有不同的身体素质的学生出发,为这些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项目,把那些练习强度较大的训练项目,分解成几个小部分进行阶段性练习,这样就使得训练难度降低,学生可以较容易地达到训练目的,从而消除和减少心理障碍的产生。
学生的心理障碍是学生体育学习目的达成的主要阻力,作为体育教师要能够了解学生的心理,掌握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
因,并能够在教学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让学生在良好的心态下,愉快地进行体育学习。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安市城东乡中心小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